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背景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运营与治理”的四个阶段。 

HR部门作为企业服务支撑部分,根据业务类型可划分为六大模块,即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招聘配置管理、培训开发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各模块之间紧密关联,但具体工作划分各有重点。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力资本”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HR的角色一分为三,即HR“三大支柱”,专家中心(COE)、HRBP(业务伙伴)、SSC(共享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概况

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打造统一的数字化工作场所;通过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打造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供应链 ,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化、自动化,实现人力资源全领域的数字化运营;通过智能化的员工服务,提升员工整体体验;通过智能化分析,帮助组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从1980年至今,人力资源数字化经历了持续迭代、不断进化的转型过程,完成了从“e-HR”到“DHR” 的转变。数字时代,人力资源数字化不再专注于特定工具、技能,而是利用数字人才、数字工具、数字管理和数字场景等要素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全方位升级。

驱动因素:数字经济浪潮下,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已成趋势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凸显。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占GDP比重32.5%,产业数字化发展进入加速轨道,推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数字化转型不仅强调运用数字化工具、技术对企业内外关键环节、核心要素实现数字管理,还注重优化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配置,实现组织系统变革,创造数字场景推动持续发展。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1000强企业中将有超过67%的企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其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将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功能,其数字化转型能够协助企业在生产、管理、运营等各环节提质增效,从而带动数字化经济发展。

驱动因素:政策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政府持续推出利好政策,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的深度转型。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随后,《关于推进新时代人理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等政策进一步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驱动因素:技术奠定基础,催化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

新兴技术与产业应用全面融合,赋能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全面融合,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国云服务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2179.1亿元,较2020年增长70.7%。同时,2019年中国企业应用云计算的比例达到66.1%。云计算服务的发展为HR SaaS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HR SaaS软件作为轻部署、易交付的管理工具,对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驱动因素: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亟需突破挑战,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驱使企业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发生变化,瞬息多变的商业环境对企业组织的敏捷性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亟需搭建以人才为核心的高效队伍。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带来用工成本上涨;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企业与求职者分别面临“招工难”“求职者”的困境,企业通过采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降本增效的意愿强烈。

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在疫情下被进一步放大,部分企业开始采用灵活用工模式,尤其在餐饮、物流、零售行业实现了广泛应用。如何对灵活用工劳动力进行统一管理,短时间内将其培养成所需人才,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Z世代员工纷纷进入职场成为企业重要的新生力量,员工更注重个人体验、实现个体价值,青睐更加自由、互动式的工作环境,这对企业管理组织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
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处于早期阶段,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存在差异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仍处于早期阶段,55%的企业处于数字化起步或进阶阶段,基本实现流程自动化,其中数字化相对成熟的企业占7%;45%的企业尚未进行数字化转型,仍采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发展潜力巨大。

不同行业间数字化转型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互联网/软件/信息业以及餐饮/服务业的数字化程度较高,大多处于数字化转型战略成熟或完善阶段,批发零售业、建筑及房地产业也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局部尝试。数字化转型往往需要企业进行系统性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功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之一。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主要目标与重点关注模块

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数据分析助力管理决策、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内部协作与沟通。整体来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在于与业务有强相关的事务性模块,绩效管理、培训管理在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中处于领先,薪酬激励、办公协作、人才招聘也受到企业重视。

不同行业既有通用的人才管理需求,也有根据行业属性进行定制化的需求,导致对不同模块的关注各有侧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传统制造业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侧重在批量蓝领招聘、劳动力培训方面开展数字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更加注重人才发掘培养、员工激励和组织效能的提升;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业的员工管理分散、流动率高,对灵活用工、员工培训、薪酬绩效管理的关注度较高。

人才招聘场景核心需求:优化体验、降本增效、精准匹配

数字化时代,瞬息多变的商业环境对企业组织的敏捷性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亟需搭建以人才为核心的高效队伍。同时在疫情冲击下,人口红利加速消失,用工成本上涨;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企业与求职者分别面临“招工难”“求职者”的困境。

传统招聘模式以人工筛选和现场面试为主,招聘流程繁琐、低效,人岗匹配精确性不足,求职者体验不佳。企业存在着优化招聘体验、增强人岗匹配精准性,搭建结构性人才库的诉求。目前,仍有六成企业采用传统招聘模式,但数字化招聘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

组织人事场景需求:流程自动化、数据全面可视化

组织人事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组织人事涉及员工“入转调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假勤管理,以及企业组织架构管理等,流程冗长,事项繁杂;组织架构灵活多变,信息错乱、档案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跨部门协作效率低下,不同员工事项难以统一。

除了事务性管理的内容,企业也迫切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发挥出管理的杠杆价值,这对资料数据的完整性全面性提出更高要求,牵扯到不同数据模块的联通。因此,流程管理自动化、数据全面可视化成为企业在组织人事场景中的两大核心诉求。

以下是报告节选正文内容: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5344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