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瓦是什么(什么是弄瓦之喜?)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什么是弄瓦之喜?
古人生了儿子,叫“弄璋之喜”。“璋”是玉器,甚至是礼器,显然就是高大上。
玉璋
玉璋
古人生了女儿,虽说很失落,却也叫“弄瓦之喜”。生女不如生男的观念一目了然。然而,这里所说的瓦并不指我们印象里的屋顶上的瓦片,而是一种纺织器具。
纺织器具——瓦
这种妨具是用来缠线的,起初是陶制品,而古代的陶制品都可以称为瓦器。这种被叫做“瓦”的妨具形式多样,如图。
古人纺线图
有种说法讲,这种纺具——瓦有机器上的飞轮之功效,也许还是“轮子”的初始形式。
说“弄瓦”的本意是要培养一个“纺织女工”有点狭隘,但“瓦”依然属于“器”的范畴,不过是要女孩子手巧一点,擅长女红而已。“弄瓦”显然没有“弄璋”那么高贵典雅,完全沦落在“器”的范畴。
张爱玲有本小说叫《琉璃瓦》。小说里,爹地生了一大堆女儿。他的这些国色天香女儿们,在他看来,无非都是些妨具“瓦器”而已。这些“瓦器”显然不仅要承载她们自己的爱情与幸福,而且要用来保障爹地的社会地位与家庭的富贵荣华。这么说来,她们的爱情与婚事就难免成为爹地与女儿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张爱玲眼睛很毒。
时代不同了。今天生儿生女都一样了,都是大喜,弄璋弄瓦都是喜。
有翡翠、蜜蜡、和田玉、南红、小叶紫檀鉴假估价的问题可以私信我们,我们会尽力回答!2、弄璋之喜、弄瓦之喜是什么意思?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现代用的比较少了,在古代指的是喜得孩儿之意。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最早出自《诗·小雅·斯干》,原文为:“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家里若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上衣服,给他圭璋玩,希望他长大后能坐高官;
若是生了女孩儿,就让她睡在地上,用陶制的被褥包裹她,拿陶制的纱纺给她玩儿,希望她长大的循规蹈矩,胜任女红。
怪不得当今社会很少用这两句话了呢?,因为这两句话包含了古人对男孩儿女孩儿的不同期盼,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
如今社会,男女平等,我们恭祝喜得宝宝,我们祝福无论男孩儿女孩儿,茁壮成长,健康成才。3、“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分别指什么?各自有什么典故呢?
“弄璋之喜”就是你生了个儿子,恭喜恭喜你!
“弄瓦之喜”就是你生了个女儿,好吧,虽然是块瓦,也恭喜恭喜你。
弄璋和弄瓦最早的出现,都是在《诗经·小雅·斯干》里:
乃生男子,载寝之牀,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璋就是“半圭”。
玉璋是重要的礼器,《周礼》有“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之说。那么六器是什么呢?
为璧、 琮、圭、璋、璜、琥。
璋有特定的用处,比如牙璋,《周礼·春官·典瑞》说:“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牙璋用于调兵遣将。用牙璋调兵,大约类似后来的虎符,调兵时看两件牙璋突起的牙是否可以合契,合契就是玉圭了。牙璋用于调兵遣将,那么掌控这兵符的人是谁呢?
当然就是将帅。所以,当时的人家,生了男孩,送他一块玉璋,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将帅,战功卓著。这是一句祝福,意味祝所生的男子成长后,可以成为王侯。
“弄瓦之喜”的出处是: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虽然字面意思上,瓦比璋贵,但在诗经的时代,这其实是没有歧视的。《说文》所说,所谓瓦,是“土器已烧之总名”。瓦是纺车上的零件,当时女人的主要工作是纺线,生了个女儿,送她一块瓦,是希望她可以心灵手巧。璋为礼器,瓦(纺轮)为工具,但《诗经》中弄璋弄瓦的本意,其实与后人理解的所谓重男轻女观念, 并无什么关系。
宋人苏洵(就是苏东坡的爸爸)曾经有个笑话,他26岁的时候,妻子生了第二个孩子,还是女儿,然后宴会中,有一个叫刘骥的好友。这个人那天喝了点酒,所以写了一首诗:
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4、弄瓦是什么意思?
弄瓦之喜,中国民间对生女的古称,周代即有使用。
弄瓦:古人把瓦给女孩玩,瓦是纺车上的零件,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
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女孩。
在古时,弄瓦之喜是指家里生了女孩。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
出自:《诗·小雅·斯干》
原文:“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