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诗十五首,范仲淹经典诗100首

看到范仲淹三个字,我们或许想到的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渔家傲秋思,又或者是想到的是“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江上渔者,又或许是“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的岳阳楼记,范仲淹作为我国宋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中创作的诗歌其实并不多!

但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诗词佳句中,我们可以感慨范仲淹的一生,了解范仲淹的生长环境,走进范仲淹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范仲淹的人物特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范仲淹,学习和了解范仲淹不可多得、美轮美奂的诗句。

寒门贵子的求学之路

范仲淹小时候可谓是艰难困苦,贫瘠的生活是我们常人无法可以想象到的。一岁的时候,范仲淹的父亲病死,根孤伎薄的母亲只能带着范仲淹改嫁。古有孟母三迁,为孟子的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范仲淹的母亲同样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便生活艰苦,但仍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范仲淹的教育和求学。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特别艰苦,范仲淹小时候没有足够的钱财购买笔墨纸砚。但仍然抵不住范仲淹求学的热情,他常常在地上写字,用树枝当做笔杆,用大地当做纸张,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刻苦练习。

直到15岁的时候,他被继父的朋友推荐去寺庙继续读书,虽然此刻家庭已是家徒四壁,但家中所有人仍然支持范仲淹继续求学。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范仲淹在前一天晚上提前熬好米粥,并将米粥划分为四块,供两天使用。

同时一边煮粥一边继续挑灯夜读,星光不负赶路人,范仲淹最终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求学的热情,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了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他的性格为政清廉,刚正不阿,但因为太正直,不懂变迁,所以屡次被贬,范仲淹非常重视变革,但因为变革,使顽固派的利益受损,遭到朝廷内大部门官员的反对,导致最后几年郁郁寡欢,最终在河南洛阳寿终正寝,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范仲淹的一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生,朱熹曾评价范仲淹“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风雨飘摇的北宋时期

了解了范仲淹的求学之路之后,就需要关注范仲淹所处的时代。范仲淹生活在北宋时期,在这个阶段,延续了唐朝的盛世,甚至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都赶超大唐盛世。同时,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所以有许多诗人活跃于该时代中。但是宋朝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周边的国家屡次侵犯大宋领地,范仲淹虽然作为文臣,但还是毅然决然的请求出战,守卫宋朝的大好河山。

范仲淹不仅在写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同时,在带兵打仗中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领。他不仅分析北宋军队存在的弊端并及时改进,同时还仔细钻研西夏领兵打仗的方法。加强对军队的训练,筑牢边境的防线。同时还增加建筑城墙的面积,不断地构建边境防线,最终将西夏大军一举击垮,消耗西夏的国防实力,为北宋的安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千古绝唱永流传

范仲淹的一生中著六首佳作,被后世所传唱。其中《苏幕遮》这首诗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范仲淹在创作这首诗时,正是在西北边塞军中任职的时候,在防御西夏的军事时有所感悟而写。此时的范仲淹已经年过半百,但此刻的他还在镇守西北边地,与西夏军队在此徘徊,而此刻塞外的秋天已然来临,看到漫天枯黄的落叶,范仲淹此时有感而发,内心不免泛起悲凉惆怅之情,《苏幕遮》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写作背景之下创作。

在蔚蓝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温和的秋风席卷着大地,落叶满地,漫天飞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景与江中水波相连接,苍翠寒烟在空中漫天飞舞。在群山处可以看见夕阳的映衬,夕阳西下与海天相连接,碧绿的芳草不懂得与人打交道,不谙世事,一直延伸到夕阳西下的天边。一个人远在异地他乡,黯然伤神,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难以磨灭和消遣,只能独自一人承受,只有在夜夜的好梦中梦见故乡、家人和亲友,才能在梦中得到仅有的安慰。不想在月黑风高处独自上西楼登高望远,只能在喝酒的过程中寄托自己的感情,将自己对家乡、亲友的思念化作相思的眼泪。

塞外的风景被范仲淹描绘得淋漓尽致,波澜壮阔,给人留有无限的遐想和想象的空间。但随后画风突转,范仲淹借着萧瑟的秋景,抒发着自己思乡愁苦之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在这样的悲苦画面下,不由催人泪流而下。范仲淹的《苏幕遮》勾画出了一幅辽远壮阔的秋景相思图。整首诗中抒写诗人对家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借酒消愁更愁的悲苦之情,将思念寄托在酒中,在喝酒中寄托自己的感情。

范仲淹的《苏幕遮》虽然已经离我们有了些许的久远,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诗句去了解他所抒发的感情,通过了解他的诗意,在脑海中勾勒出无边想象的画面。但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却在现实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变得只是时代和岁月,我们可以穿越时空达到情感的交融,不仅是古人有思乡之情,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追求更多的物欲横流,而情感的寄托却是我们内心最终的归属。我们感慨王维的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却也在这一天表达着我们对家人、对家乡、对乡愁的渴望。

结语:

范仲淹的一生坎坷、孤寂,漂泊。但他却始终与自己的命运在做斗争,不屈服于现状,虽然是文人,但也毅然决然的选择去军队锤炼自己。选择放弃安逸的生活,不断地向更高要求的自我提出挑战和突破。我们从范仲淹的一生中看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看到了与命运挣扎的过程,看到了不愿放弃、努力挣扎的情景。范仲淹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不断地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圈,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不断地向着目标去挑战,这样我们便会迎来更好的自己。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609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