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所谓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所谓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而立之年?)](img/jc_9204/4.jpg)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所谓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而立之年?
孔子云:“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不逾矩。” 这个算是名句了,现在人们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来泛指一段年龄,是个虚数,不是确指。 “而立之年”结合现在实际,是说你到了独立自主,经济独立,有了自己生存的资格的年龄。
2、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而立指的是30岁。13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男子20岁称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或花甲,七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可当庭杖打所有人-晚辈咯)、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100岁叫乐期颐。
3、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岁才明白。五十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什么话都能够听进去,到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4、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三十岁,通常这个年龄的都成家立业了
5、三十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拼音】:sānshíérlìzhīnián【意思】:三十岁始能自立於社会,并有所成就。【近义词】:而立之年。【例子】:他虽然已经到了三十而立之年,却仍然无所事事,没有长进。【引征解释】:《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以“三十而立”谓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陆继宗《三十而立》:“他们都是在二十几岁作出贡献,三十开外就荣获诺贝尔奖金,真可谓三十而立。”
6、而立之年是多少岁,而立之年指的是什么意思?
三十岁 因为其源于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后人遂以“而立之年”来称呼年至三十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