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必寡言是什么意思(“轻诺必寡言”的意思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轻诺必寡言”的意思是什么?
轻诺必寡言:把事情认为地或者形容地很容易的话,真正做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麻烦。 前半句话教育我们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了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去了信义,后半句教育我们不要轻视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或者对手,否则我们肯定会在做这件事的过程缺乏后劲和必要的准备而失败。
轻诺必寡言: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主旨大意
1.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在“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中,老子提出了衡量是非标准的一个标准,在不涉及具体情节时,老子认为被轻易许诺的信用一定不充足,把事情描绘得过分容易,实际实施中,必然会困难重重。
2.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民无信不立",即是说信用对人非常重要。执政者有信用,市民便有信心;市民有信心,便会产生信任;市民有信心和信任,施政便事半功倍。
3.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
2、轻诺必寡言是什么意思?
解释: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全段解释:;以无为的态度而有所作为,以不滋生事端的方式去处理事务,在平淡无味中去体味社会氛围。以处理大事的态度来处理小事,以对待多数的态度来对待少数。用德政去化解民怨。;想解决难题,得从容易的时候入手。要完成大业,须从细微的点滴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刚产生时是容易解决的。天下的大事,刚起步时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圣人始终不贪大喜功,所以才能成就大业。;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些,所以最终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
3、轻诺必寡言是什么意思?轻诺必寡言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轻易地承诺必定难以做到,而寡言的人,都是前思后想有十分的把握才会给你承诺。一旦承诺了必定能够做到。
4、轻诺必寡言,多易必多难。解释?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是老子说的。前一句“轻诺必寡信”是说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后一句“多易必多难”是说,把事情认为的或者形容的很容易的话,真正做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麻烦。《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