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本本主义什么意思(本本主义是什么意思?)

本本主义什么意思(本本主义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本本主义是什么意思?
  • 2、什么是本本主义?
  • 3、反对本本主义论证了什么?
  • 4、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各是什么意思?
  • 5、唯心主义包括什么?唯意志论, 宿命论 ,还有本本主义,本位主义,有说是客观唯心还是主观唯心吗?
  • 6、教条主义、修正主义、本本主义各自的含义?
  • 正文

    1、本本主义是什么意思?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2、什么是本本主义?

    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一切死搬理论不切合实际. 毛泽东选集(全四卷)第一卷 反对本本主义 (一九三○年五月)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名言: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还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犯错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看成僵死的东西,这就是教条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就是修正主义。修正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者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抹杀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区别。他们所主张的,在实际上并不是社会主义路线,而是资本主义路线。在现在的情况下,修正主义是比教条主义更有害的东西。我们现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对修正主义的批判。

    3、反对本本主义论证了什么?

    《反对本本主义》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该文从认识论的高度阐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传之后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蕴含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雏形。

    4、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各是什么意思?

    有区别。本本主义是迷信书本。教条主义是迷信框框条条。经验主义是不会创新,只借鉴前人经验。

    5、唯心主义包括什么?唯意志论, 宿命论 ,还有本本主义,本位主义,有说是客观唯心还是主观唯心吗?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以致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粗俗化的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观。同时,由于“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所以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些合理的思想成分绝非偶然,而应视其为客观唯心主义之“客观”所然。  客观唯心主义之“客观”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观。同时,由于“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所以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些合理的思想成分绝非偶然,而应视其为客观唯心主义之“客观”所然。  代表人物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  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年—1200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理”;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  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他的"回忆说"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他的理念论承继了旧氏族时代的"因袭的观点和思想方式",带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  《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物极必反”是贯穿于《老子》整个思想中的一个原则。《老子》讲“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辩若讷(这个字念nè,而不是nà…)”等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拙”、“愚”、“讷”都是贬义词,而这正是《老子》侧重的地方。弱能胜强,以退为进,不争是争就是老子思想的突出体现。老子的这些思想有很多来源于自然现象。比如人老了,舌头尚在而牙齿没有了,就是因为一个软一个硬;大风来了,大树连根拔起,小草却安然无恙;“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弱能胜强”的思想,在兵法上则体现为“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这些例子都很有道理,也有辩证法的思想。但是,我觉得《老子》认识到了强弱转化的问题,但却没有深入的去分析弱是怎么转化为强的,因此片面的夸大了“弱”的作用,进而导致消极的思想。  比如说,水滴石穿,水是弱的一方,石头是硬的一方,水能够穿石,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这就是条件。再比如,“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听起来似乎是那么回事,但是“与之”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这就叫“积极防御”;一种则是认为“与之”之后必然能够“夺之”,只是时间问题,不用怎么去做,这就是“消极防御”。盲目的“与之”,怎么可能“夺之”呢?因此,过分的强调“弱”,而不去具体的分析问题,思想逐渐地就消极了。越是消极,越是“弱”,越需要这一套理论来安慰自己。  《老子》看到了“弱能胜强”的自然规律,认为这是天的行为的规律,即天道。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另一方面,《老子》对于人的行为也看的很透彻,“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进而提出无为的思想,即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的规律,要顺其自然,顺天道。  强弱转化,既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的行为的规律。何时“强”,何时“弱”,依条件而定。处于“弱”,不能以“天道”来安慰自己。这也是书中批判《老子》的思想的主要原因,认为这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消极抵抗新兴地主阶级的策略。处于“强”,则要时刻警惕“强”转化为“弱”的条件,要有意识的“弱”。  《老子》中的宇宙观,我不敢妄谈,没有人家那个境界,就胡乱说,则不易服人。《老子》宇宙观的核心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书中怎么说的呢?“一切万物的共相,就是有。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有,所以就成为无了。”这完全是用马哲的观点,去理解“有生于无”,而不是从老子的思想出发去理解,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论题  古希腊的柏拉图认识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  中国宋代的朱熹主张“理在事先”“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德国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d.e.f.  程颐:“有理则有气”“有理面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6、教条主义、修正主义、本本主义各自的含义?

    教条主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修正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思潮。它的基本特征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普遍真理。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各种面貌不断出现,既有来自右的修正主义,也有来自“左”的修正主义。

    本本主义:

    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