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并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三国时期的并州具体是哪里?有哪些说法?)

并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三国时期的并州具体是哪里?有哪些说法?)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三国时期的并州具体是哪里?有哪些说法?
  • 2、唐朝的并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3、古代并州是现在的那个地方?
  • 4、古代并州是现在的那个地方?
  • 5、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 6、请问古时的幽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7、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 8、冀州、青州、幽州、并州是那里?
  • 正文

    1、三国时期的并州具体是哪里?有哪些说法?

    三国时期的【并州】,主要归属于曹魏政权治下,是曹魏政权的12个州级行政单位(略等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一。曹魏并州,主要对应我们今天的山西省大部,不包括晋西南地区,管辖面积约等于今天山东省的四分之三。并州南部与司州接壤、西部与北部与鲜卑拓跋部、匈奴铁弗部相接,东部与幽州、冀州接壤,是一个在地理单元上以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上党高地为主的三国时期行政区域。

    那么曹魏并州具体包括今天的哪些地方呢,寒鲲就为您具体到并州的各个郡国(略等于今天的地级市),来为您揭示【三国并州】对应今天的地区。

    【曹魏并州】主要下辖六郡:太原郡、西河郡、上党郡、乐平郡、雁门郡、新兴郡,还有一个朔方郡不仅辖县极少,而且经常被废置,所以姑且不论。

    【曹魏并州】六郡的具体郡治与辖境如下:

    太原郡,郡治当时的晋阳县(今太原市晋源区),辖境包括今天的太原市区、阳曲县、古交市、娄烦县、清徐县、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交城县、文水县、方山县、岚县、静乐县西部、宁武县南部、五寨县东部、临县东部、神池县东部等地。

    西河郡,郡治当时的兹氏县(今汾阳市),辖境包括今天的汾阳市、介休市、孝义市、灵石县、沁源县、安泽县西部、中阳县、吕梁市区、临县西部、石楼县、柳林县、交口县等地;

    上党郡,郡治当时的壶关县(今潞城市西部),辖境包括今天的长治市区、潞城市、平顺县、长子县、屯留区、襄垣县、沁县、武乡县、榆社县、晋城城区、高平市、泽州县、陵川县等地;

    乐平郡,郡治当时的沾县(今和顺县西北),辖境包括今天的阳泉市区、平定县、和顺县、寿阳县、左权县、昔阳县以及盂县南部等地;

    新兴郡,郡治在当时的九原县(今忻州市区),辖境包括今天的忻府区、静乐县西部、定襄县、五台县、盂县中北部等地;

    雁门郡,郡治在当时的广武县(今代县西南),辖境包括今天的代县、原平市、宁武县北部、繁峙县、朔城区、浑源县、应县、山阴县南部等地。

    总结在一张图上,见下图:

    如果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支持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如果您喜欢寒鲲的文字,可以点击回答上方的头像关注

    2、唐朝的并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并州是今天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为我是太原人.当年唐武德皇帝(李渊)起并与并州说的就是在太原,有正史可查.所以说唐朝并州乃山西太原.

    3、古代并州是现在的那个地方?

    山西太原古称并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领太原、上党、建兴、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七郡,仍治晋阳。晋沿用,建兴后沦没。隋唐以后亦有并州,然其地屡有缩小。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并州于榆次,五月更名新并州,七年(982年)移治唐明镇,嘉佑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废。

    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

    4、古代并州是现在的那个地方?

    冀州:今天的河北一带;兖州:今天的山东一带;幽州,今天的北京一带;并州:今天的山西一带;益州:今天的四川一带;荆州:今天的湖北一带。凉州:今天的甘肃中部一带;雍州:今天的陕西一带;汉中:今天的陕西南和四川北一带;东吴:今天的长江南部、湖北东部一带。(都是大概位置)

    5、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史学界不少学者都认为,缺少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如同一个天生的哮喘病人,被人掐住咽喉,最终难免因呼吸困难而毙命。那么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又为何对北宋乃至后世整个中原地区影响深远?说起来话就长了。

    幽云十六州的来龙去脉:割让之痛

    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幽指北京,云指大同。从地理位置上看,幽云十六州主要分布在当今的京津冀及山西北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说白了,就是汉人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由于地势险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即五代十国。从根本意义上说,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实质上是唐朝一百多年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升级。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北方由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在此期间崛起,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

    契丹人原为胡服骑射之族,部落众多,各部落也为抢占资源冲突不断。耶律阿保机统并契丹八部后,为解决塞外物资匮乏的局面,契丹族开始南下侵扰中原地区。而此时的中原之地恰好也处在一个群雄逐鹿的时期,给了契丹人一个机会。

    中源河北的地方势力常勾引契丹引以外援,而契丹人则从中谋取好处,在汉人与契丹人互相利用与被利用中,契丹族加深了与中原的接触,中原在文化和政治制度上的先进程度,让阿保机大为震惊。

    阿保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国人称之为辽太祖。不得不说阿保机是个有远见的智者,在他称帝建都的同时,一边造文字、定法律,设官职,练军队,一边不断扩张地盘,将周边部族逐步吞并,还一举端掉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可以说,阿保机在位期间的对内对外政策增强了国力,为契丹接管幽云十六州打下了基础。

    上图为传说中的耶律阿保机

    阿保机死后,其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继续对外扩张,不久便得了一个“大便宜”。后唐大将石敬瑭受到李氏皇族的猜忌,搞起了内讧。石敬瑭为图自保,也为夺权,主动向契丹求援,并许诺称臣割地。

    在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石敬瑭建立了后晋,尊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而自己则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幽云十六州也作为“承诺”割给了契丹族。这一割就是430年,直到明朝朱元璋派明将徐达、常遇春北伐才收复此地。

    在失去幽云十六州的日子里,汉人一直挣扎在收复的路上,后周周世宗柴荣曾试图北伐,不幸中途染病,只好作罢。此后,失去的幽云十六州成了宋朝的心病。

    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中原地区,已无险可守,从此,北方游牧民族打开了南下侵扰中原的大门,汉人的国家安全失去了重要保证。

    赵匡胤的痛,后世子孙的疑难杂症北宋的心病

    幽云十六州北到长城,南至河北河间,西到山西神池,东还河北遵化,位于长城之南,号称“中原锁玥”,是华北大平原的门户。幽云十六州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秦国的万里长城也修建在这一代,长城作为历代中原王朝抵挡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位于长城以南的幽云十六州好比河堤的缺口被打开,决堤的河口随时有可能酿成大患。这是其一。

    其二,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铁骑相比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军队,无疑具有重大的优势。在塞外大漠与中原地区之间,过了幽云十六州的天险,便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使用骑兵作战,而骑兵的机动性很强,相比汉人的步兵,他们来去自如,战斗力相当强。

    但是骑兵的缺陷在于,必须借助于平坦的地势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如果有连绵不断的群山阻隔,也就是幽云十六州的所在位置,骑兵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其战略要地的作用也在于此。

    因此说,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北宋始终“积弱”,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失去幽云十六州这个战略要地,对于北宋而言无异于一场噩梦。

    宋太祖的痛:师未出身先死

    契丹人自打得了幽云十六州之后,不管喜不喜欢汉族的生活方式,反正契丹权贵们生活在幽州的时间越来越长,游猎大漠的时间越来越短。幽云十六州农耕发达,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其他文化活动都比辽国本部发达。可以说,幽云十六州对契丹经济的发展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辽国很重视对该地区的发展,设幽州为南京,皇都为上京,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的北方。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存钱,打算用钱把幽云十六州给买回来,准备来一场金元外交。

    幽云十六州,一直是赵匡胤难以割舍的心头之痛,但在当时,契丹族的军事力量发达,尤其是骑兵,实力雄厚。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的军事讨伐,他在宫里设置了封椿库,源源不断的往里存钱。当达到一定储备后,打算用这笔钱向契丹族赎回幽云十六州。如果辽国不同意,那么就用这笔钱招兵买马,扩充军力,再进行军事讨伐。到时辽国不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归还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这一招,可以说是先君子后小人的策略。但遗憾的是,此志未竟,太祖身先死。

    后世子孙的疑难杂症

    割让之初,当地的百姓和读书人还常偷越国境南逃中原。萧太后主政后,将十六州视为汉化的榜样和基础,并将幽云十六州看做是辽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辽圣宗即位后,汉人地位提高,并进入朝廷为官,老百姓也逐渐认同辽国身份。时间和政策慢慢消磨了本地汉族人的国家认同,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逐渐复杂化了。

    自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北宋政权就确立了自己的统治纲领,即抑武崇文。所以人们提起北宋总是这样说,虽有家财万贯,但没有什么权势,总是受人欺负,尤其对外作战能力出奇的弱。它先后被契丹、西夏和金欺负,最后还沦落到两位皇帝被金人抓去,酿成“靖康之耻”。可见,北宋的积弱,不是一般的弱。

    对于北宋而言,收复幽云十六州,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大宋历代君王都明白,幽云十六州一日不收复,来自北方的危机则一日不能除。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宋太宗又试图以武力收复失地,不幸在高粱河一役中中了辽人的箭,多年后疮发去世。此后的长期战争中,大宋都没能夺回此地,直到公元1004年。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曾经有一次机会放在宋朝皇帝真宗面前,他没有去珍惜,直到失去后,后世子孙替他把肠都悔青了,时光再也追不回。由此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特别是一个手握重权的人对历史的发展方向,有时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说白了,历史实质就是一个权力更替此消彼长的过程。

    比耻辱更耻辱的事:“独孤求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有一场这样的战争:一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样全占的情况下,到最后却输得一败涂地。这样的仗在北宋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宋太宗,他很憋屈。另一次是宋真宗,他十分舒坦。前后都是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前为幽州之围,后为澶渊之盟。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也就是赵匡胤的弟弟,亲自上阵指挥幽州之战。该占的优势全占了,几乎打到辽国的大门口,但却被对方的一次快速反击,一剑封喉,转胜为败。

    赵匡胤给弟弟留下了雄厚的军事家底,又有曹彬和潘美这样的军事将领辅佐,按说是有能力拿下幽州的。但是打仗最怕的就是遇上瞎指挥的帅,指的就是赵匡义,他治国还行,但论军事才能远不能赵匡胤比。更要命是,他还没有自知之名,非要亲自挂帅,结果耻辱了。

    上述提到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复杂化,汉人入辽朝为官,当时幽州的守将正是辽国汉将大名鼎鼎的韩德让。作为幽州守将,此人面对宋军的围困,淡定指挥,将汉家兵法里的守城谋略发挥到了极致,为辽国的救援赢得了时间,对于扭转战场上的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宋太宗发起的幽州之围,原本志在收复河山,最后三十万精锐之师,却在宋太宗的指挥下,全军覆没。此后,幽州成了宋人永远无法跨过的一道障碍。

    时间转眼到了公元1004年,宋军虽然野战不足,但是防御能力还是有的,毕竟中原的军事科技先进,宋朝的步兵和弩箭也不是吃素的。辽国对宋朝边境时常骚扰,但也没占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

    但是,双方连年的大小仗不断,在宋朝每年要负担大量的军费开支,在辽国攻不破宋朝的边关,抢不到汉人的东西,作为游牧民族,首先面临的就是饥饿。更何况契丹人本来就不多,由于连年征战,死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再死就没人了。

    于是到了萧太后执政,她改变了对宋的策略,改强攻为迂回战术。公元1004年十月,辽国二十万大军绕道杀入宋朝腹地。这一招几乎打乱了宋朝的防线部署,辽国借着骑兵的速度,打得下就打,打不赢就绕道,绕来绕去,绕到了黄河边上,宋朝的国都汴梁告急 。

    强敌压境,北宋君臣陷入慌乱,有主和的,有主战的,最终在主战派宋代知名宰相寇准的刺激下,宋真宗御驾亲征,亲率大军,抵达澶州城下。皇帝亲征如寇准预料,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眼看要将辽军包了饺子,这时,萧太后主动提出了和平谈判。

    宋真宗和太祖太宗不一样,不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是读着道德文章长大的,说白了,刀子都没动过,更别说血性了。辽国一求和,正好中了真宗的下怀,只要不打仗,什么都好说。

    于是,宋辽双方签订了盟约,史称“澶渊之盟”。宋朝不仅没有要求拿回幽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向辽国送钱送布,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对于澶渊之盟,历来褒贬不一,有说丧权辱国的,也有说促进了宋辽和平的。但是花钱买和平,这事儿不论放在哪个朝代都不靠谱儿。多年以来,后世对这个条约的质疑声一直不断。

    宋人对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一直铭记于心,北宋的知识分子对待对外作战此类的大事,一直本着一个观点:武人掌权,国家必乱,重文轻武,才是王道。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宋朝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们,一边称入侵者为蛮夷,笑话其没文化。一边又苟且偷安,就这样苟安过北宋,糊弄过南宋,最后又苟且成了元朝。

    综上所述,幽云十六州之失,一失足成千古恨,受影响的岂止一个北宋?

    6、请问古时的幽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幽州,中国古地名,今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其南面是冀州(河北南部),西面是并州(山西东部、北部),北面和东面则是长城以外,如辽东。

    幽州的中心是蓟城(今北京中部和北部,或蓟县)。

    从汉朝经晋朝、十六国、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称、治所、范围时有变化,但位置基本不变。后晋时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包括幽州,划给辽国,之后幽州这一名称不再被使用。

    7、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8、冀州、青州、幽州、并州是那里?

    冀州,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冀州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青州,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并州,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