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尚书(朝廷的尚书是什么级别,负责什么?)

尚书(朝廷的尚书是什么级别,负责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朝廷的尚书是什么级别,负责什么?
  • 2、《尚书》里讲了哪些内容?为什么感觉现在不怎么教了?
  • 3、《尚书》《左传》《春秋》都是古代的史书,对吗?
  • 4、《尚书》的主要内容?
  • 5、相传《尚书》是由荀子编撰而成,是这样吗?说说你对《尚书》的了解?
  • 6、尚书为什么叫尚书?
  • 7、尚书和侍郎的区别?
  • 正文

    1、朝廷的尚书是什么级别,负责什么?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吏部尚书负责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弹劾等职务,也就是说全国所有官员都要经过吏部尚书之手才能真正算是任职,所以吏部尚书经常被认为是六部尚书之首,位高权重,从职务看,相当于今天的中央人事部长、组织部长。户部尚书负责全国的财政工作,包括国家税收、皇室开支、军费开支、地方赈灾等所有与钱有关的工作,户部专门设有一个金库银库,户部尚书就专门管这些钱的,可以说是六部尚书中最“肥缺”的一个,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商务部部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税务总局。礼部尚书负责全国的礼仪、祭祀、外交、教育等工作,还有主要的选官办法科举考试,也是由礼部尚书负责,很多人以为科举考试由吏部尚书负责,这是错误的,因为科举考试虽然是选官,但属于教育范畴,所以是礼部尚书负责,礼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文化部长、外交部长、教育部长。兵部尚书负责全国的军事、安全等工作,掌管全国的正规军,实实在在的掌握兵权的官职,很显然是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军委主席。刑部尚书负责全国的司法、法律、刑罚、诉讼等工作,全国大大小小的案件,全部都要经过刑部尚书的审查和批复,很显然是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工部尚书负责全国农业、水利、交通、工业、商业等的工作,跟百姓相关的工作都由工部尚书负责,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长、交通部长等一系列职务。

    2、《尚书》里讲了哪些内容?为什么感觉现在不怎么教了?

    首先,《尚书》是比较久远以前的书,当代人不熟悉了,而且,读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懂。所以,阅读《尚书》的人也比较少,但《尚书》并非没有教,在大学的历史课程方面,在政治史课程方面,以及古代汉语方面,还是会将《尚书》的内容教给学生的。

    其次,《尚书》就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中国早期各王朝统治阶层的谈话、指令,以及施政理念和施政行动。应该说,它是中国早期留下的最重要的历史典籍。据传说,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尚书》共有上千篇的古文献。不过,孔子整理它时挑选了一百篇,时间是从尧舜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这就成了百篇《尚书》。孔子编成《尚书》之后,是以之作为教本来教育学生的。

    与孔子编的不一样,古本《书》所记内容乃从“五帝”至西周时期,比如,有《商书》中的《汤誓》《盘庚》。《汤誓》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在征讨夏桀之前发布的讨伐檄文;《盘庚》关于商王盘庚在迁都殷前后对王公、大臣和民众谈话的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成汤、盘庚的战争宣言和施政策略如此之早的政治文献保存下来了,这说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理论起源很早。中国不仅是文明古国,而是文化思想理论发展得很早的国家。

    再次,《书》被称为《尚书》是从汉代开始的,有三种可能的原因:一是《书》所记载的是上古时期的政治历史内容,所以加上“尚”;二是因为《书》作为远古时期的重要文献,为人们所尊崇,所以才加上“尚”;三是因为《书》是主要记载着古代君王的言论和施政策略,所以才加上“尚”。

    还有,秦朝焚书时,学者叫伏生冒险将《书》藏在墙壁里,他至汉代才将其取出,他找到的《书》仅有二十九篇,并在齐鲁之间传播《书》,汉文帝时,晁错去找伏生,询问关于《书》的学问,伏生已经九十多岁,讲《书》讲得别人 不易懂,由他的女儿羲娥转述,晁错只得二十八篇《书》的原文,文帝对《书》,汉代称《书》为《尚书》。

    伏生讲《书》

    另外,《书》有今、古文之分。因为晁错得到的《书》是用西汉时的隶书抄写的,对于西汉学者来说,是“今”时抄写的,因而后来就称其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晚期,汉景帝的儿子、鲁恭王刘余在拆了孔子家族的宅院时,在墙壁里另一部分《书》,而此《书》是用秦之前的古文字书写的,与西汉时用隶书抄写的不一样,在汉代很难读通其中文字,因而被称为《古文尚书》。

    因而,从汉武帝晚期开始,一直至东汉时期,便发生了关于《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长期论争,即《尚书》的“今古文之争”。

    需要了解的是:《尚书》是早期高层统治者的言行和治政理念由史官所作记录下来的,孔子虽然对这部文献整理修改过,但该书并非儒家一家的文献。不过,由于历代王朝统治者从官方给予肯定和支持,《尚书》似乎成了儒家关于仁政德治的权威著作,这使得《尚书》对于中国自汉武帝之后的王朝政治史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

    最后,从《尚书》所记载历史时期的内容来看,它涉及虞、夏、商、周四个朝代。而编者将所历史文献以朝代来命名,涉及虞这一朝代的,称为“虞书”;涉及夏朝的称为“夏书”;涉及商朝的称为“商书”;涉及周朝的称为“周书”。“虞书”有五篇,“夏书”有四篇,“商书”有十七篇,而“周书”有三十二篇。

    建议有兴趣《尚书》的年轻读者,留意《尚书》中所阐述的治国策略。比如关于“洪范九畴”的论述。这说的其实是治国的九项大法,“洪”指的是“大”,而“范”指的是“法”,“九畴”就是九项,联起来理解,是九项治国大法。箕子告诉武王,尧舜时期,洪水滔天,鲧被君王派去负责治水,但是,鲧却循天道,不遵天规,不按照水的规律去治理,对水道胡乱堵塞,因而违背了天意,引起上天的震怒,因而,上天不赐予治理的九项大法,而到了禹负责治水时,受洛书启示,循天道,遵天规,得治水大法,所以治水成功了,此后,禹便将九项大法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法则。

    这些大法如顺用“五行”、“敬用五事”、“农用八政”、“协用五纪”、“建用皇极”、“义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飨用五福,威用六极”等,这些大法看起来很深奥、很神秘,其实,她们都是关于君王治理天下必须遵循的法则和需要注意的言行,这是较早的关于治政谋略的较为详细的阐述,当时的政治家们很重视将治国理政、驾臣安民与天道联系起来考虑,这或许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

    若真对《尚书》有兴趣,其实,不一定有教才能学,自己也可以借助资料,借助别人的翻译,借助线上的或纸质的工具书来阅读,当你读进去了,深奥也就变成了一种魅力,吸引你去探索、研究,那时,阅读便是乐在其中。

    3、《尚书》《左传》《春秋》都是古代的史书,对吗?

    《尚书》、《左传》、《春秋》这三部书都是古代历史史书。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所谓《尚书》既“上古支书”,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

    《尚书》由《虞》、《夏》、《商》、《周》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所谓虞、夏之书,是后人伪作;商书、周书比较可靠。据说《尚书》原有一百篇,现存五十八篇。

    《尚书》大都是一些誓词、文告、演讲辞之类,另外还有一些记叙性文字。最早的一篇是《虞书·尧典》、最晚的一篇是《周书·秦誓》。写法上,都以记言为主。由于记的主要是当时的口语,因此,现在感到特别古奥难懂。

    《左传》是一部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具有文学特色的历史散文。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二百五十四年间春秋各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左传》的思想内容很复杂,但又有一定的进步倾向。鲁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突出了民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还这出了曹刿这个爱国者的形象,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民本思想和爱国思想。鲁哀公十七年写己氏杀卫庄公,鲁僖公三十三年写郑国商人弦高犒师,也都表现了这些进步思想。此外,《左传》的作者还一反春秋“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原则,抱着“不隐恶”的态度,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荒淫无耻、阴险残忍的丑恶面目。

    《左传》的文学性较强,它以情节生动,故事性强,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人物刻画生动深刻和语言简洁见长。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长勺之战等几个重大战役,都写得十分出色,既写出了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又多方面具体地描写了士兵的活动、战争的进程、决定胜负的因素和战略战术,有条不紊,清楚如画。

    《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年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史事。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等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

    《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

    《春秋》虽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予史官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然而由于《春秋》叙事过简,也被后人饥为“断烂朝报”。

    纵观以上三部史书,不轮是史学价值,还是文学价值,《左传》的成就最高。《左传》作为我国史学传记文学中的第一部杰作,对我国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4、《尚书》的主要内容?

    《尚书》-名书简介作者:孔丘类型:哲学论著成书时间:春秋时期《尚书》-背景搜索《尚书》原称《书经》,也可单称作《书》。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其中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属于“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里, 《尚书》是第一部用文字记载的中国上古史。《尚书》对于上古史的记载,分为虞、夏、商、周四书,共58篇,各有篇名。它记载了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682年的历史。可是整个《尚书》的历史记载,除了最后一篇《秦誓》以外,都没有年月可记。虽然如此,它还是从公元前21世纪的尧开始,依其时代先后,把这一部中国的上古史留给了后人。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 下所书, 故谓之《尚书》”。( 王充《论衡·正说篇》)在上古的时候,自有文字以来,国家组织的雏形已经具备了。为了给君王记载言行,以及当时所发生的事件,由史官分门别类的记录下来。《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谓言与事分别言之,机械地说,左史记言,这个言就是指的《尚书》,右史记事,事为《春秋》。也有人将左、右二字颠倒起来,即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不管怎样,这种把言与事截然分开的做法,过于拘泥。实际上,《尚书》不仅记言,也有史实。在唐朝刘知几的《史通》里,把史论分为六体,其中便有《尚书》,这也充分证明了《尚书》中言论和史实是并存的。《尚书》的编定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年),被人们称为“万世师表”,与老子同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同时又是出色的教育家———首创私人办学,公开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从而把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一定的社会范围。并主张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受教者的主动精神。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50多岁时,由中都宰擢任司寇,参与国政;3个月后终因政见不合,离开鲁国,游历齐、魏、宋、陈、蔡、楚等国。晚年时返回鲁国,继续讲学。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他的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得意门人有包括颜回、曾参、冉求等在内的72人。《尚书》是五经中学术价值最高,但也是最为艰深难读的,这部古籍素以文辞古奥难懂著称。特别是从先秦到唐代,这部书的版本和内容经历了多次的变化和曲折离奇的历史,其中已掺入了不少伪造的篇章。诸多社会历史原因,使之面目全非,越发难于整理。经过两千多年不少学者的努力,虽然有了点头绪,但距离彻底清楚之日,似乎还很遥远。《尚书》定本编成以后不久,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实施了各项改革。在文化方面,规定用一种比较简便的隶书作为日常通用文字。官方所用的《尚书》,应该是用隶书改写过了;而民间所收藏的却未必全用隶书改写。因此,这个时期很可能使《尚书》产生了字体不同的版本。到了秦始皇晚年,下令焚书。经过这次焚毁,凡是先秦文字所写的《尚书》原本差不多全部被销毁。幸而当时的博士伏生将《尚书》藏于墙壁的缝隙之中,保留了完整无缺的29篇,其他篇章已佚失。秦朝灭亡后,汉高祖明白了“不能马上治天下”,为使国家长治久安、欣欣向荣,汉高祖下旨尽力寻求天下失亡之书。汉文孝帝时,寻求专门研究《尚书》的人,经多方打听,最后才知道有位在民间传授《尚书》的大师伏生还健在,想请他讲学。西汉初年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亡于晋朝,西汉中叶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亡于唐朝,只有刘宋时期出现的伪《孔传古文尚书》保留到了今天。尽管我们明明知道这个本子包含了许多篇伪书,但还是不得不用它作为研究《尚书》的惟一蓝本。《尚书》-内容精要撇开伪古文不说,介绍一下全书最重要部分———真古文33篇的内容精要。《虞书》四篇记载的是我国上古唐、虞时代的历史传说,包括唐尧禅位给虞舜,虞舜和他的大臣禹、皋陶等人有关政治的谈话等情节,这四篇都以虞舜为中心,所以称为《虞书》。《夏书》二篇中的《禹贡》记载了禹治水以后全国的地理面貌,另一篇《甘誓》记载禹的儿子启征讨诸侯有扈氏的誓师辞,都是夏朝初期的事情。据传说,夏朝经历了400多年,这两篇所涉及的只是夏朝历史的点滴而已。目前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上述《虞书》和《夏书》六篇都不是虞代和夏朝当时的历史记录,而是战国时期,甚至晚至秦代的作品。其中只有《甘誓》一篇已出现于战国前期学者墨子的著作中,文字和今本《尚书》大同小异。因此,这一篇的来源较早,至少在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虞书》四篇中的个别词句也曾被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引用过,但当时所见的篇文是否与今本相同,很有疑问。此外,从不同角度考察,这四篇似乎仍保存了不少有关尧舜时代的可靠传说,所以仍不失为研究我国上古历史的重要资料。《禹贡》一篇的内容,未见征引于前秦任何著作,可能出现的时间最晚,但它是我国古代对地理面貌做出综述的第一部文献,学术价值极为重要,人们现在普遍把它作为战国晚期左右的地理文献看待。《商书》7 篇,除第一篇《汤誓》记载商汤伐桀的事情以外,其余6篇都是商朝后半期的史料。其中《盘庚》三篇记载盘庚迁都于殷的时候告谕臣民的讲话。其余3篇都记载商朝末年的事,有两篇与商纣王有关,和《周书》中前一部的内容是直接相连的。这7 篇中,只有《汤誓》被人们认为是后来追叙的历史传说,其余6篇都是比较直接的档案。《周书》20篇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包括从《牧誓》到《立政》为止的十四篇,这十四篇内容最为丰富,是全部《尚书》的精华所在。它们集中地报导了周朝灭殷(即商朝)以及周人如何巩固对殷人的统治等情况,主要情节内容以当时最重要的政治家周公旦为中心人物;后一部分包括《顾命》以下的六篇,其中《顾命》和《康王之诰》从性质和内容、文字来看,本是一篇,所以,也可以说是五篇。这五篇中,时代早的属于西周前期,时代晚的属于春秋中叶。前三篇是周朝中央王室的档案,后两篇则分属于鲁国和秦国。一般认为,《周书》二十篇大体都是可靠的真实档案文献,其中只有《洪范》一篇记载箕子对答武王的谈话,内容全系五行学说,似乎应是战国时期五行学家兴起以后的作品。但也有人认为五行学说起源很早,《洪范》即其渊源。总之,抛开这一篇不说,其余十九篇都是我们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全部内容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组。(一):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二):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尤其重点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动;(三):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所属时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没有直接的关联。《尚书》各篇的文体也不尽相同,大多数篇章是“记言”,但也有些篇章是“记事”或“记言兼记事”。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把《尚书》的文体分为十类,未免过于琐碎。我们现在归纳一下,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是“典”,例如《尧典》。“典”字在古代象形文字中表示尊重的意思,所以,凡是受人尊重的书册就称为“典”。“经典”、“典范”这类意义都是由此而来的。《尚书》中的“典”即“经典”之意。属于这种体裁的文献在《尚书》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第二类是“谟”,比如《皋陶谟》。“谟”字读音和字义都与“谋”字相通,“谟”的意思就是“谋议”。属于这种体裁的文献在《尚书》中也很少见。第三类是“训”,例如《伊训》。“训”就是“教训”的意思。属于这种体裁的文献,现仅存《伊训》一篇。第四类是“诰”,例如《大诰》。还有一些虽不以“诰”为篇名,但实际上也是“诰”。如《盘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等。“诰”的意思就是“告谕”,无论从口头上或用书面告谕别人都叫做“诰”。《尚书》中的“ 诰” 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或统治者对臣民群众讲话。“诰”体大多记录讲话者的口语,一来由于商、周时代的口语和近代口语距离很远,二来由于口语本身不能像书面文字那么有条理,往往重复琐碎,所以“诰”体文献特别生涩难懂,也是《尚书》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以致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也感觉“诰”体文章读起来结结巴巴很不顺口,故而评论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在这33篇中,属于“诰”体的文献占了半数左右,是《尚书》中最重要的部分。第五类是“誓”,例如《汤誓》。“誓”一般指的是出兵征伐时或交战前所宣布的誓师词。属于“誓”体的文献在《尚书》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诰”体,是比较多见的。“誓”辞大多有节韵,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秦誓》,其中写道:“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这里的“扬”、“疆”、“张”、“光”押韵,字句整齐,韵律鲜明,犹如诗歌一样。“誓”体力求简捷明了,所以比较容易读懂。第六类是“命”,例如《文侯之命》。“命”本来就是“命令”的意思。《尚书》中的“命”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命辞”,它们大多数是君王奖励或赏赐某个臣子时所宣布的命令。《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对晋文侯所发布的一道奖令。属于“命”体的文献在《尚书》中很少。既然传说中《尚书》是孔子编订的,而孔子又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此,《尚书》也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归纳起来,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实行仁的手段,这就是“以仁为本,以礼为用”。它反对苛政滥刑,主张“为政以德”,在做人修养上,注重发扬“仁”的品德。《尚书》开篇便体现了孔子这种主张以“仁政”治国的观点,其中说道:“古时候的帝尧??光辉广披四海,以至于天地上下、明察秋毫而贤才兼人;亲近各族人民,各族人民既已和睦相处;使百姓明辨是非,百姓所视明白;能团结天下万国,随着尧的德行的感化,风俗大和。”《尚书》中还记载:尧在位已70年了,想选择贤能之人以便禅位。当时想推举四岳为继承人,四岳说自己德薄,不能有辱帝位。于是推选纯孝之人的舜,当时的舜以孝闻名天下,所以才被物色为天子的继承人。由此可见儒家倡导“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儒家的“孝”与“忠”的思想是相连的,俗话说: “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孔子说“孝慈则忠”,所以说,忠于其君,忠于其国,必须以孝为基础。我们在《尚书》中可以看见忠于人民的汤、武革命。同时,可以看到两个忠于其君与其国的伟大典型,这就是商汤的伊尹和周初的周公旦了。尤其是周公旦,孔子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把他树为后世忠臣的楷模。西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倡议后,从此在中国开创了以儒家为正统学说的局面。因此,从西汉开始,已形成了学习儒家的经典热。以后的董仲舒、刘向、郑玄、韩愈、朱熹、王阳明等人,步孔子的后尘,更加发展了儒家学说,这个学说根深蒂固地植于历代中国人民的思想中,成为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两千多年以来,儒家的思想始终统治着中国人民的政治思想。由于《尚书》在儒学上的重要地位,在当时的封建主流社会备受推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外,《尚书》中也反映出了儒家学派孕育中的民主思想。《尚书·五子之歌》里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也就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安定,国家才能昌宁。

    5、相传《尚书》是由荀子编撰而成,是这样吗?说说你对《尚书》的了解?

    《尚书》的作者是先秦诸子,《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散文集。所谓“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

    《尚书》由《虞》、《夏》、《尚》、《周》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所谓虞、夏之书,是后人的伪作;尚书、周书比较可靠。据说《尚书》原有一百篇,现存五十八篇。

    《尚书》大都是一些誓辞、文告、演讲辞之类,另外还有一些记叙性文字。最早的一篇是《虞书·尧典》,最晚的一篇是《周书·秦誓》。写法上,都以记言为主。由于记的主要是当时的口语,因此。现在感到特别古奥难懂。但也有一些写得生动形象,流畅易懂。例如:“时日曷丧,予及尔偕亡。”“时”通“是”,“日”,比喻奴隶主头子。意思是,这些奴隶主头子啊,什么时候才死呢?我情愿和你们同归于尽!表现出奴隶们对残酷剥削压迫他们的奴隶主头子的无比愤恨。《尚书·盘庚》是学者们一致认为可靠的重要历史文献,分上、中、下三篇,是尚代的中兴之主盘庚,在反复动员反对他迁殷的臣民们的演说辞,其中一些比喻很生动。例如:“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意思是,正如网结在绳上,方可有条理而不紊乱;正如农夫种田力耕,于是才有秋天的收成。借以动员臣下服从命令,有秩序地、不怕劳苦地迁往新都。又如:“若火之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意思是象野火燃烧草原,使人不敢走近,怎么还能扑灭呢?告诫臣民不要反对迁都,自取其咎。又如:“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意思是,任用人是选取旧的好,使用器具则不是选取旧的,而要选用新的!说明弃旧都、迁新都的道理。记叙文《周书·顾命》中一些描写、铺陈、对话也写得生动形象,比较好读。

    6、尚书为什么叫尚书?

    因为《尚书》是我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而“尚书”的释义有:

    1、解密的皇家文档 ;

    2、保管皇家文档的官员、可以调阅皇家档案文书的最高级长官;

    3、尚即执掌之义。 原名《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公之于众的(古代)皇室文献”。 所以,将它改称为“尚书”很贴近符合它记载的内容概括。

    7、尚书和侍郎的区别?

    尚书与侍郎的区别在于: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而侍郎是指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侍郎为中国官制名称,一般来说,创建于汉代,并被沿用到20世纪初,侍郎在汉朝为郎官的一种,本是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初任为中令,满一年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