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色的古诗词,关于月色的古诗10首完整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轮明月,它或许代表思念,或许代表团圆,或许象征聚散,或许象征永恒。

一起来读一读这几首古诗词,从文字中找寻他们心中的明月。

1

《静夜思》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个在他乡做客的游子,每当夜晚来临,思乡的情绪就在心头泛起涟漪,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明月如霜的秋夜。

为何会觉得月色如霜呢,其实是因为李白居在客中夜不能寐,没睡多久又醒转过来,短梦初回,月光透过窗户射到床前,洒落一地,带来一股冷森森的寒意。半梦半醒之间,乍一看好像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再定睛一看,自己还在屋内的床上,原来不是白霜是月色。

看到秋夜的明月是如此地明净,此时诗人完全清醒,抬头看着明月,低头不禁更加思念故乡。

在李白的心中,明月是一颗赤子之心的胸怀,是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2

《鸟鸣涧》

唐 .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桂花花瓣细小,花落不易察觉,但因为王维此刻“人闲”,没有俗事烦扰,心中宁静,所以桂花花落,被诗人察觉到。在这春山中,万物都陶醉在夜的宁静中,当月亮升起,笼罩山谷时,洁白的光辉,竟使鸟都惊觉起来。

花落、月出、鸟鸣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幽静。在王维的这首山水诗里,明月成为禅意的领悟,是自然山水的化身。

3

《月夜》

唐 . 杜甫

今夜鄌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虛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在听到唐肃宗即位的消息后,立刻启程投奔唐肃宗,意欲报效国家,谁知中途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已经沦陷的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这首千古名篇。

自己不在家,妻子今夜独自一人守窗看月,虽有儿女在旁,但他们还小,不懂世事,自然还不懂得“忆长安”,想往日与妻子同看鄌州月,一起忆长安,还得互相分担忧愁,如今自己身陷乱军,妻子心中肯定交织着忧虑和惊恐,儿女又小,除了增添妻子的负担,哪里还能替她分优啊。

妻子望月越久,想念越深,甚至会担忧自己是不是还活着,怎么会不两眼含泪。一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不能寐,自己也忍不住流下眼泪。

在杜甫的心中,明月是对妻子和家人深情的思念。

4

《水调歌头》

宋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在1076年中秋夜,喝得大醉,第二天写下此诗,思念弟弟苏辙。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苏辙在齐州任文书类官员,密州和齐州相距400多里,这年中秋两兄弟没能团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没有办法与弟弟团圆,也就只好借着这千里的月光,传递自己对亲人深深的祝福,愿我们都身体健康,快快乐乐,共享这一轮明月,共享这人生快乐。

在苏轼的笔下,明月是最珍贵的兄弟情谊。

5

《相见欢》

南塘 .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没有话说,也没有人跟自己说话,只能一个人登楼凭栏,看到“月如钩”,满院的孤独与寂寞,与梧桐秋天一起锁在了这院子里。

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离开家国的愁,是思念家国的愁,你要是问这愁是什么滋味,我还真不知道,但他就是别有一番味道。

在李煜心中,明月如钩,是自己从一介君王沦落到阶下囚的惨淡的人生,是无处可寄的一片愁情。

处暑已过,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快,生活是最深的哲学,快乐不快乐,并不在于拥有多少,如若生活富足,便香衣宝马,如若清贫,便听风看月,繁华都城,山村茅屋,各有各的苦乐悲喜。

感谢大家的阅读,青荷祝大家心想事成,感恩遇见。

END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3266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