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兔耳朵草》读后感,蓝色的兔尾巴草读后感

江门农商银行党委书记杨代平带头开展“户户通”工作。

2018年9月30日,江门金融行业迎来历史性的一刻——由原新会农商银行和江门融和农商银行组建而成的江门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以总资产超千亿元的强大实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百年初心不变,四载华章溢彩。4年来,江门农商银行紧握惠农兴商“调色盘”,注入党建共建“红色”动力、开辟战略合作“蓝色”征途、铺就普惠金融“绿色”通道,凝聚金融力量,书写下浓墨重彩的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截至2022年9月末,江门农商银行资产总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1368亿元、989亿元、686亿元,比开业初(2018年9月末)分别增长35%、31%、55%;连续四年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全球银行1000强”,还获评中国地方金融“十佳农村商业银行”“十佳竞争力银行”“十佳科技赋能银行”等。

注入“红色”动力

以高站位政治意识履行责任担当

江门农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党建共建引领发展。2022年以来,该行全面实施“1+1+3”党建共建工程,通过“党建下沉”“队伍下沉”“服务下沉”“渠道下沉”等有力措施,让基层组织“活起来”、民心民意“暖起来”、特色产业“强起来”、服务效率“快起来”。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各级党组织与辖内20个镇(街)党(工)委、427个行政村(居)党支部签署结对共建协议,派驻金融特派员427人,累计开展党建共建活动388场次,创建金融服务网格超1200个,走访客户超90万户,实现党建共建、金融特派员、金融服务“三个全覆盖”。

开辟“蓝色”征途

以高水平战略合作实现共创共赢

江门农商银行高扬互惠互利之帆,把稳合作共赢之舵,与地方政企协同发力,持续助力经济稳健向好发展。

战略合作成效显著。2020年4月,该行促成广东农信联社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相继与江门市蓬江区、高新区(江海区)、新会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承诺五年内授信1400亿元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截至2022年9月末,共支持94个省市级重点项目,贷款余额达23亿元;支持江门各级国资企业贷款余额22亿元,重点园区及其进驻企业贷款余额43亿元;支持社会民生贷款余额增至40亿元,较开业初大幅增长超5倍。在政府的推动下,该行还牵头成立江门金融支农联盟,并成为首任理事长单位,凝聚本地金融力量,更好地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铺就“绿色”通道

以高标准金融服务践行普惠金融

江门农商银行立足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坚定走好勤劳金融之路,加快向普惠银行转型。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亿元,比2018年9月末增长95%;涉农贷款余额184亿元,比2018年9月末增长135%。

金融产品持续创新。该行在全市创新推出“无感授信,有感用信”的“市民贷”“惠农贷”,用信规模已突破9.7亿元;获颁全国首张融合数据元件的数据资产凭证,并以此创新升级“市民闪电贷2.0”。该行还持续优化“陈皮贷”“柑树贷”等明星产品,其中“陈皮贷”产品荣获2020-2021年广东最受欢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金奖。

金融平台释放活力。2021年以来,该行先后成立乡村振兴部、广东农信系统首家乡村振兴示范网点以及江门市首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并于2022年内组织“金融政策进万家”“整村授信启动会”等活动达2300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确保金融服务有效下沉。

金融科技智慧赋能。2021年11月,该行成功制作与签发全国首张“自然人参保缴费数据资产凭证”,截至2022年9月末,已制作数据资产凭证达4621张,授信金额超4500万元。今年以来,该行还在辖内广泛布设超260台“粤智助”,支持办理近200项政务,成功构建“政务+金融”一站式服务网络。截至2022年9月末,已办理政务业务超13.11万笔,惠及村民6.24万户。

四载栉风沐雨,四载砥砺前行。该行将始终坚守“支农支小,促进共同富裕”的初心,牢记“惠农兴商,助力梦想”的使命,勇挑“地方金融长子”的担当,继续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推广

文/严亮 张雪明

制版:李思萌 邓诗君 丰卫平 吴依兰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063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