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拼音版,浣溪沙拼音版全文朗诵

《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拈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贺铸

【注释】

①洞户:指房间与房间之间相通的门户。

②夜来:宋元口语,指昨天。

③些:句末语气助词,最早在楚辞中便有使用,现代将此义注音为suo。

【语译】

楼角边才刚消失了最后一抹晚霞,淡黄色的杨柳深处,已有暮鸦在栖息。那如玉般的美人啊,正伴着月色摘下一朵梅花。

她微笑着手拈粉红芬芳的花朵回归那重门叠户,还垂下帘幕来保护窗纱。而东风变得比昨天更为寒冷了啊。

【赏析】

《浣溪沙》在小令中字数不算是最少的,但在惯常用的双调词牌中,却可以算是最简洁的,上下阀各三句,其平仄都依七言律句,甚至可以目为两首七绝都删掉第三句后拼接而成。这种格式,注定了它不可能承载太多的内容,或摹情,或写景,言简而意赅,其悠远深意,都隐藏在词句之外。

贺铸的“不信芳春厌老人”基本都是说事、抒情,而这一首《浣溪沙》则纯粹写景,仿佛水墨国画一般,清雅平淡,不着情语,而情自见。开篇第一个镜头是红日西坠、晚霞消散,但以“楼角”遮去最后一抹晚霞,观察角度非常新颖。

第二个镜头是杨柳初生嫩芽,暮鸦栖息,可见时乃初春。第三个镜头中人物出现,有美人却不言美人,而说“玉人”,并言“和月”,是将人与月并言,以喻其人洁白如玉、清幽如月。美人正摘下一朵盛开的梅花,人、月、花于一句中并举,但层次有异,主客分明,更见匠心独运。

上阙写室外之景,从远景的“楼角“一缕霞”,到中景的“杨柳”“栖鸦”,再到近景美人折梅,下阙则言美人归去,以黑夜来替换前面所写种种景致。美人“笑捻”梅花而去,可见其喜,归入重门叠户,“更垂帘幕护窗纱”,则更见其对梅花之爱。

为什么要这般重重保护呢?原来“东风寒似夜来些”,东风虽到,天气仍寒,或者就是所谓的“倒春寒”了,所以美人恐怕梅花为寒冷所侵,乃将其折下后带入深闺之中,加以悉心遮护。若以为美人是自身畏寒,恐怕与词意不合。

此词或有深意,以清雅的美人、傲寒的梅花自况,或者也并无深意,只是描摹一种清幽娴雅的早春氛围,并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来。如这般短小的作品,其意不可强解,但闭目而吟,在脑海中构想其景其境,深深体味而已。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2738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