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自己作文15篇,做自己的摆渡人作文

大家好,我是李三金,一名仍在长征路上的策划老兵,不出圈,也精彩,出圈不是目的,尽可能过好自己的一生才是根本。

这是我在头条写的第二篇小作文,讲讲这两天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是关于我儿子问我的一个问题。先大致说一下我儿子,一个就读小学六年级的小男孩,活泼好动,凡事辩三分。

昨晚睡觉前,儿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烙大饼”,拖延睡觉时间,我正有点无名之火烧上头,儿子见状说:“爸爸,我发现一个事儿,你看有一句话‘成大事不拘小节’;但是又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这很矛盾啊,但又都说的有道理,这该怎么理解?”

这让我一时语塞。停了半晌,回答他:“你该怎么理解还怎么理解,你想做成一件事情,就不要对他人吹毛求疵;但你自己做一件事,得用心留意细节,不在小细节上犯错误!”

儿子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不大一会总算进入梦乡。留我一人独自醒着,脑子里翻炒着儿子刚才的问题。

一句话,正面反面怎么说好像都对,怎么说好像又都在理,这可能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阴阳一体两面。联系当下的疫情,有人悲观,有人乐观,各有各的依据说理,又挑不出毛病,这是认知上的闭环,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形成一个认知上的闭环,你很难去反驳他,驳来驳去还是在各自认知里面打转,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或许,是人在认知上的陷进。

也因此,一切交给时间,以不辩为辩才是最好的的解决方案。

对待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悲观,与错误的乐观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而又正确又乐观的预判,往往是极少数,遇到这种难题,不妨先把问题放到一边,先尽量地让自己的认知判断正确之后,态度上有一点点悲观就可以了,这点悲观就如同一道菜里面的盐,把滋味调出来即可,太淡显得无味,太咸又难以下咽,能接近恰到好处就好!

太多人意识到了认知的重要性,把认知神话到决定一个人的赚钱多少,生活幸福等等,认知俨然成为衡量一切成果的标尺,道理一箩筐,而却依然不知道认知是什么,什么可以归结到认知这个筐里。

高手极少说认知这个词儿,而换成了另一个词儿—本质。即一个人或一件事情本来究竟的不可思议也不容思议的面目。

你遇到有东西要掉落到你头上,本能地躲开的那个动作,即是事物的究竟本来不可思议的面目。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我一个老大哥的。老大哥是我敬佩的人之一,奔波半生,经历丰富,角色丰富,从诗人、作家、大学教授、创业者、实业公司老板、身家过亿的老板、负债过亿的老板、商战操盘手等等。

每一标签背后,都饱含了这位仁兄的一段传奇经历。我这样的人,只能静静地听,远远地看,这中间的一段距离恰恰成就了一段知己、知心的友情之美!

老哥哥说在做自己的自媒体了,写写创业路上二十年沉淀的酸甜苦辣咸,一是为创业者提供一个观察创业的视角和切入点;二来是清清自己大脑里内心里的库存,为接下来的思想增量提前腾出一些空间。轻描淡写的言语中,让我听到了某种坚定的力量,没有个人的患得患失,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

这让我惭愧、汗颜!同为新闻传播专业出身,十几年前写博客,写微博,写公众号,写头条号,像狗熊掰棒子一样,随掰随丢,没有一个坚持下去的,对自己的宽容造就了自己的懒,因为自己的懒,荒废了太多时间。高级一点的说法可以说人这一辈子就应该给自己留几年“抛荒”的时间,让自己不带目的地沉浸式的思考,让自己在“抛荒”的时间里自我生长出来这一辈子的使命感!

人选择做一件事情,会给自己找一千个理由去坚持做!人放弃做一件事情,也同样会给自己找一千理由去放弃!这也是造物主留在每一个人身上的BUG!

策划就是生活。比复盘过去更重要的是当下怎么干!比展望未来更重要的还是当下怎么干!想通透了当下怎么干,是对过去做了深度复盘,也是对未来做了更多切合实际的预判。

别人怎么看你,重要么?既重要也不那么重要!你怎么看你自己,重要吗?同样,既重要,也不重要!

你想做成一件事情做出一个结果,别人认为你能做成,你就可以得道多助,别人认为你做不成你就失道寡助!

抬头挺胸向前走时,也回头转身往后看一看,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佛渡有缘人,有缘人也在渡佛!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73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