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衣冠禽兽是什么意思(农村老话“衣冠禽兽”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这么说呢?)

衣冠禽兽是什么意思(农村老话“衣冠禽兽”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这么说呢?)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农村老话“衣冠禽兽”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这么说呢?
  • 2、“衣冠禽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 3、最早“衣冠禽兽”说的是什么吗?
  • 4、衣冠禽兽指的是哪类人?
  • 正文

    1、农村老话“衣冠禽兽”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这么说呢?

    这还难到我,等于披着羊皮的狼!

    2、“衣冠禽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衣冠禽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行为卑劣,如同禽兽的人。”可见在今天语境下,衣冠禽兽是个标准的贬义词。但在古代,衣冠禽兽的含义与现在不同,是个褒义词。

    我们且从衣冠这个词谈起。衣冠从字面理解就是衣服和帽子,但古代有个规矩,凡是士以上的才有戴冠的资格。这个“士”通俗的解释就是有地位的人,比如士大夫,所以衣冠或衣冠人物便成了缙绅或者名门世族的代称,中国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衣冠南渡”,一是东晋时期,二是南宋时期,促进了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个衣冠指的就是缙绅。后来衣冠又逐渐演变为斯文、礼教和文明,比如古人称我们中华民族为“衣冠文物之邦”;前几年有个书法家朋友送我一幅书法“民国衣冠”,这个衣冠也是文明或斯文的意思。

    历史上的衣冠南渡

    明朝建立后,官员的官服上要绣上表示品级的装饰,这种装饰称为补服或者补子,文官服装绣鸟禽,武官服装绣上猛兽。清代也沿袭了这种规矩,当时一品官文绣鹤,武绣麒麟;二品官文绣锦鸡,武绣狮子;三品官文绣孔雀,武绣豹子;四品官文绣雁,武绣老虎;五品官文绣白鹇,武绣熊;六品官文绣鹭鸶,武绣彪;七品官文绣鸂鶒,武绣彪;八品馆文绣鹌鹑,武绣犀牛;九品官文绣练雀,武绣海马。

    清代官员补服,你能看出这是文官还是武官?几品官?

    所以衣冠上绣上禽兽是地位很高的象征,衣冠禽兽由此也成为一个褒义词。直到近代,人们才从字面上解释这个词语,衣冠禽兽也成了穿衣戴帽的禽兽,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3、最早“衣冠禽兽”说的是什么吗?

    最早的衣冠禽兽指的是明朝的官员服饰,是万众仰慕的体面赞词儿,后面才慢慢成为贬义词。

    明朝的官服不同于之前朝代,有着鲜明的特点。官服上面皆是绣着飞禽走兽图案。文官官服上面绣的是禽类,武官官服上面绘的是兽类。品级不同,绣的禽与兽也不同,也可以用以区分其官级。

    最早的衣冠禽兽意思是赞语,但是之后就变味了。明朝中后期随着朝廷的腐败,官员贪污成风,百姓苦不堪言。于是衣冠禽兽开始带有贬义了,老百姓将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官员称之为“衣冠禽兽”。

    清朝入关后虽然剃发易服,但也在很多地方继承了明制。比如说清朝官服也借鉴使用了明朝官服中的飞禽走兽图案,这也是明清两朝官服上唯一的共同点了。

    明朝之前是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由于文明体系的不同,所以元朝对于汉文化的摧毁很严重。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迫不及待的恢复汉化,其中明朝衣冠就参考了唐宋,官服设计为绣飞禽走兽,这种图式沿用到清朝,形成了今天的贬义词衣冠禽兽。

    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4、衣冠禽兽指的是哪类人?

    衣冠禽兽,最初是指当官的(带有羡慕的意思),古代文官朝服绣飞禽(如仙鹤、锦鸡、孔雀等),武官秀走兽(如狮子、老虎、豹子等)。到了明朝中后期,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老百姓把他们看做匪盗瘟神,慢慢的“衣冠禽兽”成为了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的人称呼。后来一般比喻人品很坏,品德很坏,行为就和禽兽一样,穿着衣服戴着帽子的却和禽兽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