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 2、高考满分作文是怎么“炼”成的?难道就一丝破绽也没有么?
  • 3、高考作文可以得满分吗?
  • 4、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有可能因为社会舆论而改分吗?
  • 5、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通报高考满分作文评卷情况,评卷组作文组组长严重违反评卷纪律,你有什么想说的?
  • 6、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到底表达了什么观点,能否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
  • 7、当年写出高考历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的人,以及曾经的高考状元,如今都混得怎么样了?
  • 8、高考史上,有没有满分作文得出现?
  • 9、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争议,你会建议你孩子或学生高考这样写作吗?
  • 正文

    1、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是否合理?

    奇葩提问。

    高考所有作文都是出自高中生手里,故其中的满分作文也必定出自高中生手里。

    层次不同的作文,有层次不同的给分要求。

    比如,中考的满分作文,其要求是应该低于高考的满分作分。

    所以,高中生的满分作文只是用高中生应有的水平未衡量的,并不是用一位大作家的要求来要求的。

    也就是说,尽管是高考满分作分,也不是说此作文就十分完美,亳无瑕疵。

    就如同高中数学打了满分,也只是用高中数学的知识要求在衡量它,绝不是说,在检测整个数学知识领域这个前提下此考生也能打个满分。

    2、高考满分作文是怎么“炼”成的?难道就一丝破绽也没有么?

    有破绽,破绽太多!

    其一:一个正常学习的高中生,绝对没时间去研究那些西方的所谓哲学家。也不会去专攻中国古文中,那些已经被大家丢在角落里的,晦涩难懂的文字。如非脑子里进水了。

    其二:一连串古怪文字,使人想起两个字:“密码”!几千万个考生中,能够写出这一长串“密码”的,仅此一人。如果考官大人认得这些“密码”。给个高分,那是必须的。因为“密码”就代表是那一个考生。

    其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篇作文根本不是临场发挥的。是考前出于他人之手,可能类似的文章不是一篇,大同小异,但基本手法不变,这一连串古怪文字和西方那些东西一样会出现。不过换个标题而已。

    为了体现公平竞争,杜绝考场作弊。希望有关部门介入,作深入的调查,给几千万学子一个明白的交代。

    3、高考作文可以得满分吗?

    实话告诉你,高考考场满分作文?理论上可以有,实际上并没有。

    原因一、高考阅卷小组长不会鼓励你打满分。

    阅卷的时候作文高分和低分最容易受到监测,你如果打一份49、50的作文,小组长也好,专家也好,基本不会关注你,如果打了58、59,专家们人人都要后台点击你这张作文看一看的,什么概念?你得万无一失,不然就被淘汰出阅卷组了。

    至于满分,还是算了吧,负责作文的组长会鼓励你打高分,但绝对不会鼓励你打满分,打满分更要一层一层申报,所有人通过才行。

    但是,一个阅卷老师坐电脑前8小时,要完成的任务量很大,压力也很大,没有人会这么玩儿的。

    原因二、阅卷5次,我并没有见过谁打过满分作文。

    哎,我就纳闷了,每年6月7号高考语文第一场考完就会有大量当面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在网络上疯传,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还没有开始阅卷好不好。

    我就见过一个被网传的本地作文,号称满分作文,我一查字数,1500,怎么可能?,然而,所有人都信了,所有人都在转发,醉了。

    原因三、阅卷现场的图像材料文字材料压根不可能外露。

    高考阅卷资料是国家机密,有5年保密期,谁敢传?找刺激不是。

    除非官方漏出,作为新闻素材。或者后期加工过,高分作文挑出来推荐成满分作文,以备后来考生学习参考。

    最后给你几个作文高分技巧。题目简洁明快,让人一看就知道合题。开头不超过一竖排的1/2。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最好有分论点。结尾短促,语言华美,最好抒情。卷面干净,字体美观是50分的基础。(我文章里专门有对高考高分作文字体的要求和写法指导,需要可查看)多引用,多对偶,多排比,是53以上的必杀技。

    以上,是我的感受,回答给您,您满意吗?

    4、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有可能因为社会舆论而改分吗?

    不可能改分!

    体育比赛能不能因为裁判的误判而改变比赛结果呢?目前还没先例,大不了事后给裁判员以相应处罚。更何况这份满分作文是评卷组集体经过讨论后非常慎重给出的分数。据有关人员透露:第一位阅卷老师只打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打了55分,阅卷组长最后定了满分。

    有人会反问:满分作文争议这么大难道不应该重判吗?高考阅卷是非常神圣而权威的,其结果不容随意更改。不会因为有几个人在嚷嚷就去撼动她的神圣与权威。假设是阅卷有问题,结果不会改,但对阅卷老师的处理是必须的。

    题外联想:现在某些人是不是做得有的过了?南京一中因高考成绩略逊就被家长闹校,并高喊“校长下台”。这种干涉学校校务的事件不但没遭谴责,反倒引来大批支持者。逼得学校出面“道歉”。老师言行上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热议、举报,非得人家丢了饭碗不可而后快。我认为,单位内部的小事件只要在单位内部处理一下就够了,不要把事态扩大化,造成人人自畏。某些人也不要钻营别人的隐私去蹭自己的热点。领导们处理问题要有个准绳,别为满足少数的私愤去把下属整得不能混。动辄嚷嚷,嚷嚷了就“一捋到底”,这种风气要不得。严以待己,宽以对人,用一颗仁爱、宽容之心对待别人,悦人亦悦己。

    5、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通报高考满分作文评卷情况,评卷组作文组组长严重违反评卷纪律,你有什么想说的?

    我想谈谈看法:

    一、经过三人阅卷,有给35分的,有给55分的,最后陈建新给满分,一锤定音。难道因为陈建新是组长?难道该文章真值得给满分?前者印证了权力的力量,权力代表规则,权力可一锤定音,这是否符合高考阅卷评分规则?我不相信,如果是这样,还要前两个老师阅什么卷?前两位岂不成了摆设?

    二、陈建新利用其资源优势,办班开讲座,出书卖高价,看来陈建新发了不少财,这种行为是否符合教育部之规定有待考证。办班明显不符,出书可以,卖高价是否经相关部门核准?

    三、陈建新利用高考阅卷组组长之身份大势炒作,其目的:一是提高知名度;二是借炒作以谋取利益。身份是党和人民给的,利由其个人独享,难怪现在有那么多人削尖脑袋钻权,不择手段弄权,权与利相连,权与名相随。

    建议:一是今后参与高考阅卷者要德才兼备,德为先。否则,则影响考试公平;二是参与高考阅卷者不能年年是同一人,特别作为阅卷组长,命题、阅卷是保密工作,包括命题人、阅卷人也得保密。

    6、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到底表达了什么观点,能否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

    浙江满分作文被实名举报,涉嫌利益链接,期待真相。高考作文满分《生活在树上》又一次上了热搜,自然也引起我的关注,到底表达了什么观点?不怕大家嘲笑我,说实话,我真的没看懂。

    通篇晦涩的僻词拗语,我看了两遍也没看明白,原谅我的知识有限。写作文的目的在什么?作文,是指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字。既是表达,就要让普通人明白文字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和宗旨。

    那么高考作文满分的这篇文章最初的老师为何给了39分?我想大概也是有一定的考虑。后来两位高水平的老师把该文定为满分,我觉得与其说是考生在炫耀,不如说是阅卷老师在表现自己。一篇好的文章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以辞达意,通晓明白,写的再好,不是为大众服务,还有什么意义?

    总结:我无意吐槽,也不敢吐槽两位高水平老师把该作文定位满分。但是,我只想说,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文艺是为大众服务的,这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要内容,想来,今天还是很有意义的!

    很抱歉题主,我真的表达不出满分作者的文章深意!因为我不专业,所以水平有限,回答不了你的问题!

    关注@幸福密码128771819 ,分享教育点滴,期待你的点评!

    7、当年写出高考历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的人,以及曾经的高考状元,如今都混得怎么样了?

    要说可以凭着一篇高考作文收益一辈子的人,恐怕非蒋昕捷莫属了。他是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作者,也是高考满分作文第一人。

    每年火热的高考季,人们总会想起他,各种商家也自然会拿他作为话题,类似“当年的那些高考状元、如今都怎样了?”,如果懂得利用,这样的流量就会派上用场。

    如今,这位高考满分第一人在天猫卖小龙虾,1小时就卖出了15万只!天猫官方微薄调侃:“高考满分第一人正在满意滴算账呢。”

    这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话:你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是哪一座吗?

    不抖机灵地说,这个世界大多数人就只记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001年,蒋昕捷凭借高考作文《赤兔之死》获得满分,因而一举成名。他的高考总分没有达到江苏省本一最低省控线,不过后来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了他。他进入了广播与电视新闻专业。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只能闪耀一时就沉寂的人,2010年3月,他因为地沟油事件又重新成为舆论焦点。那是他已经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

    2017年3月17日,他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围剿地沟油》的调查报告,引起央视关注,随着舆论的展开,最后产生了打击地沟油的行动。在这件事中,蒋昕捷展现了一名优秀记者所应具备的特质。

    这不是一个过眼云烟的又一个应试者,如今他又回到了我们的视线。

    不过这次,他卖起了小龙虾。

    一个小时15万只!

    只能说,有才华的人干啥都能吃得开!

    8、高考史上,有没有满分作文得出现?

    老妪一枚,文革以前是没满分作文的。1962年我们县城从有两个髙中学校并为一个,三个年级从四个增加五个班,人们生活困难,都是农家孩子,学校到64年下学期才有电灯,全班大家凑钱订一份中国青年报,没有其他信息来源。老师都是按教学大綱认真备课认真教。我们61年髙中录取比例20:1很难考的。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很多,古诗词也多,各科没有一本辅导资料,一切以书本为是,作文得益于老师对语文开拓性的讲解,那时的老师真是集中精力,谆谆教导、、、后来恢复高考,再石来电脑批卷,我们消息也不多。最匹几年网上有时会出现所谓髙一考满分作文且题裁多种,现在学生们平吋视野相当开阔,各种信息无所不备、、、

    有满分作文不足为奇,希望今年的高考作文再现佳作。

    9、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争议,你会建议你孩子或学生高考这样写作吗?

    首先,我觉得这篇作文不值满分。一方面作文立意不算高远;第二方面生僻词语堆砌令文辞生涩;第三方面为什么引用的全是外国文学的人物角色,是想模糊谁的眼睛吗?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当然不会建议我的孩子或学生在高考中这么去写作。

    一个翩翩少年,对生活、对未来看似有些消极,比如首段一句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的天空?”对于一个阳光少年来说,生活在和平时代,生活在和谐的、安全的社会,为什么在写作上还要在“无垠的未来的天空”前加上“看似”二字?这不是怀疑未来的意思么?

    再看“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振#”,作者是有崇拜树上的男爵早期的迷茫和叛逆吗?

    总体来说,让人感觉不到积极向上的因素,多少有些卡尔维诺式的半消极成分。

    当然,也有比较值得欣赏的地方,比如通篇大作文笔简洁犀利,其中也有不少引用,不难看出作者对外国文学的热爱。

    以上所述,仅是个人浅见,如若不对,可评可喷,本人均会一一笑纳。

    (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