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作文(有关诸葛亮的作文?)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有关诸葛亮的作文?
诸葛亮在其千古名篇《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这是有关诸葛亮躬耕地的最早,最原始,最可信的记载。
(南阳武侯祠内雕刻《出师表》的三绝碑:名相诸葛亮作文,名将岳飞手书,雕刻家、名匠李发祥雕刻)
湖北宜昌西陵峡内长江南岸的黄陵庙,保存有诸葛亮修缮而作《黄陵庙记》: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背景石碑拍于2013年,,前景是石碑旁边的文字介绍,右下角文字后添加)。
历史上首次提出有关诸葛亮活动方位的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
上文中的“沔之阳”(汉水北)提出距离诸葛亮去世只有几十年,是最具有史学价值的资料。它告诉我们,研究诸葛亮躬耕地,得在汉水北!
我们不妨在再来看一看秦汉时期,汉水二岸的地理:
至于有人说汉水南,那个号曰出来的“隆中”,诸葛亮平生是否居住过,需要其它史料支持,但肯定不是诸葛亮的“躬耕地”!
国家审定的中学教课书,明确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就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
权威的史学家,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王子今、史学大家史念海、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王震中等,都著文支持诸葛亮躬耕南阳。
诸葛亮辅佐刘备前,隐居求志,躬耕南阳十年,这段佳话自诸葛亮出师表问世以来,没有异议的话题,近二三十年来,不断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出来解读。
其中在孙楚寅(已经被判刑)的运作下,襄樊市有关领导五上北京做出版社工作(见 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炮制出所谓南阳就是今天襄阳隆中之说,一度甚嚣尘上!试图把隆中狸猫换太子,说成秦汉时期南阳邓县的辖地。
隆中本是位于汉水南、襄阳市西郊山中的一个小村子,明清时期建有纪念诸葛亮的一些设施(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认定,襄阳隆中是明清建筑)。
众所周知,秦汉时期,汉水南北分属南郡和南阳郡。汉水南的隆中是不归汉水北的南阳郡管辖的。晋史学家习凿齿在其《襄阳记》中说记载::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以北为南阳郡。隆中位于汉水南,与汉水北的南阳郡没有任何隶属关系。自然不可能是诸葛亮口中“躬耕”的南阳!
事实上,就连二十多年前襄阳官方编辑的《襄阳县志》也明确记载,秦汉时期汉水南归襄阳管辖,汉水北归南阳邓县管辖。下面是正规出版的襄阳县志摘录:
《襄阳县志》第34页,关于襄阳的历史沿改:
从上述文字,我们不难看出,秦设立南郡是,汉水以南,包括襄阳西的古庐,属于南郡,汗水以北,包括古邓属于南阳郡。今天的襄阳隆中不论当时属于襄阳还是古庐,都不属于汉水北的南阳郡,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的“南阳”从来就不包括隆中。
《襄阳县志》第35页关于汉水南 南阳郡邓县的邓县的历史沿改:
如果我们视诸葛亮的原话于不顾、视历史记载和专家学者的论证于不顾、视逻辑情理于不顾,一味地臆想、猜测,甚至为了一己之私而歪曲事实,必然会重蹈孙楚寅的覆辙!
当然,我们相信多数专家学者,包括湖北,甚至襄阳学者,是尊重历史真实的!
我们还认为,襄阳隆中尽管是明清以来的建筑,尽管不是诸葛亮十年躬耕被刘备三顾之处,但是经过近现代建设,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的建设,也颇具规模,作为纪念诸葛亮精神的场所,作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当地人休闲娱乐场所,也有一定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