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假年的意思是什么(天不假年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天不假年是什么意思?
虽然汽车负担越轻越节油,但也不能总让燃油报警灯亮着,那样很危险。因为,燃油泵一般都在油箱中,若油箱油位太低,可能会导致油泵被烧坏,换个油泵的费用能够你两三个月的油费了,而且还可能将油箱底部的残渣碎屑等吸入油路中造成堵塞,维修的费用也会将你半年精心省下的汽油费消灭得一干二净。因此,当油表指针到达最后1格前,若你不想去修理厂,那就得考虑去加油站了。
2、天不假年是啥意思?
1、意思是:不是我周瑜要背弃辅佐孙权的诺言,而是上天不给我时间。
2、出处: “非瑜背诺,天不假年”,最早这句话出自江上柳如烟写的一篇没有流露出明显腐向、很含蓄的策瑜文《周郎》。后来,这句话被鹰扬的作品《三国少年英雄记》(《少年江东》)引用,及至吧刊引用,成为策瑜文化的经典句子
3、天不假年是啥意思?
应李嘉銘兄之邀。怎么这种问题渐渐多了呢,疑惑,这种问题会被删的。这不是一句话,应该说,是相反的两句。既寿永昌,是秦始皇传国玉玺上刻的字,原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面上理解,就是既长久,又昌盛。天不假年,是说老天不让长命,是对有成就的人或有潜力的人死后的一句奉承话。
4、“天不假年”是什么意思啊?
天不假年,读音是tiān bù jiǎ nián,汉语成语,意思是天公不借以寿命,指寿命不长。出自《霞外裙屑》。
5、“天不假年”是什么意思啊?
天不假年 tiān bù jiǎ nián[释义]假:给予。天公不给以寿命。指寿命不长。
6、是什么事让工作狂朱元璋28天不上朝?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老百姓如此,作为明朝皇帝朱元璋也如此。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因病去世,卒年37岁。此时64岁的老朱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经不住如此打击,28天没上朝。在丧子之痛折磨下,6年后朱元璋驾鹤西去。他为什么如此看重朱标呢?
▲朱标
老朱一生有26个儿子,按说死一个朱标还有20多个儿子,何至如此呢?其实这和他付出的心血和继承制有关系。首先说继承制,皇位继承制“以嫡为贵”。嫡长子才是“天经地义”的接班人。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又是马皇后一手带大的儿子。马皇后在1382年就死了,也就是在朱标27岁时死的。当时朱标和这个名义上的母亲感情深厚,老朱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吧,动不动的就杀人,不是马皇后从中呵护朱标,依老朱的脾气还不把朱标打个半死,老朱和谁都这样,脾气暴躁,完事后又后悔打儿子。总之马皇后活着,朱标还少挨揍。
马皇后临死前,把自己的一副画像交给朱标,告诉他,以后你老爸再打你,你就把我的画像拿出来,你爸看到后就会消了火气。以后这招果然很管用。
马皇后最后又拉着老朱的手说:“朱标是个宽厚仁慈的孩子,和你脾气不一样,以后肯定是个好皇帝,别动不动就打了,孩子都大了,注意点影响吧!老朱觉得老婆说的在理,于是含着泪点点头答应了。
▲朱标、朱元璋和马皇后
“可是仅过了十年,大儿子也离我而去了,老来丧子,这能不让我痛断肝肠?”老朱越想越难过。没人的时候,他干脆大哭一场。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老朱虽然想到儿子众多,妃子也众多,但是谁能代替朱标,谁能代替马皇后?
没有,一个也没有。虽然朱标的异母兄弟众多,但是都是庶出,比如朱棣,虽然战功不错,可是是妃子所生,并且此人冷酷无情。而长子朱标却和他们不一样,处处以兄长自居,对弟弟们宽宏大量,包容心很强。老朱也明白,明朝进入了安定阶段,不再需要打打杀杀的人才,仁厚之君才能长治久安。
还有一点就是老朱对长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368年南京称帝后,朱元璋就把朱标立为了皇太子,并且为他聘请了许多知名的老师,从13岁上就开始培养。比如他最早的老师宋濂,随后有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教给他礼仪和治国之策。武将常遇春、冯胜、康茂才等教给他兵法战策。朱元璋就是要把他培养成“德、智、美”全面发展的继承人。
▲朱标和朱元璋
长大后的朱标不负众望,“温文而雅,仁慈宽厚”。朱元璋很满意,以后逐渐往他身上压担子,目的就是让他得到锻炼。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他总觉的南京风水不好,于是有心迁都陕西长安。这件重要的事就交给了朱标去考察,考察完后,在回来的路上朱标偶染风寒,到了南京朱标也没当回事,依然支撑病体向父亲汇报工作,谁知道当天夜里就去世了,朱元璋闻知痛不欲生,28天都没上朝。
朱标之死,对朱元璋打击很大,这无疑打乱了他未来的计划。接班人的问题是国之根本,“太子稳国家稳”朱标一死,一切归零,接班人的问题还要重新考虑,这是朱元璋28天都没上朝的主要原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转发、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