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读后感(读《浮士德》是怎样的体验?)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读《浮士德》是怎样的体验?
捧读《浮士德》,悲喜两重天。它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合称欧洲“四大名著”,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精神史诗”。它不仅仅是对人类自我、人性、悲欢、幸福、价值、忧伤等生命元素的哲学思辨,更是对时代、世界、未来的撕裂、洞察和思考。其文学力量与艺术魅力令人深深震撼,更让人体会到浮世万千灵魂的躁动,以及欧洲文艺的真正精髓,堪称人类文艺史上的巨大丰碑。
那么,《浮士德》又是怎样体现出其“丰碑”价值的呢?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主人翁浮士德何许人也?其艺术魅力及力量,又有哪些令人震撼的元素?本文试着从以下几点探讨。
一、《浮士德》是歌德一身的思想精华,它以“思想百科全书”方式诠释人类及其灵魂是在自强不息中不断创造便蝶变自我的精神史诗《浮士德》是德国大思想家、大诗人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的结晶。全文以浮士德思想在实践中的发展、变化、转折、升华为线条,以德国野史和民间传说为基本素材,以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现状为背景,以一个渴望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现实、自身、社会及他人的不满为情调,竭力探索人生、活着、生命存在的基本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客观社会的理想化构建。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互绞杀、撕扯而又相互糅合的长篇诗剧。
在《悲剧第二部第五幕》浮士德与忧愁的对话中,浮士德这样说道:他该如此踏上人生旅途:任鬼魅出没而我行我素,于行进中寻找痛苦、幸福,他呀,没有一瞬感到满足!正是这样一种没有一瞬感到满足之情的浮士德,不停地奋斗向上。浮士德是勇敢的斗士,浮士德精神凝缩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作者歌德在剧终“神秘的合唱”一段中,这样写道:一切无常象,无非是个比方。人生欠缺遗憾,在此得到补偿,无可名状境界,在此成为现实,跟随永恒女性,我等向上,向上。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浮士德”的“存世实践”:向人们展人类示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自我精神;同时以歌剧艺术形式,阐述并隐喻人类生命在不断革新、不断创造与不断尝试中自我升华蝶变历程。
此外,我们能从《浮士德》中彻底体会到,其架构不但构思宏伟、内容涉及面广,故事情节涤荡起伏,思想深邃而睿智,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不由拍案叫绝。
对此,德国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弗朗茨·梅林评价认为:“在德国文化领域中,没有比歌德更真实、更伟大、更不朽的人了。”
我国文学巨匠郭沫若据此也曾说:“《浮士德》披着一件中世纪的袈裟,而包裹着一团有时是火一样的不知满足的近代人的强烈的冲动……因此,我也敢于冒险地说,这是一部极其充实的现实的作品,但它所充实着的不全是现实的形,而主要是现实的魂。”
这就是《浮士德》给我的整体印象。
二、“浮士德”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充满无限欲望而又执着超凡频生痛苦的“浮士德博士”在诗文中,总结浮士德身上发出的光芒,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努力,忘我奋斗。他经历了书斋、爱情、政治、追求美与建功立业等阶段,可谓含盖了一般人的一生的轨迹。
在个人奋斗方面,浮士德不断地追求进步,追求美好事物,追求崇高理想。他不断砥砺、不断进取、永不满足所取得的成就。
此外,他也有一般人的在积极向上中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欲念。从整体来看,积极向上是他的动力,他在魔鬼的引导下贪图享乐走向沉沦和自我毁灭,但他又很快从迷惑中走出来,并智慧地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自我剔除,从而实现自我蜕变并不断提高自己,从而向更高境界迈进并追求“至善”。这与许多成功者几乎如出一辙,所以令人共鸣。
在该文的第二部第五幕“埋葬”一篇中,我们能从浮士德的独白中看出浮士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据《浮士德》第二部第五幕记载:只有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者,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于是少年、壮年和老年人,不惧风险,在这里度过有为的年辰。我愿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一群——在自由的土地立足的自由之民。那时对眼前的一瞬我便可以说:你真美啊,请停一停!于是,我有生之年的痕迹,不会泯灭,而将世代长存。我怀着对崇高幸福的预感,享受着这至神至圣的一瞬。在这段浮士德的独白中,我感触到浮士德非常聪明睿智,在他不断进取的精神脊梁上,他两袖清风淡泊名利,毅然决然坦然地面对生命中所有的挫折和痛苦;他不断拼搏,又知足克己;他爱得热烈,他热爱生命,隐柔而又刚毅,洒脱而又哲思——这便是我看到的浮士德。
三、魔鬼靡菲斯特只是有一只马蹄的“否定的精灵”,是说谎者破坏者的代表,更是贪图享乐与虚无主义力量的罪恶象征魔鬼靡菲特思这个名字源于希伯来文,本意是说谎者、否定者、破坏者之意。在诗文中,靡菲斯特是贪图享乐的典型代表,表征虚无。他是否定精神和罪恶的象征。他不仅外形丑陋,有一只马蹄,以山羊为代步工具。有两只乌鸦随从。在《天上序幕》中,天帝就已指出:靡菲斯特是“否定的精灵”。魔鬼也自称是“否定的精神”,并解释说,“犯罪、毁灭,更简单的一个字‘恶’,这便是我的本质”。
他不相信历史、未来,也不相信有什么崇高的事物,对一切都抱轻蔑嘲讽和否定的态度。他看不起人,把人看做“长足的蝗虫”,否定人的理性,否定人类历史与文明的进步。不过,他的确能言善辩,也能清醒地看透事物的本质,且具有尖锐的批判精神。
据《瓦尔普吉斯之夜》片段有如下描述:1、靡菲斯特:这次可以恕你无罪;因为我们没见面,已经有了好一会儿。舐遍全世界的文化也影响到魔鬼:北方的幽灵现在再也见不着;你哪儿看得见犄角、尾巴、和利爪?至于马脚嘛,我虽然少不了它,可它往往让我在大厅广众中丢丑;所以多年来我像许多年轻人一样用起了假腿肚。2、西贝尔 :多谢多谢!彼此彼此!这家伙怎么瘸了一条腿?3、人面狮们:说什么心坎不心坎,自吹自擂一场空:一个皱巴巴的皮袋子,看来倒配得上阁下的尊容。4、双方合唱:且骑扫把,且骑拐杖,且骑叉棍,且骑山羊,谁今天不能飞,就注定永远沉沦据考证,魔鬼靡非斯特形象,是来自北欧传说和基督教传说,即圣经中的撒旦。靡非斯特一直诱惑和怂恿浮士德,让他堕落、流变、沉沦是他唯一的目的。他与浮士德之间有赌约,他履行着引诱、指使的义务,又承担着胜败的结果。而魔鬼的这个形象正源于《圣经》中的蛇这个原形,在《旧约创世纪》中,蛇是邪恶的象征。
在《天上序曲》里,一开幕就是三个天使轮替着高唱庄严壮丽的歌,赞颂宇宙万古长新。歌声甫毕,魔鬼就出现了。通篇来看,很大程度上,他的存在给浮士德增添了无限色彩,甚至于,如果没有魔鬼靡非斯特的存在,《浮士德》根本就没有多大意义,或者说精彩不起来。
诗文中,他是“否定的精神”“恶”的本质。他赞颂黑暗,他认为黑暗是母亲,黑暗生出光来,光不应该骄傲地争夺黑暗的地位。他被称为混沌的儿子,在他装扮丑恶的女妖时,又被称为混沌的女儿。可他又显得大智若愚,他居然不理解神为什么能从黑暗唤出光明,人为啥能从混沌中造出形体。
这就是魔鬼给人的整体印象。
四、《浮士德》体现出来的美学韵致告诉世界,人类是美的本源,人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永无止境的追求与自我超越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即审美的四个特征:无功利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普遍而非概念、主观而必然。是整个西方美学的鼻主及其人文精神的象征。
歌德当然也是康德的追随者。歌德曾是风云一时的“狂飙突进”运动旗手,青年时期的他崇尚反抗社会,崇尚自然,是广义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而《浮士德》的初稿就是写于这一时期的。剧中许多地方都透溢着歌德这时期的文艺观,浪漫主义与悲情主义色彩在文中到处可见。如:
“大自然若肯睁开你眼睛……我感到青春圣洁的生之幸福。”“美啊,请为我停留”“有的时候,有一些话告诉一个与自己完全两个世界的人,会感觉格外安全。只有把那些苦痛告诉比自己还悲惨的人,我们才会心安理得。说到底,我们都还是自私懦弱的动物。”“那少数的,侥幸得窥见一点光明,不留意防守他们那洋溢的心,对群众泄露他们的情感和观点,要不被钉上十字架便被焚烧”。“仍然拥有的彷佛从眼前远遁,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男人的尊严并不屈服于神的权威,”“正因为不可能,才值得我们去相信,”“万象皆俄顷, 无非是映影; 事凡不充分, 至此始发生; 事凡无可名, 至此始果行; 永恒之女性, 引我们飞升。”仔细阅读,这些语句无不透露出康德的美学理念和色彩。从全诗来看,《浮士德》的每一个动作和言行,都无不透溢着浓郁的悲情,是欧洲文艺史上最典型的“悲剧”。因为,悲剧是最容易实现情感打动人的艺术创造。所以,我们从《浮士德》中能够看到,浮士德对真善美的不屈不挠的追求,符合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蕴含了一种时代意义和那时代的文艺风格。
同时歌德本人也对这种古典精神非常崇尚,使《浮士德》具备了诸多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美学气息,给我们无限思辨与美的享受。
或许,这是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致力于深刻研究它的一大动因之一。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不著作,而是一种客观的美的存在。
综上,《浮士德》不仅是一部长诗,更是一部悲剧,同时也是一个预言。它写出了人类理性的一种普遍的“悲剧性”宿命,人类由于拥有理性而永远不会满足现实:一方面人的追求永无止境,并因此带来无限孤独与忧伤;另一方面人渴望超脱却又无法逃离物质欲望困扰。于是,内心既拒绝魔鬼又渴望魔鬼——这就是人生的矛盾,活着的矛盾,“爱”与“非爱”的矛盾。因此,《浮士德》既是对现实的肯定,更是对理想的呼喊,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又是对内心的鞭笞。这样的思想光芒及其悲情色彩,由此不断启示阅读者,并显示出永恒的生命与思想光芒。最后,真心感慨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读之,如沐苍穹,品之,如饮醇酒,不管是生命,还是爱情。真心的值得一读。2、《浮士德》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泰出有道”转译成“泰出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
正像浮士德所言,“有两个灵魂在我胸中, 它们总想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任凭魔鬼百般以恶诱恶,浮士德虽有暂时的踟躇,但绝不栖息止步。他的瑰伟之处在于那不竭的活力总是携着人性的善审判内心的恶,这种审判横亘人类的文明进程,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难以言尽的魅力。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
3、歌德的《浮士德》里的一句话的意思“不是太初有字,亦非太初有心,也非太初有力,而是太初有为。”?
浮士德原文解释的很清楚了。
浮士德想把新约圣经翻译成德文,对于约翰福音的第一句,他先翻成太初有言(有字,各个译本不同),后来觉得这太高估了言的作用(实际上希腊语本义类似于言,但对于苦闷的浮士德来说言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就改译成“太初有思”(有感,有心),又觉得要谨慎翻译,光有思想没法创造万物,要靠力量,就改成了“太初有力”,刚写完“太初有力”他就有了感悟(可能是觉得光有力量,无所作为也是白搭),于是就改成了“太初有为!”个人认为这个翻译过程离原义是差得越来越远,但是暗示着整部浮士德的宗旨,从书斋学者的言和思,到投入社会活动的力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