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处在什么水平?演员的表现如何?)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处在什么水平?演员的表现如何?
你说的张某的片子我都没看过,(只见过宣传品)但我就知道了,看它的电影会增加食欲。
2、《金陵十三钗》到底是讲的什么事?
南京大屠杀的缩影
还有人性的变化
一个孤胆英雄独战到底的故事。
一群烟花女子为了保护女学生,自愿顶替的故事。
一个外国地痞原本想到中国来发财,缺莫名顶替神父救人的故事。
一个学生少年甘愿牺牲自己就他人的故事。
非常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最后强调,勿忘国耻,奋勇向前,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发生这样的被侵略的残酷。
3、大家看完《金陵十三钗》后有什么感想?
一个民族,被侵略者打掉了牙齿,扒光了衣裳,破开了胸膛,撕开了胸膜,还要吐一口浓痰在心尖上。
一个民族,躺在地上,做着最卑微的抵抗,为的只是保护那一点点希望。
这希望不仅是那些女学生,那些已经死去的士兵,即将死去的女人和即将死去的男人,他们本应都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我们不配评价那些死去的人们,因为我们、父辈、或者祖父辈都只是他们眼中需要他们去死才能保护的孩子。电影里死去的人把希望留给了女学生,现实中三十万白骨把希望留给了我们。
这电影不是为了让我们延续仇恨,也不是让我们去原谅,更不是让我们去讨论剧中人谁应死该活。仇恨的确不应当被延续,我们也没资格说原谅,因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幸福的生活,恶魔就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过去不可改变,更不能被遗忘。
铭记过去,珍惜现在,警示未来。
我想就是这电影最大的意义
4、你认为金陵十三钗结局怎么样?
现在时间凌晨44分,我刚刚看完这部想看已久的电影,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严歌苓是我喜欢的女作家之一,那时看完小说的我认为她写的结局刚刚好,好在突然的戛然而止,好在读者还有追问结局向继续往下看的欲望、更好在给读者一个自我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己给她们一个结局,但其实这个想象难道不是为了让读者在看完小说后破碎的心再次重组自愈吗?
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有些东西,电影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张艺谋在拍摄《金陵十三钗》时,影片和小说是存在着出入的。
比如浦生在听到豆蔻描绘彼此未来时,内心是相信的,充盈着希望的,但是摄像机却无法拍下他的内心,他对生的渴望、对家的思念,还有对豆蔻隐隐约约的爱意。
张艺谋从十三钗中少一钗,从而紧张了所有人,戏剧性与矛盾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引了出来,不着痕迹却狠狠的再次撕裂心口。
结局仿佛和小说一般,却又不一样。
小说里的结局带着神奇的自愈能力,“我也不知道她们怎么样了。”
电影里同样是这句话,却给人留下了深深的绝望。
还记得影片中睡成一排的女人们给出殡的洋人剪头发的情节吗?
“他剪头发就要别人躺着。”玉墨说。
为什么呢?因为他只给死人剪头发啊。
影片中处处埋下伏笔,显得隐晦又意味深长,难道我们体会不出来吗?
女人们摔坏的镜子,一如观众们破碎的心。
女人向死而生,女孩向生而生,这是电影结局让我体会到的。
5、金陵十三钗,结尾结局是怎样的?
电影中的结局:最后小男孩跟秦淮十二个女子被日本人带上车,神父把女学生们藏在大卡车里,用孟先生给的通行证过了关卡。
6、《金陵十三钗》里面那十三个女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13个女人的最终命运,影片中没有交待,留给人们去想象,而在小说里是很明确的。即赵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在那次日本军官分享13个“女学生”时,其中两个女人企图用牛排刀反抗未遂,当场被杀害。其余11个女人在被发放到刚刚建立的慰安所,于两三年内相继死去的有10人。她们有的是试图逃亡被击毙的,有的是染病而死,个别是自杀的。只有赵玉墨因相貌和格调出众,享受她的是中下级军官,对她的把守渐渐放松,使她终于逃跑成功。
拓展资料:《金陵十三钗》内容简介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