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文学作品读后感(看了文学作品《无人生还》,你有什么读后感?)

文学作品读后感(看了文学作品《无人生还》,你有什么读后感?)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看了文学作品《无人生还》,你有什么读后感?
  • 2、看了文学作品《子夜》,你有什么读后感?
  • 3、看了文学作品《白鹿原》,你有什么读后感?
  • 4、看了文学作品《双城记》,你有什么读后感?
  • 5、看了文学作品《山楂树之恋》,你有什么读后感?
  • 6、看了文学作品《生死场》,你有什么读后感?
  • 7、看了文学作品《废都》,你有什么读后感?
  • 8、你对文学创作的感受是什么?
  • 正文

    1、看了文学作品《无人生还》,你有什么读后感?

    有时候法律无法制裁一个有罪的人,因为法律是讲证据的,但被宣判无罪的钻了法律的空子的人并不代表就是无罪的,秘书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能得到遗产,害死了她教的小孩,士兵岛上的人们,每个人都心存罪恶还披着善意高贵的外皮,道貌岸然的像其他人讲述自己的无辜,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而法官看到了这一切,正义必胜的心理和晚期的癌症让他谋划了这次行动,并在最后自杀。人性就是如此。

    2、看了文学作品《子夜》,你有什么读后感?

    矛盾的产生往往预示着新生!子夜也就是一个孵化场!自身利益国家发展革命道路的探寻之笔。。。

    历史的车轮似那滚滚的流水久必流清,华夏文明能够永久屹立而不倒!在于每一个微世界都能以自身的正能量宏扬显示华夏人的不屈不饶积极进取永不停息的索求。。。

    在那个年代,文化学者巨匠们都在探寻一条救国或自救的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中国人有发自骨子里的孤傲,也有流在血里的不屈和坚忠,更有躺在生命里的爱与自由!在那个时代更能体现其价值。。。

    3、看了文学作品《白鹿原》,你有什么读后感?

    读完《白鹿原》,合上那厚厚一本书,眼前仍浮现着书中种种人物,种种事迹。它以小小的白鹿原坡为侧面,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史,从颠覆腐朽的清政府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权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又以鲜活的农村生活为着眼点,塑造了一个个骨血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让读者对于革命,对于人生,对于命运都作回味和深思。

    小说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开篇,展开了接下来漫长浩荡的白氏家族和鹿氏家族在生活的车轱辘下的明争暗斗和兴衰胜败。白鹿原古来民风淳厚,白家和鹿家在父辈就交好,本来在白鹿原上过着自食其力的躬耕生活,但是白鹿原毕竟不是桃花源,不可能脱离于历史,一拨拨军队和政党来了走了,上层管理者几异其人,留给人民的只有沉重的苛捐与欺压。这个时候,有的人热血上涌一心救国,有的人安分守己不为所动,有的人趁火打劫,到头来,命运却总不似自己设想。令人唏嘘中感叹命运的无常。从监狱归来的鹿子霖那句房子不过是搬来搬去中,他以看到这无常,一生苦心经营算计的财产,可能一夕之间荡然无存,而只有人,人活着就有希望。

    最道是命运弄人的,莫过于白灵和鹿兆海的抛掷铜元的那个游戏,从此让相爱的一对年轻人走向末路,他们已开始都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血,根据抛掷铜元的结果,一个姓“共”,一个姓“国”,两人在互不相知的情况下投入另一个政党,结果兆海入了“国”,白领却来到了“共”,国共合作破灭后,两人的关系也走上绝路。白灵痛斥国民军队残害异党,然而共军也在铲除奸细的过程中宁杀一百不放一个,白灵也就是在这场清查活动中无辜葬送性命。兆海本应去抗击日寇,结果却在绞杀共军的活动中身亡。两个热血的年轻人没有将热血抛向心向往之的神圣战场,而是死在当权者自私丑恶的野心下。

    文中给我印象深刻也最喜爱的角色是白嘉轩,他不似姐夫朱先生言谈举止若圣人,他自有一个世俗的严肃刚直的行为准则,除了当初算计鹿子霖长了宝物的水地,一生没干过一件见不得光的事,就如黑娃所说,他的腰板太直太硬。作为族长,行事端直,也立下刻乡约,建学校等功绩。但正如黑娃所说,他的腰板太直了,乃至于保守固执,他不然两个儿子和女儿继续读书,女儿不服管教,逃走了,他教儿子们做务农的本分活,认为自己老老实实做农活,无论是谁上台都不会为难庄稼人。他一生经历许多坎坷,以至后来任何灾难都能沉静面对,然而鹿子霖设计毁了他的儿子白孝文时他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直以来悉心栽培的组长继承人变得品行恶劣,可以想见他的心中有多悲痛,然而他撑着依靠二儿子白孝武主持着惩罚了白孝文。对待家里的长工十分仁厚,不仅将鹿三当家里人对待,还送黑娃鹿兆谦上学,灾年荒月也留下鹿三继续熬活,可谓仁至义尽,及至黑娃当上了土匪,在原上抢劫时被黑娃手下打折了腰,这个一辈子直硬着腰板的人终于佝偻下来了,后来黑娃遇难,他果断的要求儿子白孝文就黑娃,可谓以德报怨。他面对灾难没有惊慌失措的时候,也没有被潮流冲昏头脑做出过激进举动,从不凑热闹,心里精明透亮。也许就是这样稳重刚毅的白氏门风,才让白家门楼在乱世里始终屹立在白鹿原上。

    跟白嘉轩一样不得不提的当然就是鹿子霖,这个男人心思不输白嘉轩,跟白嘉轩一起操办族里大事也十分稳妥,曾为了对付白嘉轩利用小娥毁了正直的白孝文令白嘉轩一蹶不振,也风光的当过保长,也狼狈的进过监狱,和各村俏丽女人的风流韵事,这真是一个让人又可怜又恨的角色,可怜的是他的大儿子鹿兆鹏不承认媒妁之言的妻子,常年在外并且是被当局通缉,让他提心吊胆,二儿子鹿兆海作为比较有出息的军官却在一次袭击共军中身亡,因为兆鹏媳妇的事又跟世交冷先生产生了隔膜,陷入孤单的境地,兆海的媳妇抱着孙子出现才燃气他鲜活的生命力量,做了田福贤的钦差大臣,不办实事只拿俸禄,将坐牢期间失去的家产再逐渐置办丰厚。这个“官瘾比烟瘾还大”的人也许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黑娃田福贤岳维山的斗争时吓傻了,结局落得只知道在田地里挖野菜吃,于寒冷的冬夜里凄凉的死去。一生精明机巧却换不来一个安乐的晚年,何尝不是以前投机虚伪的因果呢。正如书中所说“家风不正,教子不严,是白鹿家族里鹿氏着一股儿的根深蒂固的弱点”这个“不正”“不严”似乎就是鹿子霖这个人一生的写照。

    与他们两人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中医堂的冷先生,从一开始为白秉德老人治病出场,到白嘉轩与鹿子霖土地买卖的中人,到与两家结亲一直到他针灸无法医治鹿子霖,冷先生一直贯穿在故事中,然而对于许多事件又都处于冷眼旁观的状态,只凭自信的高超医术行走乡里,一直被人们所尊敬,他倾尽积蓄解救女婿鹿兆鹏那一节又显示出冷先生为人的义气与仁慈。乱世里正需要这样一位冷眼热心的大夫。

    同样令人钦佩的当然就是白鹿书院的朱先生,早先一直以神算和劝退大军闻名乡里,后来发赈灾粮和修县志也备受称赞,他不穿洋丝,只穿老婆做的土布,坚持晨读,显示着一个旧学士对于圣人的教训最后的坚守。在混乱的时局中,他看出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力,奋起最后一腔热血集合修县志的几位先生准备冲上战场抗击日寇,然而进入军队上场杀敌毕竟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受到重重阻力终究没能成功,那以后,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修县志付印上,哪怕自己赔上本钱。对于朱先生神算的本领,我想作品是做了夸张,算出走失的牛,可以说是巧合,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数断言共产党会赢天下,给出的理由虽然是国旗,但也是洞穿世事人心的朱先生根据历史规律和时局作出的判断,对于自己死亡日期的判断有些夸张,难道人类真的能预估到自己的死期?死前朱先生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请来家人团聚,然后安静祥和的走上归途,真就是朱先生的作风。他在死之前终于流露出了凡人一面的感情,老伴给他找黑头发时他怀想到自己躺在母亲怀里母亲帮他捉虱子的情景,情动地当着儿女的面把老伴喊作妈,他一生都被人当作圣人,自己也严格的规范着行为举止,心里却感到异常孤清,也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而几十年后,白鹿书院变为养猪场,珍贵书籍被破坏,在反孔的思潮中,朱先生的坟都被一帮小学生掘开,昔日下葬时浩荡的场景和今日坟茔不得安宁对比,让人痛心不已,那真是一个人们冲昏头脑变得不可理喻的年代,朱先生留给后人的两句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和“折腾到何日为止”又一次显示了他的天才。

    黑娃也是一个鲜明的形象,他曾与白嘉轩和鹿子霖的儿子一同上学,人生道路却迥然不同。黑娃似乎不是读书的料,他离开书院时那句先生“啥时候要砍柳树股儿,给我捎一句话就行了”让他的老师和我都难以忘记,在这里就可以看出黑娃的朴实和义气。如果没有遇到小娥,也许黑娃也如同他老实的父亲那样是一个踏实勤快的长工,然而可能这就是命运,让小娥成为了黑娃的第一个女人,美丽又风骚的小娥轻易吸引了还不懂男女之事的黑娃,于是这个深的财东家喜爱的小长工翻了第一次墙就不可能不翻下一次,东窗事发后被赶出来又偶遇小娥,黑娃将他带回了白鹿原,然而无论是严肃的族长白嘉轩和朴实的父亲鹿三都不承认这个女人,不让他们进祠堂祭拜,劝黑娃放弃小娥,然而黑娃没有抛弃小娥,他们自己在一个破窑里组建了温暖的家,凭黑娃的苦力,日子也越来越有声有色,他的责任感和担当,不比那些在书院读过许多年书的孝文孝武,兆鹏兆海差分毫。即使后来过上了逃亡生活,他也不忘时时接济小娥,小娥死后怒气冲冲要为其报仇,堪称一位好丈夫。兆鹏动员他去参加党课,又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一腔热血让他从闹农协,当山匪,又被保安团招安,不可避免的卷入混乱的历史时局,也许这是命运的必然。无论在哪里,黑娃都是勇敢义气被人信任,他称得上是一位英雄好汉。当然他也有缺点,意气用事横冲蛮干,从在山匪中抓内奸就看出来,这似乎是许多英雄好汉的共同缺点,少了那么一点心眼,往往成不了事,少了那么一点心眼,被白孝文诬陷处死也无力申冤。年轻的黑娃感性冲动,曾指使手下将白嘉轩的腰杆打折,经历过世事后拜朱先生为师,潜心读书,成为朱先生最满意的弟子,别人是先读书然后经历世事,就带有功利色彩,黑娃完全是为了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才读书,他的诚恳认真,让曾经的山匪黑娃行事举止都变得沉稳儒雅,这实在是一个让人佩服又惋惜的人物。

    4、看了文学作品《双城记》,你有什么读后感?

    《双城记》是世界名著,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与阴暗,但爱的力量,是生活的全部,可放弃金钱的诱惑,挚爱执诚。感谢邀请。

    5、看了文学作品《山楂树之恋》,你有什么读后感?

    《山楂树之恋》,情真意切,感情深刻,在知青的年代岁月里,是优秀的作品,是放手的爱,是爱的永恒的境界!感谢邀请。

    6、看了文学作品《生死场》,你有什么读后感?

    坎坎坷坷人生路,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中国现代女作家。成名作《生死场》,遗作《呼兰河传》。在她短暂坎坷的31岁的生命中,尝遍了人生的千难万苦。尤其是她两次怀着前任的孩子再婚的经历一直让世人玩味。人们纷纷著书立作,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她的感情生活。

    《萧红》剧照

    《黄金时代》剧照

    2013年宋佳和黄觉主演的《萧红》和2014年汤唯和冯绍峰主演的《黄金时代》相继上映。巨星云集的电影在当代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萧红热。很明显,人们对萧红情感的关注远多于对她作品的关注。

    顺便提一下,我个人觉得黄觉性感无比。

    很多人说渣男可恨,怜她遇人不淑。但是,我读了萧红的很多资料,却认为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她但凡自重自爱一点,在感情上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一、1911年——1930年,19岁之前的萧红在呼兰小城

    萧红15岁在呼兰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呼兰县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1927年,萧红与当地一个小军官的儿子汪恩甲定亲。汪恩甲也算相貌堂堂,订婚后,他辞去小学教员的职务,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读书。此时,萧红在哈尔滨女子第一中学(现改为萧红中学)读书。两人在哈尔滨相处融洽。除见面外,经常通信,萧红还为汪恩甲织过毛衣。后来,萧红发现他有吸食大烟的恶习,开始讨厌并疏远了他。

    这期间,萧红认识了一位远房表哥——一位法政大学的学生陆哲舜。陆哲舜当时已有家室。可是萧红却与他擦出了爱情火花,她要求父亲为她解除婚约,被父亲拒绝。

    二、1930年秋——1931年春,19岁到20岁的萧红在北平

    萧红19岁在北平(短发、西服)

    1930年秋天,萧红拿着自己的嫁妆钱跟陆哲舜一起私奔到北平。萧红进入北师大附中读书,并与陆哲舜婚外同居在一起。

    消息传到呼兰小城,犹如九级风暴掀起了轩然大波。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受到连累,黑龙江省教育厅以教子无方为原因,解除了他省教育厅秘书一职。萧红的弟弟也因受不了同学的嘲笑,两次转校出呼兰。流言蜚语烧焦了萧红家大院。

    汪家深以为耻,解除了汪恩甲与萧红的婚姻。萧红家和陆家同时断绝了对萧红和陆哲舜的经济供给。

    1931年春节,弹尽粮绝、身无分文的萧、陆二人各自落魄回家。萧红与第一个男人的恋爱到此结束。

    为了躲开舆论压力,1931年3月,父亲把萧红送到阿城福昌号乡下,软禁起来。

    二、1931年——1934年,20岁到23岁的萧红在哈尔滨

    1931年秋天,萧红坐着一辆拉白菜的车逃离乡下,来到哈尔滨。没有家庭资助,萧红过着居无定所,众叛亲离的流浪生活。后来,彷徨无助的萧红投靠到已解除婚约的未婚夫汪恩甲那里。汪恩甲带着萧红,名不正言不顺地住进了哈尔滨道外区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

    已成为玛克威商厦一部分的东兴顺旅店

    伤风败俗的消息再一次传到呼兰,萧红父亲震怒,将萧红开除族籍,断绝来往。汪家也不再提供经济来源。

    二人在东兴顺旅馆住了七个月。萧红怀孕了,但他们没有自谋生路,一直坐吃山空,得过且过,欠旅馆600大洋时,汪恩甲提出回家拿钱,从此一去不再复返。

    大腹便便的萧红被赶到旅馆尽头破败不堪的仓库里,并且被囚禁起来,只等生下孩子后,卖到妓院抵债。

    走投无路的萧红写信求助于《国际协报》。说这里要卖人啦,快来解救吧。报社青年编辑萧军受主编的委托来给萧红送书。萧军第一眼看到的萧红只是一个面色苍白、衣衫落魄的孕妇,放下书本后,打算离开。萧红恳请萧军留下来坐一会儿。

    萧红健谈、会画画也会写诗。随处丢放的诗稿和画稿令萧军刮目相看:眼前这惨遭遗弃的孕妇竟然是笔耕不辍的文艺青年。哀怨美丽的小诗、热切渴望的眼神、委婉动人的倾诉和求援,震撼了这位有侠肝义胆的东北大汉。

    他和她,一个粗犷豪放、英雄救美;一个孱弱多情、亟待救助。就这样他们相遇了,顷刻间就撞出了爱情的火花,鄙陋的仓库里顿时花红柳绿起来。

    可是,尽管爱情之花开的芬芳四溢,但换不来600块钱去营救萧红。600块钱在当时是相当多的一笔巨资。萧军无论如何也付不起,他们一筹莫展。

    1932年7月,哈尔滨连续降水27天,8月,松花江堤决口,洪水漫入市区,道外成了一片汪洋。萧红所在的东兴顺旅店,一片混乱,店主顾不得楼上付不起房租饭费的孕妇,自己逃生去了。洪水解救了萧红,萧红趁乱逃出旅店,终于和萧军相聚了。

    年轻时的萧军

    萧军原名刘鸿霖,当时已婚,但与妻子处于分居状态。1931年,萧军在离开乡下时给原配妻子留过一封信,要求她自行改嫁。可能有这样的原因,萧红和萧军并没有举行婚礼就住在一起了。

    8月底,萧红在医院产下一名女婴。因无力抚养,孩子被送给道里公园看门人。之后杳无音信。萧红就这样失去了第一个孩子。

    1932年11月,萧军和萧红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这段时间是二萧生活最为困苦时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贫穷没有限制他们的想象和才华。在萧军的引领下,萧红的第一篇文章《王阿嫂的死》在《国际协报》上发表了。从此,萧红走上了文坛。一颗闪闪的文学明星即将升起。

    萧红23岁在哈尔滨

    1933年10月,萧军和萧红创作了合集《跋涉》。但是,因为内容涉嫌影射了日伪黑暗统治。合集刚刚印了1000册,就遭到伪满洲国和日本特务当局的查封。1934年6月,二萧避开警察和特务的监视,离开了风声日紧的哈尔滨,前往青岛,投靠好朋友舒群。

    三、1934年6月——11月,23岁的萧红在青岛

    舒群是中共地下党员。在舒群的帮助下,二萧各自在报社担任编辑。在青岛衣食无缺的写作环境下,萧红写下了成名作《生死场》。但是,当时他们对国内文坛没什么了解,文学界也不了解二萧。《生死场》无处发表。他们想起鲁迅,于是,提笔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二人的合照和《生死场》稿件。没想到很快收到鲁迅的回信和鼓励。

    萧红和萧军的合照

    鲁迅是当年文坛的领袖,是文人向往的风向标,二萧每次去信,都得到鲁迅的及时回复,这给了二萧极大的写作动力和信心。正在这时,中共青岛地下联络站被破坏,舒群夫妇被捕入狱。二萧也面临险境。1934年11月,他们匆匆离开青岛,来到上海。

    四、1934年11月——1936年7月,23岁到25岁的萧红在上海

    萧红24岁在上海

    1934年11月底,鲁迅对二萧发出见面的邀请,鲁迅不但给他们20块钱,让他们度过生活难关,还积极地向报社推荐他们的作品。为了让二萧融入上海文学界,鲁迅在上海梁园豫菜馆设下饭局。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胡风等知名左翼作家。

    萧红和萧军合照

    在鲁迅的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出版,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在本书中,第一次用到萧红这个名字。《生死场》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

    以此同时,萧军的文学创作也渐入佳境,创作出小说《八月的乡村》。也用到了萧军这个笔名。萧红萧军的笔名,据说是小小红军的意思。

    生死场 《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在沦陷区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偏僻农村,穷苦农民之间发生的恩恩怨怨及抗日的故事。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对生的坚强和对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二萧很快在中国文艺界站稳了脚跟。萧红在文学创作上日臻成熟。但是,萧红在感情生活中再度受挫。其实,萧军早在哈尔滨的时候就有了外遇,萧军走到哪里都像一团火,热情洋溢讨女人欢喜,他也喜欢女人。在上海,萧军依然处处留情。以至于有人说:萧军的前半生除了出书就是出轨。

    萧军的花心带给萧红极大的伤害和无尽的痛苦。在朋友的建议下,1936年7月,萧红东渡日本,打算在日本专心写作,并疗养感情创伤。俩人相约一年后相见,希望那时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

    五、1936年7月——1937年1月,25岁到26岁的萧红在日本

    萧红26岁在日本东京

    萧军曾拯救萧红于水深火热之中,并且二人风风雨雨、一路患难走来。有很多共同的难忘回忆。萧红是爱萧军的,萧红身在日本,但心系萧军。寂寞和乡愁更使她思念萧军。一封封写满相思和爱恋的信件漂洋过海寄到萧军手里。不到半年,萧红写下了35封信。但好像并没有影响到萧军的花花世界。

    六、1937年9月——1938年1月,26岁的萧红在武汉

    1937年1月,萧红提前回上海。但是二萧的感情生活没有太多的改善。萧军依然在外潇洒风流。萧红依然痛苦和伤心。日子在写作和争吵中继续度过。

    有一次,萧红左眼青肿参加聚会。朋友问及,萧红说是自己不小心碰上了硬东西。但萧军冷笑大声说:“为什么替我掩饰?是我打的!”都说语言的冷暴力和热暴力要比拳脚的伤害更重。是的,保持自尊的遮羞布被无情的扯掉,二萧的感情裂痕越来越大。但是,萧红很珍惜曾同甘共苦过的感情,她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了萧军,希望萧军能回心转意。

    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8月上海沦陷。为了将刊物《七月》创办下去,作家胡风带领萧红、萧军等人迁往武汉。在武汉。10月。萧军邀请老乡端木蕻良来武汉帮助创办《七月》。至此,又一位与萧红有关的重要任务登场。

    端木蕻良

    端木蕻(hóng)良,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日本人,可是他真的是中国人,原名曹汉文,出身于辽宁一位乡绅家庭,清华大学毕业后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端木与萧红夫妇一开始相处得很不错。他们共同创办刊物,像兄弟,像姐妹,同吃同住,关系融洽而随便。有时因为住处紧张,还三人挤到一张床上。没有人因此而有奇怪想法,战乱时期,有个栖息之地就不错了。

    七、1938年1月——2月,27岁的萧红在山西临汾

    1938年1月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招聘一批教授去临汾授课。萧红、萧军、端木等六七位作家应聘去山西临汾。但是在临汾只待了20多天,战事又起。

    1938年2月,日军攻陷太原,临汾告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决定让作家和教员们撤退到西安。在去和留的问题上,二萧发生了巨大的分歧:萧军想投笔从戎,留下来参加当地游击队,在日寇面前留下来是危险的。萧红想有个安静的写作环境和安稳的生活,决定去西安。二人争吵激烈,但谁也没有为对方妥协,于是,各奔东西。萧军自己留下。萧红随端木等几位作家撤退到西安。临别时,二萧约定:再见面,愿意在一起,就在一起。不愿意,就永远分开。此时,萧红刚刚有孕在身。

    八、1938年3月——4月,27岁的萧红在西安

    1938年3月初,萧红来到西安,端木和萧红走的越来越近。端木蕻良文质彬彬,穿着时尚洋气,说话和声细气,与萧军的粗狂豪放成鲜明对比。每次作家们一起争论问题时,端木都站在萧红这一方,尤其让萧红欣慰的是端木不仅尊敬她,照顾她,还大胆地赞美她的文章超过了萧军的成就。

    二萧本已裂痕重重的感情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4月初,萧军也来到西安。仅仅一个月,万物就变了,三人的世界变得尴尬万分。萧军对萧红闪电式的移情别恋很不甘心,怒气冲冲找到端木,要求为爱决斗,被萧红生生地拦住。至此,萧红正式提出分手。二萧很不友好地劳燕分飞,此生再无交集。萧红啊萧红,有没有人提醒过你,你怀胎近4个月了!而且怀的是萧军的孩子啊!

    九、1938年4月——9月,27岁的萧红在武汉

    1938年4月,萧红随端木返回武汉。1938年5月,在汉口大同酒家,萧红和端木举行了婚礼。这是萧红此生唯一一次婚礼。

    在婚礼上,萧红说:“我对端木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相互谅解、爱护、体贴。”“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这种状况(指有孕在身)的人,还要什么名分。可是,端木却做出了牺牲,就这一点,我就十分满足了。”

    萧红和端木蕻良合照

    大部分的史料,包括萧红本人都对此时的端木蕻良做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端木这样家境优越的、风华正茂的青年能给怀着别人孩子的萧红一个妻子名分,难能可贵,他对她是真正的爱情,端木蕻良是敢于担当的男子汉。

    说真话,我一看到这么写的书就生气:这叫什么真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给你你要啊?端木算什么敢于担当的男子汉?分明是趁虚而入的第三者。而且是对大着肚子的孕妇,怎么下得去手的?端木算哪根葱啊!给萧红婚姻!端木你是能对肚子里的孩子负责啊,还是能对萧红负责?

    6年前,萧红跟萧军开始生活时,肚子里怀的是汪恩甲的孩子;6年后,萧红跟端木蕻良结婚时,肚子里怀的是萧军的孩子。萧红要将孩子置于何地啊?

    事实证明:端木蕻良只是一个能请得起神却送不起神的富家子。为此买单的是萧红,更多的磨难在等待着萧红。

    他们从结婚到萧红病逝,共有4年的婚姻。在这4年中,在萧红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端木三次抛下萧红,弃萧红于危难而不顾。第一次是在武汉战火纷飞时;第二次是在重庆萧红生孩子时,第三次是在战乱的香港萧红病危时。端木因此备受世人指责和鄙夷。端木至死也没作任何解释。倒是端木死后,他的第二任妻子钟耀群写了一本名为《端木和萧红》的书,为端木辩解。可我觉得于事无补。

    1938年6、7月间,日军攻陷武汉。人们纷纷去重庆避难。那时,武汉到重庆之间只能走水路。炮火连天,船票难求。萧红托朋友为他们买票。结果只买到一张。8月,端木和朋友们先行坐船离开,将身怀六甲的萧红独自一人留在战火纷飞的武汉。我认为不论什么原因,端木这么做都是无情无义。换做是萧军,会不会舍生取义,能不能拖也要先把萧红拖上船?

    端木走后,炮火中萧红无处安身。只身赶往在武汉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驻地投宿。在人来人往的走廊楼梯口打地铺。一个怀孕7个月的堂堂作家,天天在地铺上躺着,可是据说依然谈笑风生,还写完了小说《汾河的圆月》。

    9月,萧红终于买到船票,独自一人颠簸了十多天才到重庆。内心有多么心酸和艰辛无人知道。慌乱之中,大腹便便的萧红跌倒在码头上爬不起来,仰望苍天,萧红的心里除了生和死还想了些什么?

    十、1938年9月——1940年1月,27岁到30岁的萧红在重庆

    萧红27岁在重庆

    萧红到重庆后,没有依靠端木蕻良,而是独自一人,投奔江津的朋友白朗夫妇。11月,萧红在江津产下一名男婴。面色红润,身体健康。可是,三天后白朗再去探视时竟找不到婴儿了。萧红平淡的说死了。萧红的朋友在谈到这个孩子时,语言闪烁,令人生疑。这成为萧红研究的一个谜。

    1939年夏,萧红返回重庆和端木生活在一起。

    十一、1940年1月——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

    1940年1月,萧红和端木前往香港,在香港,萧红开始创作《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既是萧红的遗作,也是她的巅峰之作。本书以萧红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用浑重而清新的笔墨,描写了东北边陲小镇的风土人情。村民既善良、淳朴又愚昧、野蛮的原始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在萧红的笔下被写得栩栩如生。全书艺术形式独特,虽然写了人物,却没有主角;虽然也叙述了故事,却没有主线。全书7章,虽可各自独立,但俨然是一整体。

    所谓“文如其人”,正是萧红这样至真至纯的性情才写得出那样的文字,她写散文时,像写小说一样使用大量的叙事;写小说时,像写散文一样使用极多的抒情。她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曾有人称之为“萧红体”。

    在香港,萧红人生中又一关键人物登场:骆宾基。骆宾基是端木的东北老乡,流亡到香港后,投奔端木。端木曾帮他安排住处,发表文章。

    骆宾基

    1941年4月,萧红被查出患有肺结核。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也笼罩在炮火硝烟中。人们纷纷撤离香港。骆宾基打电话向端木辞行,端木请求他暂留香港,协助照顾病重的萧红。虽然,此前骆宾基和萧红只见过两次面,但骆宾基慨然允诺。

    出人意料的是:骆宾基到达后第二天,端木蕻良不知去了哪里。据萧红说:端木已经跟她告别,突围去了,不会回来了。就这样,在战火纷飞的香港,端木再一次弃萧红而不顾。在萧红生命的最后44天,陪伴在萧红身边的不是端木,而是骆宾基。

    萧红曾对骆宾基说过:“三郎(萧军的笔名)若知我病重,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救我……”。多年以后,萧军曾写道:“地北天南哀两地,已无只手再援君”。萧红永远都不会知道,她的三郎早已为人夫了,他与妻子一生厮守并且养育了8个孩子。

    老年萧军

    1942年1月12日,香港战局平稳,端木蕻良又回到了萧红的身边,一直到1月22日萧红病逝,端木和骆宾基一样再没离开。

    萧红在战乱中被迫辗转多处医院,其中在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被庸医误诊为气管瘤而动了手术,术后病情恶化,无法进食,不能言语。1月19日,萧红要来纸笔,费劲地写下最后一段文字“平生受尽白眼和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读起来苍凉而哀伤。

    萧红在弥留时,把《生死场》的版权给了萧军,把《呼兰河传》的版权给了骆宾基,把散文集《商市街》的版权给了弟弟。作为合法丈夫,端木只剩下少量文章的版权。 老年端木蕻良

    萧红虽然英年早逝,但是端木蕻良是在1996年去世的。在萧红凄然离世之后的岁月里,端木一直被世人骂为负心汉、胆小鬼等等。对此,端木没做任何解释。但是,2009年,在端木已经去世13年后,端木的遗孀钟耀群在采访中哭着说:端木丢下萧红突围是因为他撞见了萧红与骆宾基的私情。这使得很多人把骆宾基视为继陆哲舜、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以后的萧红的第5位男人。

    因为当事人都已去世,一切都无法澄清。我认为骆宾基是不是萧红的第5个男人,已经不重要了。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在身患重病而丈夫离去的情况下,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在人人都在撤退保命的情况下,无论是对萧红,还是对骆宾基,即使发生了什么也无可厚非。更何况,我认为,在那样的生死存亡之际,一定会有超越爱情的感情存在。

    7、看了文学作品《废都》,你有什么读后感?

    看完<废都>这本小说,有一种释然轻松的感觉。就我个人而言,废都的魅力在于它的悲剧性结尾,在于庄之蝶之死。对书中的四大文化名人,死对他们来说是注定的悲剧也是最好的结局,尤其庄之蝶,为名所累,为情所困,一个想冲破某种桎梏但又矛盾冲冲。

    书中的西京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城,崇尚文化崇尚名人,书中的女人个个都喜欢庄之蝶,但真正与他有性关系的却都是知识底层,容貌漂亮的女人,我不理解作者这样写的深长意味是什么。作者对女性心理的描写很细腻,有种比女人还了解女人感觉。在书中所描写的女性当中,阿灿和名人汪希眠的妻子,是让我比较欣赏的两个人。

    先说阿灿,阿灿的闪光点在于她的大胆勇敢,能大胆的去爱,也能勇敢的放弃。和庄之蝶初次相见,就以一种献身精神和庄之蝶完成了那件事,以名人能欣赏她为荣,以能与名人有肉体的结合为荣,以此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和本身的魅力,可悲又可叹!不知道她的情感当中掺杂更多的是对名人的崇拜,还是名人对她那样社会地位之人垂青的一种感激。第二次在一起时,她想要一个庄之蝶的孩子,但又毅然决然毁了自己的容颜,我想,处在当时那样一种生存状态下的她,是不是不想因自己而给所爱的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她很清楚他们之间差距太大,要交往下去也注定是悲剧,最终她自己飞蛾扑火般毁灭了自己,以那样的方式来达到生命的飞跃,确实可钦可佩,非常人所能,用毁灭自己以求达到永恒,那样的爱虽然伟大但也太残酷了。

    再说汪希眠的妻子,她对庄之蝶的爱慕已久,如果不是在那种特定的场合也许她一辈子都不会说出来,她会一生默默的把爱放在心里。她说出来后也并没有希望与庄之蝶有近一步的发展,她只是让庄之蝶知道了她多年的情感,她看重的只是灵魂和精神上的东西,着实令人叹服。

    庄之蝶的妻子牛月清,在外人的眼里是很亮丽的,但我看到结尾也体味不出她的美,是庄之蝶对她的习以为常还是什么所致,感觉她只是为了来衬托文中一个个和庄之蝶有关系的女人似的。

    再说唐宛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香艳风流少妇了,她聪明伶俐,又爱慕虚荣,贪图享受,总是不满足于现实的生活状况,敢于不惜代价追求更优越的东西,最初和周敏的私奔说明她的大胆,敢于冲破世俗,后来与庄之蝶在一起了,那么,如果再出现一个比庄之蝶更好的男人对她有意,我在想,她是不是又会弃庄而去?从人性的角度看,她追求美好事物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从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层面上说,她错了,而且走得太远了,导致了最后被囚的结果。唐宛儿令人钦佩的是在她丈夫百般折磨下,要她说一句从此安心过日子的话,她就是不说,女人为她心之向往的美好,是可以付出任何代价的。可悲的是唐宛儿到最后竟然没有人去把她救出来。当时的庄之蝶已经准备退出文坛,颓废下去,不再在乎什么名气名声什么得了,可他为什么不把自己心爱的女人救出苦海呢?这太让人不可理解了。

    再说柳月,高中毕业后做了保姆,但颇有心计,最终做了市长儿媳,看似是被庄之蝶利用,实际是她本人也想得到的,从最初一个很平常家庭的保姆,不负责任的跳槽到庄家当保姆就可以看出,她是如何急切且不惜手段的想与名人接触,在庄之蝶的女人当中她是最大的赢家,感觉有点象红楼梦中的袭人。

    还有尼姑慧明,表面上冰清玉洁,实则势利有手腕,接触到了比孟云房更高职位更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不理了孟,凡心不死,尘缘难了,与红楼中妙玉的势利可以相提并论了。看书中这些女性的经历,更印证了做为女人最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处在什么环境和地位,都要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独立,自强,自信。

    最后看庄之蝶的结局,中国文人好象就是一种工具,一旦不为所用时,是不会再有人问津的,如一件过时废弃的衣服。

    8、你对文学创作的感受是什么?

    文学创作,极具诱惑力的字眼,她让多少文学青年为之倾倒,我虽然已经告别了青年时代,但也属于“大龄文学青年”的行列。

    每天的晚饭后,坐在自己“静心书屋”里的小书桌前,泡上一杯清茶,进行文学创作,觉得非常有意义!更觉得这个“黄金时间”段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特别是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更觉得很有成就感。

    众所周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来去匆匆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人们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文学创作,能让人找到真实的自己,充实自己的人生;能让人静下心来,告别浮躁;能润泽人的精神,涵养人生的智慧……

    进行文学创作,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对工作、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进行文学创作,能让人热爱火热的生活,对塑造阳光心态,对身心健康更是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