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蒋干盗书(历史上蒋干盗书真的存在吗?)

蒋干盗书(历史上蒋干盗书真的存在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历史上蒋干盗书真的存在吗?
  • 2、蒋干盗书是掟什么顺序写的?
  • 3、蒋干盗书后蔡瑁和张允被斩,曹操事后是怎么知道自己中了周瑜的反间计的?
  • 4、蒋干盗书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 5、真的有蒋干盗书吗?
  • 6、袁崇焕真正的死因是什么?真的是中了满清的“蒋干盗书”计吗?
  • 正文

    1、历史上蒋干盗书真的存在吗?

    只能说《三国演义》写的太精彩了,蒋干活脱脱被冤枉大发了。

    在《三国志》.《江表传》中,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完全是才貌双全的帅哥名士啊,而且蒋干到江东游说周瑜,已是赤壁之战一年以后,自然也没有上当受骗盗什么书。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蒋干完全是蠢货的形象,相貌猥琐,偷出周瑜伪造的降书,让曹操中了反间计,杀了两员水军大将,导致水军大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

    蒋干为毛被黑成这样?怪只能怪周公瑾的主角光环太闪亮,不过话又说回来,周郎也没被少黑……

    2、蒋干盗书是掟什么顺序写的?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3、蒋干盗书后蔡瑁和张允被斩,曹操事后是怎么知道自己中了周瑜的反间计的?

    真实的历史上没有“蒋干盗书”、没有“周瑜反间计”,蔡瑁、张允也未被斩。关于赤壁之战,只是小说将战争描绘的太过精彩,各种英雄事迹,各种斗智斗勇,其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真的很简单。

    《三国志.武帝纪》中只有简单几句话“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士吏多死者,乃引军还。”因为《三国志》是晋朝史官撰写,以曹魏为正统,所以关乎曹操的败仗,记载不多。但我们能从别人的传里寻找历史的痕迹。

    《三国志.周瑜吕蒙鲁肃传》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在南岸。”这就形成了赤壁之战对立的基础。曹操屯与江北乌林一代,周瑜在南岸隔江相望,曹操为了解决北方将士不习惯水战的问题,令人将大船用铁索相连,将士在其上面如履平地,这里不是蔡瑁的计策,而是曹操自己的。而此时的黄盖提出了火攻的计策,并以诈降为计,“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就这么简单,罗贯中便想出苦肉计加以杜撰,使得“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万古流芳。等到诈降当天,“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倾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据《襄阳耆旧记》记载,蔡瑁降曹后“遂为魏武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汉阳亭侯。魏武虽以故旧待之,而为时人所贱,责其助刘琮,谗刘琦故也。”因此,蔡瑁随曹操撤回北方后,因人品得不到信任,一直不受重用,最后病死。张允则是刘表的外甥,待遇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毕竟荆州降将降兵多为曹操阵营任职,养活一个张允无非就是多几口口粮,杀了有何用?

    而据《资治通鉴》记载,建安十四年,也就是赤壁之战打完快一年的时间,曹操为了分化孙刘联盟,派蒋干游说周瑜,意图策反周瑜,但周瑜果断拒绝。此时的周瑜已攻下江陵,屯据南郡,领了南郡太守。所以“蒋干盗书,周瑜反间,蔡瑁被斩”都是伟大的文学创作,不可信以为真。

    4、蒋干盗书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蒋干盗书的故事。

      周瑜接受鲁肃建议,决定待破曹之后再除孔明。瑜先派甘宁向曹操讨战,首战告捷,还亲自去窥探曹营水寨实情。曹操闻报大怒,要设计破吴,谋士蒋干自告奋勇往江东说降周瑜。周瑜知其来意,设宴款待,假意宣称蒋干乃瑜旧友,并非曹操说客,却暗中布置钓钩。瑜命太史慈监酒,宣称席前只叙友情,不谈国事,违令者即斩之。周瑜大赞诸上将皆江东英杰,将宴会命名为“群英会”。

      蒋干见周瑜及诸将战风凛凛,不敢提起劝降之事,只得竭力应酬。宴席直到深夜才罢,周瑜诈醉,与蒋干同回帐中安歇,并与其同榻而眠。蒋干误以为瑜酒醉熟睡,悄然起身,偷看一封伪造的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信,称蔡、张二人将伺机杀死曹操,投降周瑜。蒋干信以为真,连夜潜回曹营,将盗来之书信呈与曹操,以表其功。曹操一时盛怒,将蔡瑁、张允斩首。待操省悟,方知中计,但为时已晚。曹军失去了水军都督,只好由于禁、毛玠接任。

    5、真的有蒋干盗书吗?

    大概是前年。 一天小学的儿子放学后问我,诸葛亮为什么要草船借箭啊? 这可掉到咱碗里了,于是我就从借东风开始,引申到蒋干盗书,再到草船借箭,再到火烧赤壁,再到华容道。 十几分钟的时间,把三国最精彩的部分展现了出来,你们老师讲的没我好吧,哈哈哈。 当时就感觉,小时候评书没白听啊,放学不回家,躲在小卖部听评书总算有了回报了。

    6、袁崇焕真正的死因是什么?真的是中了满清的“蒋干盗书”计吗?

    向敬之

    袁崇焕之死,死于明清版“蒋干盗书”,是主要诱因。这也是清廷的主要说法,以体现太宗皇太极设反间计诛杀袁崇焕的成功,也体现了崇祯帝受骗而自毁长城的昏聩。

    昭梿《啸亭杂录》卷一之“设间诛袁崇焕”,对此事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叙。皇太极与鲍承先利用被俘的杨太监,使之“发现”蓟辽督师袁崇焕私通后金的“蛛丝马迹”。继而,皇太极给了杨太监逃脱的机会,利用他做了实施反间诛袁的“蒋干”。

    袁崇焕被崇祯帝“磔杀于市”,不明真相的京师百姓争食其肉。袁崇焕死得何其惨厉,崇祯帝恨得咬牙切齿,而皇太极乐得少了强敌。

    崇祯帝之所以决意要杀袁崇焕,还有一些连带原因。袁崇焕向他吹了牛皮,地提出“五载复辽”口号,却无实际可行的具体计划,被大臣们质疑。袁崇焕不经请示,私下与皇太极约定休战谋和,这本来是为大明朝争取了喘息的机会,但是袁崇焕为了彰显自己镇辽成绩而不及时报告,导致明朝没有利用机会奋发图强。

    借机得到发展的后金大汗皇太极突然借道蒙古,突过喜峰口,偷袭京师,导致己巳之变。虽然袁崇焕及时驰援,但因箭射满桂事件,让崇祯帝联系到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和议后金国之事,对袁崇焕议罪下狱。魏忠贤遗党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使之遭受凌迟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