金地多位城市总变阵!“大棒”已经落到了这几家城市公司?

近日艳姐获得独家消息:地产老将许珂,已经辞去金地集团华南区域副总经理兼佛山城市公司总经理职务,即将履新华发股份。

在此之前,许珂历任万科唐山城市总经理、阳光城集团副总裁、方直集团总裁等职位。

而许珂履新的华发股份今年也是吸纳诸多人才,如原中南置地浙江战区总裁张健、原阳光城北京区域副总裁章鑫等等。

同时艳姐注意到,金地集团近期也是有多个城市总变阵。

01

北大出身的许珂,于2004年作为“新动力”成员入职万科,之后凭借着自身优越的条件,仅仅9年后就挑起了万科唐山城市总的重担。而1979年出生的许珂,彼时仅34岁。

2013年离开万科之后,许珂加盟了阳光城,在阳光城一待就是五年,离开前他的最终职位为集团副总裁。

回看许珂的简历:

他,用了不到10年时间,坐到了万科城市总的位置。

他,不到四十岁就坐到了集团副总裁高位。

需要注意的是,许珂加入阳光城时担任的职务是集团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而许珂担任副总裁期间也是主要负责产业发展中心的管理工作。

从他在阳光城担任的职务可以看出来,许珂在企业运营管理领域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这之后,许珂历任过禹洲集团执行总裁、方直集团总裁等职位。

而根据艳姐的了解,许珂此次履新华发,大概率给到的新抬头是:华发股份华南区域常务副总,分管运营工作。

在地产行业,“高周转”时代已过去,开始慢慢过渡到“稳运营”,房企对运营人才也是有着需求,而此次华发让许珂加盟,本身就是对许珂运营能力的认可。

再看华发股份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是连续三年销售额稳居千亿阵营,2022年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是增长状态,营收同比增长15.51%,净利润同比增长1.06%。

虽然华发这几年稳步增长,但具体到各区域,也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情况,根据华发2022年报指出:

华东大区全年完成销售779.09亿元,销售占比 64.79%,成为公司业绩“压舱石”,在所有区域中位居第一的位置,华发股份华东大区董事长刘颖喆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作为华发大本营的珠海大区,全年完成销售181.09亿,销售占比 15.06%,再加上华南大区全年完成销售166.85亿,销售占比13.88%,两者加起来不足3成。

剩余区域的销售业绩也显现出疲软态势,北方大区全年完成销售39.37亿元,销售占比3.27%;北京区域全年完成销售36.01亿元,销售占比 3.00%。

所以我们近期也看到,除了引入许珂加盟华南大区外,近期华发还引入了诸多外部高管加盟不同的区域担任要职:

比如原中南置地浙江战区总裁张健,就任珠海区域常务副总经理;原招商蛇口南京事业部总张道远,担任珠海区域事业部副总经理;原阳光城北京区域副总裁章鑫,出任华发北京区域常务副总经理。

他们的加盟或许也将为华发未来各区域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02

不仅是许珂的离开,近期金地集团在人事方面,其他几位城市总也在悄然发生变动:

第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动是金地集团贵阳公司合并重庆公司,原金地西部区域助理总经理兼重庆公司总经理桂冰也于近日离职,入职了绿城西南区域助理总经理,分管投资条线。

第二个变动是最近金地集团将原南宁公司和云南公司合并为云桂公司,随着两个公司合并,原华南区域副总经理张杰,任华南区域副总经理兼云桂公司总经理;原昆明公司总经理王健任云桂公司副总经理。

其中贵阳公司和重庆公司的合并无非就是公司业绩表现较弱,需要通过城市公司的合并来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增加公司战斗力。

2022年金地集团在重庆地区的销售榜单上位列25名,总销售额只有18.28亿元;在贵阳地区的排名也是10名开外,总销售额未到10亿门槛。

另外对于此次南宁公司和云南公司的合并,有两个比较大的看点:

首先,此次城市公司合并是区域业绩指挥棒下的组织架构变动。

在过去的6年里,金地华南区域营收仅仅从2016年的142亿元增加到了2022年的187亿元。金地华南区域的销售业绩近几年几乎是原地踏步的状态。

金地多位城市总变阵!“大棒”已经落到了这几家城市公司?

金地多位城市总变阵!“大棒”已经落到了这几家城市公司?

上图是2016年数据,下图是2022年数据

但是反观华东、东南等区域销售业绩至少也是两倍增长了,相比之下华南区域业绩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在业绩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迎来调整也算是企业常用路数了。

其次,是迎合战略布局需求。

近三年金地在南宁公司的布局力度出现了明显的加大。

例如就在这次“五一”期间,金地宝塔风华府假期时间到访超500组,成交量霸榜南宁西乡塘地区。

在此之前,2021年金地在南宁地区落子了第一个项目:金地美域国际,该项目入市之后长期占据南宁兴宁区销售榜榜首;到了今年5月金地也是在南宁积极拿地,项目数增加到了5个。

更加让艳姐觉得金地在南宁发力的一个迹象就是,金地准备在南宁地区开始打造标志性“峯系”项目:金地宝塔·峯上府。

而这一次金地集团将公司合并很可能也是为了发展的战略意图。将两个公司合并为一个,其中一种可能就是为了方便将更多资源集中到某些项目上,比如说南宁地区的新项目。

所以此次南宁公司与云南公司合并背后,有可能是想将南宁地区作为一个突破口,打破华南区域近些年业绩原地踏步的僵局。

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新任云桂公司总经理的张杰。

张杰与金地的故事可以追朔到2003年,那时候金地广州办事处才刚刚成立,20多岁的张杰身上有着一股闯劲。

之后数年,张杰也是获得了不少的行业“封号”:广州办事处主任;深圳地产“第一铁人”;301栋“侃爷”;“半个海龟”等等。

到了2015年,张杰已然成为了金地华南区域副总经理。

算下来张杰在华南区域担任副总经理也有着六七年时间了,出任区域副总经理之后,张杰也时常走到一线,比如参与员工基层开动员大会。

要知道任职金地集团华南区域副总经理七年多之久的张杰,这次兼管云桂公司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是挑战,也是新的希望。

03

相信金地集团近期发生的公司合并、人事调整现象背后逻辑无非都是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

业绩表现稍差的公司通过合并缩小管理半径,实现降本增效;而金地集团的城市总们,则正在按照“业绩”这个标准处于“有序”的变阵中。

这种变阵方式的确也比较符合金地集团“理科生”的做法。

在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金地可以说充分发挥了自己严谨、程序化般的做事风格。

整个开发过程一环接一环,前面的流程没有完工,那么后面的环节就无权动工,而且这所谓的完工,也是有着严丝合缝的数据评测标准。

通过对数据的严格把控,金地集团的运营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而且这样的“理科生”思维也是体现在金地整个经营战略上。战略上讲究整体运营逻辑,坚持长跑思维,不追求短时间爆发冲刺效果。

从财务上看,金地不仅在“三道红线”上一直都是保持着绿档水平,平均融资成本也从2021年末的4.56%降到了2022年末的4.53%;

金地多位城市总变阵!“大棒”已经落到了这几家城市公司?

金地集团2022年报截图

从产品研发方面看,金地开发项目讲究先有需求,再有产品,通过进行大量的客研调查工作来减小自己产品卖不出去的风险。这是一种风险前置的开发逻辑。

从土储角度看,金地截止到2022年末,在全国78个城市有总土储约5182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2345万平方米,丰富的土地储备资源让他在未来有更强对抗风险的能力。

金地多位城市总变阵!“大棒”已经落到了这几家城市公司?

金地集团2022年报截图

可以说,在运营上金地有着明显的理科生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让金地集团表现出了明显的抗逆性。

金地还是那个金地,只是现在这一套理科生体系方法在管理上也体现出作用了:

通过明确的业绩考核标准来约束员工,以此为依据,各大城市总也在慢慢地“有序”变阵中。

过去几年地产迎来行业巨震,但金地集团还能稳健发展,其对数据的把控能力立下了功劳,现在金地又将他这一特性运用到管理上发挥新的能效性。

结语

理科生金地对发展要求还是一如既往的严格,这大概也是他能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只不过,对身在其中的金地人来说,可能有一点“卷”。

有趣的是,前面几年,地产行业巨震,各大房企的地产人很多都喜欢履新稳健型房企、国央企、优质混合所有制房企寻求庇护。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能够庇护他们的企业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呆得下去的……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6161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