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
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我是柳乡人,语文高级教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炉,这篇满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写,题目为《生活在树上》。但是阅卷过程中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两位老师给出55分,经商议后最终被判为满分。
虽然这篇作文被公开之后引发了网友热议,很多人意见不一,众说纷纭。但争议归争议,吐槽归吐槽。《生活在树上》判为满分已是铁定事实,不能更改。作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怎样从满分作文中发现和学习习作的规律和方法,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毕竟明年还要迎接高考。怎样才能写出优秀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呢?柳乡人认为:
博览群书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泛地涉猎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对于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视野开阔、素材积累非常重要。一个人看的书多了,他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写作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他才能娴熟地用学到的知识向人们传递自己的观点。许多网友佩服这位考生的词汇量和词语的运用能力:“嚆矢、孜孜矻矻、肯綮、振翮、滥觞、薄脊、祓魅、赋魅、一觇、玉墀、婞直”这些生僻词,你见过几个?有理解几个?我想“满分”这才是阅卷老师对这篇作文的最好的肯定和鼓励。有人说这些词语晦涩难懂,那只能说自己少见多怪。你听不懂高雅的音乐,并不影响它是名曲。多让孩子多读书吧,别无选择。
语言老道是打动教师的法宝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要想把考场作文写好,需要巧妙的构思,广泛地征引,更需要灵活地使用语言,从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上下功夫,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阅卷教师。浙大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对《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评价非常高:“这篇作文文字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因此,作为学生,除了多写多练,更要在语言组织和使用上下功夫,给人以眼前一亮、出其不意的感觉。
写作技巧是临场发挥的锦囊“一篇文章定终身”。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受时间、心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作为考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简述如下:1、审清题意:明确题目所规定的写作范围与要求,弄明白文章要求写什么,有什么限制等;2、确定中心:即选择有意义、有一定思想高度的材料来写;3、写好首尾:要运用优美亮丽、引人入胜、语句锤炼的名人名言等,灵活地运用多种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方法;4、用心写作:写作时,语言要紧紧围绕中心思想,尽量不写空话、套话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生活在树上》这篇褒贬不一、备受争议的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欢迎大家留评交流。
2、如何写出满分作文?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问:如何写好优秀作文?描述:怎么写好开头与结尾?根据题主的描述,说明题主还在为写不好作文而发愁。更确切地说,是为写不好应试作文而发愁。
在考场上,倘若一篇作文有出彩的开篇和结尾,必然能够快速吸引阅卷者的眼球,为作文得高分赢得先决条件。
那么,是不是只要有出彩的开头与结尾的作文就是优秀作文呢?当然不是。
那么,何为优秀作文?
穆老师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是考场作文还是有相对固定标准的。
考场写作文体有很多,比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等,穆老师在这不便一一分析,就择其一而析之。单从记叙文角度解析!
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是优秀的记叙文呢?穆老师为大家整理如下图:
或许理论知识比较生涩难懂,穆老师就通过解析一篇范文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下图:
穆老师再来为大家附上一份作文评分标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认真学习一下。
接下来,我们再来具体回答题主的问题,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
老穆支招〔备注:穆老师分别从记叙文和议论文两个文体角度为大家解析〕一、如何写好作文开头
〖1〗记叙文开头方法
〖2〗议论文开头方法
二、如何写好作文结尾
〖1〗记叙文结尾方法
〖2〗议论文结尾方法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3、浙江「满分作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浙江满分作文。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第一:中国文学往何处去?这个学生写的这篇文章(是不是他的创作?)。从开头到结束,始终带着一股欧式化的僵尸臭味。是学校老师教的?还是课外辅导班学的?还是中了某些辅导教材的毒?
第二:就这样的文章,居然对了大考官的胃口,真实的跌破了老夫的眼镜。这个考官是何方神圣?就这种对文章的鉴赏水平,如何坐上主考官的大位?
第三:这种文章能拿满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单浙江一省,每年将会有几十万篇这种晦涩、不知所云、要靠百度和字典才能破解的作文摆在考官面前。我估计,到那个时候,这些考官不跳钱江也要进精神病院。
总而言之,这次浙江高考事件,性质是很恶劣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如果不加以纠正,危害的是一大批梓梓学子。希望有关部门乘现在还来得及纠正,把高考这个十分严肃的事情,带到正道上来。给浙江几十万考生,一个很好的交代。4、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奇葩提问。
高考所有作文都是出自高中生手里,故其中的满分作文也必定出自高中生手里。
层次不同的作文,有层次不同的给分要求。
比如,中考的满分作文,其要求是应该低于高考的满分作分。
所以,高中生的满分作文只是用高中生应有的水平未衡量的,并不是用一位大作家的要求来要求的。
也就是说,尽管是高考满分作分,也不是说此作文就十分完美,亳无瑕疵。
就如同高中数学打了满分,也只是用高中数学的知识要求在衡量它,绝不是说,在检测整个数学知识领域这个前提下此考生也能打个满分。
5、浙江满分作文被实名举报,涉嫌利益输送,你怎么看?
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难脱利益输送之嫌。
我们先来看看陈建新的头衔: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浙江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文学院特约研究员,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
陈建新密密麻麻的头衔中,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头衔,看似没啥却很打腰,因为这个头衔掌控着评判高考满分作文权力。
而陈建新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因而浙江许多中学邀请陈建新开办高考高分作文讲座,许多媒体平台邀请陈建新直播高分作文讲座,这些讲座与直播会是免费的吗?如果免费,鬼才会相信。
市面上还有以陈建新为主导的大量高考满分作文评析类书籍出售。而今年被举报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简直就是陈建新主编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一书中,2019年满分作文《书写自我的生活》翻版。只不过《生活在树上》又加了些生僻字,为一堆名人名言背书。
而陈建新又在第一时间向媒体披露了《生活在树上》的评分过程:第一位阅卷老师只评了39分,第二、三位阅卷老师却评了55分,最终由陈建新拍板为满分,并将此文当做范文评析。
如果浙江考生看到陈建新拥有如此大的阅卷权力,谁都会去听陈建新的讲座,去买陈建新的书。然后了解一下陈建新的喜好以效仿之。
高考能多一分就可能碾压几千人,如果多上5分、10分就已经了不得。关系到自己前途命运之事,谁也会这样追捧陈建新。
难怪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温儒敏教授,前几天,针对这个高考作文站出来说了这样一句话:“高考阅卷评分应当有保密性,所有参与阅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阅卷情况,这是纪律。这次浙江满分作文,第一时间在刊物上披露,是违规的。”
可陈建新就是违规操作了,让所有浙江考生看到了他拥有如此大的评分审阅权。
而我们再看这篇《生命在树上》,就是简单的名人名言与生僻字拼凑。
嚆矢:hāo shǐ。滥觞:làn shāng。振翮:zhèn hé。肯綮:kěn qìng。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祓魅:fú mèi。玉墀:yù chí。婞直:xìng zhí
我们看看这些生僻字,既便是中文系学生估计能认出并知道啥意思的也寥寥无几,《生命在树上》终给人一种不会说人话的感觉。可这就是陈建新的喜好。
《资治通鉴》中曾有两个故事:“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故事之一:吴王阖闾喜欢剑术,遂在宫中蓄养大量剑客,每天比武练剑,于是吴国百姓热衷练剑弄得浑身是伤。
故事之二:楚灵王喜欢腰肢纤细之人,于是大臣为减肥饿得头晕眼花,上朝都要扶着墙,宫中嫔妃们为争宠,争着不吃饭,甚至多有饿死之人。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而陈建新所好又给浙江高考作文带来什么影响呢?
《南方周末》写了一篇报道:“南方周末记者,查阅了13篇网络上流出的浙江省2017-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作文,发现将西方哲学家、近现代作家,作为引证材料最为常见。超半数作文中,出现奥古斯丁、克尔凯郭尔、黑塞、加缪、斯宾诺莎、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名字。”
我们看了《南方周末》的调查,感觉浙江高考高分作文,就像陈建新喜好翻版,能真正选拔出优秀文学才子吗?这对于没听过陈建新讲座、没看过陈建新书籍的学生公平吗?
学生们12年苦读,只为最后高考独木桥一战,为了浙江学子能公平参加高考,建议浙江教育部门:一是不要再让陈建新办讲座了;二是要陈建新在卖书与阅卷中,择其一,阅卷不卖书或是卖书不阅卷;三是陈建新阅卷组长的职务,该挪挪窝了,久居其位容易出现猫腻。
6、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有可能因为社会舆论而改分吗?
不可能改分!
体育比赛能不能因为裁判的误判而改变比赛结果呢?目前还没先例,大不了事后给裁判员以相应处罚。更何况这份满分作文是评卷组集体经过讨论后非常慎重给出的分数。据有关人员透露:第一位阅卷老师只打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打了55分,阅卷组长最后定了满分。
有人会反问:满分作文争议这么大难道不应该重判吗?高考阅卷是非常神圣而权威的,其结果不容随意更改。不会因为有几个人在嚷嚷就去撼动她的神圣与权威。假设是阅卷有问题,结果不会改,但对阅卷老师的处理是必须的。
题外联想:现在某些人是不是做得有的过了?南京一中因高考成绩略逊就被家长闹校,并高喊“校长下台”。这种干涉学校校务的事件不但没遭谴责,反倒引来大批支持者。逼得学校出面“道歉”。老师言行上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热议、举报,非得人家丢了饭碗不可而后快。我认为,单位内部的小事件只要在单位内部处理一下就够了,不要把事态扩大化,造成人人自畏。某些人也不要钻营别人的隐私去蹭自己的热点。领导们处理问题要有个准绳,别为满足少数的私愤去把下属整得不能混。动辄嚷嚷,嚷嚷了就“一捋到底”,这种风气要不得。严以待己,宽以对人,用一颗仁爱、宽容之心对待别人,悦人亦悦己。
7、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是从哪里流出的,是”真满分“作文,还是”噱头“?
高考满分作文,首先是参加高考学生作文,他们写作的话题就是考卷上的题目,所以,如果他们的写作分是满分,就是名副其实的满分作文啊。
至于从何处流出,这个不会有第二个途径,一定从考试阅卷处流出来了的。开始是扫描件,然后转化为word文档,经过编辑,形成集册,经过策划出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满分作文。
当然,也有部分所谓的满分作文可能接近满分,确切地说,应该是高分作文,甚至,是高考结束之后,写手或者学生依照高考作文题目重新创作的比较优秀的作文,对于应试写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实,所谓满分作文,有些质量真的不是那么满分,个人看法:提高写作能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注入真挚情感,创意表达,才是正途。
8、高考作文可以得满分吗?
实话告诉你,高考考场满分作文?理论上可以有,实际上并没有。
原因一、高考阅卷小组长不会鼓励你打满分。阅卷的时候作文高分和低分最容易受到监测,你如果打一份49、50的作文,小组长也好,专家也好,基本不会关注你,如果打了58、59,专家们人人都要后台点击你这张作文看一看的,什么概念?你得万无一失,不然就被淘汰出阅卷组了。
至于满分,还是算了吧,负责作文的组长会鼓励你打高分,但绝对不会鼓励你打满分,打满分更要一层一层申报,所有人通过才行。
但是,一个阅卷老师坐电脑前8小时,要完成的任务量很大,压力也很大,没有人会这么玩儿的。
原因二、阅卷5次,我并没有见过谁打过满分作文。哎,我就纳闷了,每年6月7号高考语文第一场考完就会有大量当面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在网络上疯传,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还没有开始阅卷好不好。
我就见过一个被网传的本地作文,号称满分作文,我一查字数,1500,怎么可能?,然而,所有人都信了,所有人都在转发,醉了。
原因三、阅卷现场的图像材料文字材料压根不可能外露。高考阅卷资料是国家机密,有5年保密期,谁敢传?找刺激不是。
除非官方漏出,作为新闻素材。或者后期加工过,高分作文挑出来推荐成满分作文,以备后来考生学习参考。
最后给你几个作文高分技巧。题目简洁明快,让人一看就知道合题。开头不超过一竖排的1/2。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最好有分论点。结尾短促,语言华美,最好抒情。卷面干净,字体美观是50分的基础。(我文章里专门有对高考高分作文字体的要求和写法指导,需要可查看)多引用,多对偶,多排比,是53以上的必杀技。以上,是我的感受,回答给您,您满意吗?
9、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到底表达了什么观点,能否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
浙江满分作文被实名举报,涉嫌利益链接,期待真相。高考作文满分《生活在树上》又一次上了热搜,自然也引起我的关注,到底表达了什么观点?不怕大家嘲笑我,说实话,我真的没看懂。
通篇晦涩的僻词拗语,我看了两遍也没看明白,原谅我的知识有限。写作文的目的在什么?作文,是指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字。既是表达,就要让普通人明白文字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和宗旨。
那么高考作文满分的这篇文章最初的老师为何给了39分?我想大概也是有一定的考虑。后来两位高水平的老师把该文定为满分,我觉得与其说是考生在炫耀,不如说是阅卷老师在表现自己。一篇好的文章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以辞达意,通晓明白,写的再好,不是为大众服务,还有什么意义?
总结:我无意吐槽,也不敢吐槽两位高水平老师把该作文定位满分。但是,我只想说,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文艺是为大众服务的,这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要内容,想来,今天还是很有意义的!很抱歉题主,我真的表达不出满分作者的文章深意!因为我不专业,所以水平有限,回答不了你的问题!
关注@幸福密码128771819 ,分享教育点滴,期待你的点评!
10、高考满分作文是怎么“炼”成的?难道就一丝破绽也没有么?
有破绽,破绽太多!
其一:一个正常学习的高中生,绝对没时间去研究那些西方的所谓哲学家。也不会去专攻中国古文中,那些已经被大家丢在角落里的,晦涩难懂的文字。如非脑子里进水了。
其二:一连串古怪文字,使人想起两个字:“密码”!几千万个考生中,能够写出这一长串“密码”的,仅此一人。如果考官大人认得这些“密码”。给个高分,那是必须的。因为“密码”就代表是那一个考生。
其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篇作文根本不是临场发挥的。是考前出于他人之手,可能类似的文章不是一篇,大同小异,但基本手法不变,这一连串古怪文字和西方那些东西一样会出现。不过换个标题而已。
为了体现公平竞争,杜绝考场作弊。希望有关部门介入,作深入的调查,给几千万学子一个明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