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骆驼祥子读后心得600字初一

《骆驼祥子》这本书,大家都很熟悉,我中学时代也读过,只记得当时的感想,是老师让背诵下来的标准答案:它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生活现状,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这些答案一直占据着我对《骆驼祥子》的理解。

这个春节,应亲子阅读要求,再读《骆驼祥子》之后,感觉以前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现在有一种“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觉。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刚进城时,基本是一个完美的人:善良、勤劳、坚毅,有个强健的身体和明确的生活目标。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淳朴农民的善良本性: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知足、不争活,有时候甚至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下吧,瞧着给”;他对生活的要求十分简单,不吸烟、不喝酒、不近女色,甚至连好茶叶也不喝,

为的是每月多攒下俩钱,同时也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然后做个独立的劳动者。

当他丢了第一辆车后,他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仍旧知廉耻、明善恶,他为再买车拼命抢活,而落得身后骂声一片时,心里也很惭愧。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摔了曹先生后,他心生内疚并主动辞职承担责任,希望自己能够补偿曹先生的损失。但社会对他的不公还远远不够,他被军阀抢劫,被警察敲诈,被虎妞强占,以及后来小福子的死亡,都是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反动统治下政治的黑暗、时局的动荡,加上天灾、战乱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挤压,致使像祥子一样的下层劳动者生活在罪恶的地狱里。作为一个农村破产的失地农民,想要实现在城市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的梦想,在当时暗无天日的旧社会,简直比登天还难。黑暗的旧社会环境终究击垮了祥子美好的梦想。

像他这样的小伙,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有理解有抱负的帅小伙,如果放在现在社会,也许早就是有车有房有事业的成功人士了。

唯愿人们爱岗敬业,诚信友善,都能努力进取,艰苦奋斗,有一个“前期的祥子”心态,沥沥前行;都能不忘初心,永不迷失,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能不忘初心,以德报怨!

唯愿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冶,都能生活有追求,生命有价值,权利有保障。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0250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