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2000字?)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2000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2000字?
  • 2、《十八岁出门远行》心得?
  • 3、十八岁出门远行作文?
  • 4、十七岁出门远行读后感2000字?
  • 5、《十八岁出门远行》王蒙主编,读后感700字?
  • 6、怎么看待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小说?
  • 正文

    1、《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2000字?

    读了《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认为作者可能用象征的手法来描述一个刚刚成年的人走进社会的心路历程。我想这段成长的路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而贯穿其中的就是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旅店”。

    初期的热情,为了遥远的理想而执著。 刚满十八岁的“我”怀着憧憬独自上路。告别童年,告别过去,是成长的第一步,去寻找自己的未来。路上,一直问人前面有否旅店,他觉得在旅途中不能没有旅店,就像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觉得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年轻的我们总是带着理想出发,并试图在某个地方找到它。

    而中期的疲惫,因找不到理想而困惑。 不断起伏的柏油公路,暗示着将遇到的折磨,爬上高处再滑向低处,如此循环,他始终看不到旅店。于是,他的热情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跋涉的疲惫和困惑。因此,当他看不到旅店时便选择了汽车。现在他根本不在乎旅店,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只要汽车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现实的安逸让心灵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就如在平庸的生活中暂得了安逸,完全把自己的理想,抛在一边,不管这种方式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不管这样的生活将把自己带到何处。

    后期的坦然,他想要的就这么简单。人总要接受现实,并且在现实中寻找自我安慰,学会坦然。就像每个在年轻的时候都梦想着将来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但真正步入社会,发现一切都不像自己当初想象的那样,所以只能学着坦然面对。

    读这篇小说,感觉是在一个梦境之中,但这个梦有时那么地真实;不知道它具体告诉我们什么,但又在无形中与我们的心灵深处相契合。 笔者之所以选择这篇作品正是被它的偏向于人生哲学的意蕴所触动,也是因为与文中的“我”产生共鸣,觉得像现实中的自己。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

    第一次独立出门远行,其实也就是从家庭中独立出来,独自生活。年轻人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他人充满了信任,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作者这样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认为只是在陈述一种状态。被教育成看到一篇文章就要解构来解构去的我们,读有些文章就会下意识地去对号入座。有很多时候写作只是为了诉说,之所以用卡车,司机,苹果,拖拉机,乡下人这些大家司空见惯的东西来写就是为了让人有代入感,很容易就联想到自己十八岁时的情景(也可以说是年轻时候的情景)年轻的时候总会受伤,总会受骗,付出也许不会得到回报。但我们还是无所畏惧只要有一片可以睡觉的地方就会感到温暖。

    它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而它所描述的一切又是逻辑、准确无误的。它用多种可能性瓦解了故事本身的意义,让人感受到梦一样的美丽。

    文章中的少年远行时的一切都是单层的,如果我们活在一个多层的世界?逛城堡般的大型商场,到最后总会落得头晕眼花,仿佛误入了吸血鬼的迷宫,在自动扶梯上战战兢兢,不知道自己脚踩的是几楼。地铁和商厦通过各种道路鬼斧神工的连成一气,地面像被屠宰的鸭子一样掏空内脏,四通八达。这是人类值得赞颂的奇迹之一:《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城也不过十来米高。而如今,高耸入云的城堡式建筑,连同脚下穿行的地铁和地铁站附带的购物点,就仿佛在为那句话做注解:上穷碧落下黄泉。

    除了人造的花坛,你已经很难看到泥土的存在。我们脚踩的水泥地下是镂空的,奔驰着地铁,行走着人群。大地就像楼层之间的板壁。户外的树木就像美术教室里的水果一样,快要沦为单纯的观赏品类了。假期的某个夜晚,我想要观看在电视新闻里被反复提示的月亮,却发现楼宇横七竖八的横在天空之前。

    在我观看过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里,到处是自动化电脑操控的基地,以及动辄高耸入云的楼房--自然,那个时代人们早已普及了飞天摩托艇之类的交通工具。但那些细节确实容易使人浮想联翩。向天空蓬勃崛起的高楼,向脚下挖地三尺的地铁。某一天,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一座宏伟的大楼,而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层上。《西游记》里的三十三重天将会成真:到时,人们在陈述地理名词时会这么说:

    "我要去二十二层坐标AB去买条面包。"

    或者:"我要去十九层坐标CD那里做健身。"

    世界变成了分层的大楼房,而建筑商负责在大楼房顶端继续搭造,底部继续挖掘。这座宽宏的巴别塔缜密而宏伟,而人们在巴别塔的腹中生活。充足的电力会保持灯光亮如白昼,久而久之,人们忘记了阳光和泥土是什么样。富翁有权买得顶端的建筑,在世界的最顶端露天阳台上晒日光浴。而穷困的人们则购买地下室,在较低的层次生活,因为那里的房租比较便宜。

    那时的世界会变成一个没有地平面的世界,因为人们脚踩的都是高科技复合的坚固材料,而并非泥土。想象一个无限多层的地铁站吧,除了最顶端能接触到阳光的那些居民,大多数人们会发觉自己像捷克动画片里的鼹鼠一样快乐的生活。人的适应能力是无穷的,学校的教科书将会指导大家:"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人类穴居…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人类在地面建筑房子,并依靠管道供应的饮用水生活…现在,人们生活在一个分层的世界里,就像那时生活在一个大楼里一样。"

    而那时的夫妻们将会这样对话:

    "我们应该把孩子送到12层的幼儿园去。"

    "不,12层的幼儿园要坐轨道列车,还要坐电梯。况且,12层那里都是贵族孩子。"

    "可是总跟45层的孩子在一起,就毁了呀。我可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做番大事业的。"

    "那干嘛不把孩子送到29层呢,那里可是艺术家居住区哟。"

    "艺术家有什么好的,就是要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做金融这行,说不定发了大财,我们还可以搬到顶层建筑去晒太阳哩!"

    "说起来,我们还是度蜜月的时候晒过一次太阳呢…"

    那时的世界是明亮的洞穴,楼房会比所有的山脉都绵延得更长。人们生活在一层层覆盖的房间里,就像夹心饼干里的奶油。随时随地都会有21世纪人们走在超级购物中心里的错觉--这个世界仿佛白银和玻璃铺就,银光闪闪。而绿树和泥土,则被封存在玻璃柜里供人观赏。

    十八岁出门远行,里面的一切让我重新审视我们如今的生活状态。我看到了周围拔地而起的楼宇,看到了某座大厦的三楼,某扇窗中与我隔街相望的人影。那时我想到了但丁的《神曲》,在世界的某一处,存在着天堂与炼狱,他们就像蒸笼一样分层,而贤人与恶人就像其中的肉包子…上帝禁止人类建筑直通天堂的巴别塔。但那只是《圣经》里的恫吓。世界会越来越迅速的爬升其高度和深度,而我们只会日渐习惯那些看不见阳光的岁月。

    其实一篇好文,能在不同时期让不同的人读它,从而获得许许多多不一样的灵感与想法,就成功了。

    2、《十八岁出门远行》心得?

    第一次独立出门远行(其实也就是从家庭中独立出来,独自生活)

    年轻人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他人充满了信任,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余华这样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在陈述一种状态

    不要看到一篇文章就要解构来解构去的,有很多时候写作只是为了诉说

    之所以用卡车,司机,苹果,拖拉机,乡下人这些大家司空见惯的东西来写就是为了让人有代入感,很容易就联想到自己十八岁时的情景(也可以说是年轻时候的情景)年轻的时候总会受伤,总会受骗,付出也许不会得到回报但我们还是无所畏惧只要有一片可以睡觉的地方就会感到温暖

    它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个人觉得,如果只是远行,这只是说明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冲突或者已经成了反面

    3、十八岁出门远行作文?

      白首独坐窗前,年年岁岁已过,夕阳的光线柔和温暖,看着邻居家的妈妈深情拥抱即将出国留学的女儿,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活力,勇敢,无畏,眼中是对未来的无限幻想和期待,那一年,我十八岁,那一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那是我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高考过去了,我拖着沉重的大拉杆箱来到了a市,我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中挤过,看着人来人往的人,我却一下子没了方向,有一步算一步的走了下去,在这全然陌生的城市里,我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助,只是那夕阳的红光很好看,我顺着光线看了过去,注意到了一家咖啡馆。

      那是一家充满北欧风情的咖啡馆,雕花玻璃上的白漆微微退去,窗边是一盆盆不知名的小花,开的那样好,我透过暖光打量着店内的装潢,一个温婉的中年女子探出头,“小姑娘,你是要来应聘的么?”我瞥见门边的招聘,想想自己反正也没什么目的,点了点头,进入了这家咖啡店。

      老板的女儿在法国读书,她甚是想念她,于是便她视我为女儿般照顾,有了吃住的地方,我便放心下来的在咖啡馆度过一日又一日。我是从心底喜欢这家咖啡店的,咖啡的醇香弥散在空中,低沉的爵士乐优雅散漫,时间都慢了下来,一个个衣装不同,面色迥异的客人们走进,做着自己的事,带着不同的故事,或许一坐就是一下午,我就坐在那儿,看着他们的神态,猜着他们背后的故事,乐此不疲。小小的店面并不热闹却温馨十足。

      近来,一个男子每日都会光临,下午最悠闲的时刻,他进入,点上一杯咖啡,开始画一张插画,画画完了,他便离开。我好奇于他的行事,缺什么也猜不透。直至有一天,在我给他端上咖啡的时候,他说道:“你愿意听听我的故事吗?”于是,我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他拿出厚厚的一叠插画,听着每一张背后的故事,有感动,有惊悚,有无奈,有雀跃。在这反复的交往之中,我想我是爱上了他的,他身上的艺术气息在发光,他的故事让我心驰神往,我开始期待他每天的到来。

      后来,我知道了他是一名记者,所以才到了那样多的地方,经历过那样多的事,而最近,他正在休假。“我本来是想要做画家的。”他笑着说,我摆弄着一张张精美的插画,暗暗下了下决心,开口道:“能给我吗?这些画。”他惊讶了一瞬,却点了点头。

      后来的后来,我们在一起了,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记忆。我同他在一起了,十八岁的我还未曾退去幼稚和冲动的外衣,为了同他一个城市,为了同他见面,我退了大学,来到了a市,申请了一个与最初相差甚远的学校。我的疯狂举动被家人指责,被朋友劝阻,可是我却义无反顾,来到了他的身边。甚至是他,都惊讶于我的决定的,我用尽了全部去爱,竟像是下了一次赌注,倾尽所有,至于是输是赢,我却不得而知。若是他负了我,我便在a市开一家咖啡店,如此度过余生也罢。

      十八岁出门远行,不可逆转的,我的生命轨迹改变,我踏上了另外一条充满冒险的路。

      结局呢?我坐在咖啡馆中,捧着一杯红茶,感受着那温热的温度,白色的蒸汽徐徐升起,我看向那推门而入的男子,他还是会给我画各式的卡片,还是会微笑着讲一个个小故事。我想,如此,平淡一生又何妨?

    4、十七岁出门远行读后感2000字?

    跨越了十八岁的门槛,第二次品味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与第一次读后的感受则已截然不同。  当初翻开这篇文章时,我还只是个十七的小丫头,刚刚结束了中考,总觉得文章所描写的事物的景象,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我所能做的,就是羡慕文中的“我”可以有机会出门自由闯荡外面的世界。  现在的我拥有出门远行的基本条件了,以同龄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部“出门远行”的作品,居然发现自己与出门远行的“我”有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几乎产生一种性行相惜的感觉。  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而言,从十六岁到十七岁,只是从花季进入雨季的一小步,而从十七到十八岁,则是从稚气到成熟,从依赖家庭到自我独立的一次大跨越。话虽这么说,中国的这一代的确很少能在十七八岁时便能成熟地对待每一件事,并且独立地生活在当今的这个社会中。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些已满十八岁却仍未走出温室的少男少女更是眼红那些早已走出家门的同龄人,不论他们是否有本事能灵活应付每一次风浪的突袭。他们被承认了,可以光明正大地走出大门体验生活,这一切的一切已成为被我们羡慕的理由,由此可见,我们是多么渴望成长,渴望独立,渴望被承认。  文中的“我”背起书包,“冲”出家门,“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像是一条船”,路上所有事物“我”都把它们看成“熟人”而“等待地呼唤他们的绰号”,一天走下来,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我”把社会想得如此简单,把它看成是校园的放大体。  虽然“我”在心中把社会美化了,但它残酷的一面仍旧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眼前。社会中人的冷漠与伪善在司机拒载,以及他听说自己的苹果被抢劫时不仅毫不在意,反而对“我”的伤口幸灾乐祸等事件中一览无余;他们的势利与贪婪在“我”连续两次捍卫苹果的战役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他们的出击更是在“我”的遍体鳞伤中成为不可磨灭的事实。  尽管社会是冷酷的,但“我感到着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他信我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可见,希望在“我”心中仍未完全消逝。  十岁的孩子就是这样,不论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好的一面。因此我们从不放弃希望,失去信心。我们有着不同寻常的正义的使命感,虽然我们有时莽撞,或许还很稚气,或许把一切事物都看得过于简单。但时间会带走一切,并把我们磨砺得更为坚强,而希望,则会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5、《十八岁出门远行》王蒙主编,读后感700字?

    看了《十八岁的青春远行》,我想想,地理课上,老师舞着两肢,讲起了生命,地球上的生命,青春旅行。

    我被那令人神往的河外空间所吸引,心也失去了重心,浮了起来。胡思乱想或许是青春期的通病吧。课堂上我想到:或许可能万一人是外星人的一个克隆,地球是一个实验场。那我们还谈什么可笑的智慧生命,什么进化论呢?外星人克隆了我们,目的是怎样的呢?是观察所谓进化史,是传续自己的后代?搞不好,还真有双天外眼正窥视着我们呢! 一想到这些,我不禁为菜场门口两人为一角钱吵的面红耳赤,为沉醉于周什么伦和F几的歌迷们,为读书挣钱生子的学生们,为那些信誓旦旦要拯救人类的天才们,怎么样呢?可笑?荒唐?还是神经?想到这些,我很害怕,背后一阵冰冷。如若一天,人们在莫些方面不满外星人的意,将被巨型武器所毁灭,人挽救不了,天也挽救不了,成了宿命。在莫年莫月一个普通的一秒,就是死期。人当然不知晓,就象不知道自己哪秒会死一样。那一秒,有人在吃饭,睡觉,有人在抽烟,有人得了个什么奖或在挨什么批,有人在喝水,在洗澡,在上厕所,在读书,在写字,在打架,在对骂。刹那的一秒,没了,都没了,空的,虚的,可耻的,喜剧般的悲剧。终结了。人,不是在一场惊天动地的搏斗后,完了,而是以最平常,却又最令人后怕的方式结束了…… 谁都不希望那样,但若真如此,也无济于事。算了,还是让间去等待,我仍在世,在地球,在青春期的幻想中。内容简介 今天的少年儿童,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阅读。古今中外适合少儿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为其提供真正高品质的、风格多样的阅读文本,使其得到更丰富的文学艺术滋养,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艺术修养水平,为其养成健全的人格埋下一块基石。同时,开阔眼界,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历史的演进,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有更深刻的认知。因此,明天出版社决定推出“明天文学馆”丛书。“明天文学馆”将从中国当代文学入手,荟萃一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作家创作的适合今天少儿读者阅读的文学佳作。今后,还将陆续推出中外现代、古典文学精品。“明天文学馆”丛书所选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及诗歌。小说一般为中短篇。每册约十二万字。每册均有前言(写在前面的话),提纲挈领,帮助少儿读者领会该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所选每篇作品,前有“作者简介”,后附作品“简评”。

    6、怎么看待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小说?

    1987年1月,余华凭一篇《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有评论说,这个短篇像他后来越来越精彩的许多小说一样,非常简单纯粹,没有一点华丽的辞藻,再叙述上平铺直叙,不带任何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这种及其简单的方式,这种趋近虚无的状态,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尽管先锋实验小说作家声称,写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怎么写。但作为读者,我们必须从中读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否则,这个作品对我们说也就失去了其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的作品永远有说不完的主题,这篇作品亦是如此。有人说“作者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青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陌生,荒诞,无法理解,无从把握,从而流露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而也有人说,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该灰心丧气,而应该再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我不否认,他们说得都是对的。但我从自己二十岁或许浅薄,但真实的心境来解读这篇文章,认为余华是在用象征的手法来描述一个刚刚成年的人逐渐走向社会的心路历程。我想这段象征着成长的路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贯穿其中的就是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旅店”。

    初期——热情,为遥远的理想而执著“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朝着他们呼唤他们的绰号,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刚满十八岁的“我”这是怀着这样一份美好的憧憬独自上路的。但是,像所有即将步入成人社会的人一样,“我”还是忍不住地联想自己的过去,就像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说到对儿时记忆的美好,认为“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回顾”。告别童年,告别过去,应该就是成长的第一步吧。因此,“我”没有停,而是选择了远方,去寻找自己的未来。“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看吧。’我觉得他们说得太好了,我确实在走过去看看。可是我没有走进一家旅店,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这小小的一段却向我们揭示了很多人生的真相。“我”刚出门,因此,觉得在旅途中不能没有旅店,就像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觉得人生不能没有理想,所以,“我”要坚定地寻找它。但是,也正是由于是刚出门远行,我不知道前方是否真的有旅店,是否有自己想要的未来,“我”才要向那些身在旅途的人打听。很可惜,他们也不知道,但他们却并不慌张并不担心,而是让我走过去看看。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的时候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1岁时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么他未免幼稚得可笑。也许这句话可以为余华的这段记叙做出一个完美的解释。不管世俗上的人用一种怎样的不屑的态度来对待,年轻的我们总是带着理想出发,并试图在某个地方找到它。

    中期——疲惫,找不到理想而困惑既然成长是一段路程,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永远在出发点徘徊。“那高处总在诱惑着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父亲所说的“外面的世界”对一个初行的十八岁少年来说是个过于庞大以至于不可知的世界。不断起伏的柏油公路,暗示西西弗式的折磨,爬上高处再滑向地处,如此循环,我始终看不到旅店。于是,我的热情被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跋涉的疲惫和困惑。周国平曾在他的散文《没有目的的旅行》中写道“人生有时无聊,并不是厌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 只是空无对象。”因此,当我看不到旅店时便选择了汽车。“汽车将要朝我走来的方向开区,但我已经不在乎方向。”鲁迅在《两地书•二》中也对人生的方向有过探讨,他说“在人生的长途中,最易遇到的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传是痛苦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其二是‘穷途’,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而“我”呢?“我知道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将不再有机会。”于是,“我”做了一个看似对自己不太负责任,但又极其现实的决定,“随便上哪”,已不在乎方向。不是我们不够执著,只是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让筋疲力尽的我们失去了追求的勇气。甚至有些自暴自弃。“现在我根本不在乎旅店……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看到此处,不免有些心寒。现实的安逸让心灵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就如在平庸的生活中暂得安逸的我们,完全把自己的理想,追求抛在了一边,觉得这样的“行走”也挺好,不管这种方式是否是自己曾经想要的,不管这样的生活将把自己带到何处。但是,曾经的理想真的可以彻底遗忘吗?不!“我仍再汽车里面坐着,不知该怎么办。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快乐时,顺利时,我们可以忘记,但,当困难,痛苦降临时,我们麻痹的神经又会被刺痛,昔日的追求是心中永远无法抹平的伤口。旅途中的这段时期,我们时喜时悲,犹犹豫豫,困惑不已,但理想却并未真的放弃,疲惫中总能看到些许淡薄的希望。

    后期——坦然,想要的就这么简单人总要接受现实的,并且在现实中寻找自我安慰,学会坦然。这也许就是成长的意义吧,也可以说是成长的代价。因此,面对着遍体鳞伤的汽车,“我”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我”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我相信,每个读者读到这里都会怀疑,其实,这并不是他出门时所设想的那个旅店,只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现实挫折之后把自己的“理想”降低了标准。就像每个在年轻的时候都梦想着将来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但真正步入社会,发现一切都不像自己当初想象的那样,只能学着坦然面对,并安慰自己“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其实也挺好,原来我想要的就是这么简单。而到此“成长”的这段路程也即将结束,也就是一个尚未成形的少年以无知的方式与现实世界,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激烈冲撞,被其损伤和改变,最终融入现实的过程。“用遗忘来对待痛苦,用回避应付人生,用苟且维持生命。逐渐地,天真变成了世故,勇气退成了怯懦,热情变成了冷漠”不知道这段话是否可以为这段路程做个悲观的解释。

    如余华所说,“小说传达给我们的应该是象征的存在”,本文许多特定的情景和食物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而我只是选择了其中很小的一点,并且给了它一个不知是否恰当的解释。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的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余华自己也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忽,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因此,读这篇小说,感觉是在一个梦境之中,但这个梦有时那么地真实;不知道它具体在告诉我们什么,但又在无形中和我们的心灵深处相契合。之所以选择这篇作品正是被它的偏向于人生哲学的意蕴所触动,也是因为与文中的“我”产生共鸣,觉得像现实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