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后感(《古文观止》读后有什么感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古文观止》读后有什么感受?
谢谢邀答。《古文观止》是历史散文精品的集大成者。《古文观止》是明代吳楚才丶吳调侯二吴编纂自先秦至明朝之间的部分古散文。二百多年来长盛不衰,是暢销的经典书目之一。读者不因时移世易而一改初衷,亦不以少长相异而违其所好。《古文观止》最终成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脉的大众化载体,成为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因此,《古文观止》为华夏有识之士雅爱的华章提供了精神食粮。
综观《古文观止》全书,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受:世风民俗所困,亦受文章家淸规戒律所拘,文必秦汉,所选文章囿于选家一己目光,有些精华未被收录,而部分收编篇目后人多有诟病。
因而阅读此书有的篇目要精读,乃至成诵,有的篇目要浏览,撮其要义。
阅读形式,可以归类选篇。先秦以诸子百家的散文为主,两汉以司马迁为主,贾谊、班固、晁错的文章精读。魏晋南北朝以竹林七贤为主,三曹和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精读。隋唐五代王勃刘禹锡为主,韩愈柳宗元精读。宋元明,宋代以八大家的六家为主,范仲淹陆游周敦颐归有光张溥精读。
其二,比较阅读。把史论和政论,史记与游记比较阅读,从中掌握笔法谋:篇等特点。
总之《古文观止》是各代精选的散文,要用心研读,懂其要义,领会精神,指导言行,把熟读该书作为提高古文能力的必修教科书。
2、《古文观止》是一本什么书?
《古文观止》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它并不是一本独创原创的书,它是清初康熙年间两位教书先生把历代较为优秀的古代散文选出来编成的一部古籍。
由于所选文章颇有代表性,旧社会的读书人,一般都要点读这部书,作为学习古文的入门。可以说,这就是一部清代的语文散文教科书。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
(一)《古文观止》简介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浙江绍兴两位教书先生吴楚材、吴调侯,精心选择自东周至明代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题名《古文观止》,作为学生的文学读本教材。
全书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
全书所选的古文,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从文体来看,所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
(二)《古文观止》成书背景
《古文观止》编者吴楚才、吴调侯二人均是当时的乡村私塾先生,以课业授徒为生,学识丰富。《古文观止》之所以成为我国古典选编典籍中的经典,与二人所做选编工作密不可分。
他们选编此书的宗旨明确“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者设也。”出于教师职业的敏感,选编更多的是考虑“适合做教材”。几百年来,这部书里的多篇文章反复出现在中学课本中,多是要背诵的。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传》《曹刿论战》《捕蛇者说》《五人墓碑记》《陋室铭》等,如今依旧耳熟能详。
《古文观止》所收文章均为脍炙人口的作品,问世之后,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检验,直到现在影响经久不衰。
(三)为何名为《古文观止》
编者说《古文观止》“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谰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云尔。”这也是“观止”之由来。
“诸选之美者毕集,其缺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二位作者对自己做的工作和对文学作品的眼光可谓充满了自信。
有人认为,《古文观止》算不上作者所认为的已达到“观止”境界的完美选本,但是经过数百年洗礼,有识之士依然将其作为最适合通识教育的古典诗文选本。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该通读、熟读《古文观止》;青少年学生学习文言文,应该将《古文观止》作为基本教材;学好了《古文观止》,学习文言文就基本不会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