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话说“处暑禾田连夜变”:处暑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话说“处暑禾田连夜变”:处暑的含义是什么?)](img/jc_9663/63.jpg)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农村俗话说“处暑禾田连夜变”:处暑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禾田连夜变,雨水充沛是关健。处暑是止暑,出暑,即是暑期结束之意。处是躲藏,终止之意。今天,子时就交了处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三节三气就是代表秋季三月的六个节气。小暑大暑不出暑,立秋处暑才止暑。但今年处暑不出伏,末伏要过处暑后,所以今年处暑不出伏,不止暑,处暑后还会有秋燥秋热。但气交处暑,日夜温差会较大,日热夜凉就明显,秋凉会来袭,有明显的昼热夜凉,这对秋熟作物内干有利,所以秋熟庄稼成熟会加快,有农谚“处暑禾田日夜变”之说。
处暑禾田日夜变,雨水充沛是关键。秋雨贵如今,一场秋雨一场寒。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有关处暑的农谚不少,识一些是有好处的。
2、处暑到了意味着什么?
立秋已到,处暑不远。处暑紧随立秋之后,立秋处暑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节一气。立秋代表秋季到来开始,在节气中排十三位,是秋季第一节,代阴历七月节。处暑代表暑止暑气渐消,秋凉明显,在节气中排十四位,是秋季第一气,代阴历七月中气,从阳历看都在8月23日或前后一天,从阴历则多在七月中旬或下旬,太阳黄经处于150度上。
处暑之处,在这里是走出,停止的意思,暑就是热盛。处暑就是走出热盛的夏天,停止暑热了,暑气渐消了,秋凉明显了。冬冷三九,夏热三伏,末伏在秋后,一般在处暑前后几天都出伏出暑了。立秋水冷三分,到了处暑,早晚凉已很明显。处暑凉,寒到墙。处暑凉来寒到,这是在说早晚,中午还是热的。立秋不是秋,要凉白露后,处暑就处于立秋白露之中,有暑热也有秋凉。日夜温差大,要防感冒不适,暑尽秋凉,季节转换明显,不适应,特别老幼人等,抵抗力,免疫力弱,就极易因季节变化,气温凉热干湿变化大而不适致病。
3、处暑的由来是什么?
谢谢官邀!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不时有秋雨降临。处暑这一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古时人们举行各种仪式来祭祖以及拜谢土地爷。处暑之后,秋意渐浓,也正是人们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处暑节气一般在公历8月22日或23日。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饮食养生保健的方法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提出要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和汤、粥等,这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
4、“处暑”节气中的“处”是什么意思?
8月23日,又到一年处暑节气。要问“处暑”节气中的“处”是什么意思,呃......我有个故事要讲~
故事是这样式的~1.8月23日前后,钦天监观天象,发现暑气未除,依然为祸四方。遂任命“冷空气” 为刀斧手,将之捉拿归案,要将“暑”处决,斩于刀下;
2.然而即将处决之际,“副热带高压”及时赶到,喊出大家熟悉的台词——“刀下留人”!
3.刀斧手不从,“副高”情急之下祭出“秋老虎”,携手劫法场。
4.“秋老虎”凶猛,刀斧手不敌,“暑”被副高解救,此次“处暑”行动暂未成功,但“冷空气”还会卷土重来......(未完待续)
看完四格漫画——《处暑的故事》,“处”是什么意思很清楚了吧。处(chǔ),即处决、终结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将要过去,暑气即将结束,是代表天气从炎热到寒凉过渡的节气。
但处暑期间,冷空气势力不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炎热天气狠容易抬头,出现大家常说的“秋老虎”天气,所以仍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夏天,要过去了呢~5、农村老辈人说,处暑有三候,分别是什么?都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人们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变化制定出来东至和夏至两个关键节气点,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观察和总结,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共有十五天,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个节气里的气候和动植物变化,所以人们又把每个节气分为三侯,每候共5天,每个候都有相对应的候应。处暑一候鹰祭鸟:这是一个以动物行为概括的侯应,是说在处暑时节老鹰开始了大量捕猎鸟类,并且捕获的鸟类不吃,总是把很多鸟摆放在窝前,好像是在举行祭拜仪式一样,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本来处暑时节,天气变得秋高气爽,天气正好非常有利于老鹰捕捉猎物,同时这个时候的鸟类也正是吃粮食比较多的肥美的时候,所以会出现老鹰捕捉鸟类的想象。
至于说老鹰来祭鸟的行为,估计是古人过于迷信自己的主观看法,因为这个时刻老鹰比较容易捕捉到很多鸟类,所以在吃鸟的时候只吃最鲜嫩肥美的地方,剩下的鸟类就会堆积在自己的窝旁,人们看到这种情况就认为是老鹰在举行祭鸟的仪式,自然界的动物都有这种行为,就好像人们都比较了解的“獭祭鱼”的现象,科学的解释是因为在特定的季节,水獭捕捉的鱼类众多,所以大部分只吃一两口就丢弃了。
处暑二候天地始肃:是说明到了处暑的时节,天地万物开始渐渐沉寂,很多植物慢慢没有了生机和绿色,这个时节的树叶和一些草类植物也慢慢开始了由绿转黄的阶段,同时秋风的逐渐刮起,让人们感觉到逐渐的寒凉,所以古代朝廷斩杀罪犯,也常常为了适应天意季节的特征选择在秋后问斩。
处暑三候禾乃登:禾在古代的说法中代表了包括黍、稷、稻、粱类等多种农作物,这个时候很多粮食作物开始逐渐成熟,登有脚向下用力的意思,这里用来说明各种粮食作物已经逐渐成熟开始弯下了头。
从上面可以看出,处暑三侯是人们用自然界中在特定时节发生的三种动物、植物行为和自然天气现象来总结的环境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是在黄河流域,我国地域辽阔,所以每个节气的侯应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解释,各地区在相同的季节会出现不同的侯应变化。农村老辈人说,处暑有三候,分别是什么?都是什么意思?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6、处暑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这里的“处”是“终止”的意思,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