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工作总结(政务公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政务公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政务公开主要的要求是使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如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医疗保健措施、事务处理等分类进行公开,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
政务信息本身就是政府信息的一部分,政务公开,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进一步透明化,但政府信息还包括其他方面,范围较广。
政务公开主要是明确职权、明确政府职能及其运作,而办事公开主要是要求在处理事务中公开化,透明化,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促进关系。政务公开的内容编辑本段 1.政策法规、工作制度公开
2.监管工作公开
3.人事管理公开
4.财务开支公开
5.决策公开
2、什么是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将依法管理事项向社会公开,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知晓、监督的制度。 政府系统实行政务公开,是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有利于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目前,中国的政务公开制度还亟待进一步加强。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
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政务公开要依法公开。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于各类事项信息,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都要向社会公开。同时要完善政务公开的法制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党情、民情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建立健全各项政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当前,加强政务公开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要通过法律制度建设,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粗到细的转变,将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部署和意见转化为具体规定,将原则性的要求转化为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的法律制度,研究制定政务公开的相关法律;二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将已确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方针、工作格局以及政策措施法定化、程序化;三要通过健全法规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已有的各项部署、各项要求与重大改革措施、重要制度设计等相互融合、相互协调;把纪检监察机关与有关机关的职能分工,把党和国家机关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的责任,逐步法定化。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深入强化政务公开意识
一是行政领导要树立起全新的政务公开理念。彻底实现政务公开从政府权力型向民众权利型的转变,这是推动政务信息公开进展的根本思想基础。政府要从以往的管制转变为服务,在宏观管理过程中全面贯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思想。二是公务员要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行政管理任务最终要靠公务员去完成。公务员要认识到政务公开与行政民主的内在联系,要切实履行自己在政务公开中应尽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每个公民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使每个公民都受到公正的对待和应有的尊重。三是广大群众要积极转变为“参与型公民”。政务公开,公众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参与者。只有公众广泛参与,政务公开才有不断深入的动力。在公民的持续关注之下,认识不断深入、共识不断达成,政务公开已经从“要不要公开”迈向“该怎样公开”。政府应当以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政务公开,引导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持续强化制度机制建设
2014年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中提出,要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在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信息公开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要求加强信息解读工作,对一些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比较强的政策性信息及相关重要信息,公开前,要同步考虑相应解读事宜,准备解读预案及通俗易懂的解读材料;公开时,同步配发解读材料,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解读、阐释,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
4、如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1、整合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强化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整合政务信息公开机构,成立由专人专职负责政务公开平台,统筹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微博微信运作维护、舆情观测与应对在内的各项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信息公开、政策解读、互动回应、舆情处置等分工合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基本要素、设置要求及信息公开方式。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构建基于互联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同时,要强化激励和问责机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充实政务信息公开内容。各部门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针对公众关切,要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政府信息。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要做到事前决策,事中执行和事后结果全流程信息公开。着力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发布。
3、改进政务信息公开方式。行政机关需要养成主动发声习惯,在做好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主阵地同时,要养成用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等方式主动对外发声的习惯。实行政策制定与政策解读同步考虑,同步安排机制。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机制,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前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探索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参与政务公开机制。建立健全政务舆情主动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建立疑难、重大、复杂申请信息公开会商机制,遇到难以处理的申请,应邀请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专家参与论证,提升答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要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使用更加通俗的语言,让政务信息公开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少用官话套话发布信息,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