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什么时候(中国人过端午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中国人过端午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端午节起源于南方上古先民“龙升天”吉日祭龙祖。同时这个时候南方蛇虫多,病疫多发季节,所以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风尚。后来北方中原因伟大诗人、楚国大夫屈原投水汨罗江之日,遂把端午这一天视为“恶月恶日”,去纪念屈原。可以说,端午风俗的形成,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其根据是在端午这一天的各地习俗上。
一、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源自古代南方的天象崇拜,也是中华“龙图腾”的由来。
龙是上古东夷部落首领太昊伏羲在华夏九州第一次大结盟之后,集中集中九大部落的特色,以蛇图腾为基础,选用鳄鱼图腾的头、雄鹿图腾的角、老虎图腾的眼、巨蜥图腾的腿、苍鹰图腾的爪、红鲤图腾的麟、白鲨图腾的尾、长须鲸图腾的须所组成的图腾,宣示着华夏九州大团结、大融合,所以中华人文始祖是“太昊伏羲氏”。
所以端午节,是由上古时期祭龙演变而来。古代先民认为仲夏端午这一天,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方中天位置,是龙飞天的日子。
《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词说:“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所以端午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丰富文化内涵。
古代南方吴越先民就创立了用于祭拜龙祖的节日,实际是由中华龙图腾演变而来的习俗。这一天他们把木舟雕刻成龙的样式,进行各种祭拜活动。所以赛龙舟就是这么演变而来的。
二、香囊
古代香囊里的材料多是有一定芳香气味的中药材,如:“檀香、藿香、丁香、艾草、干松、白芷、苍术、佩兰、冰片、樟脑、陈皮、薄荷”等。这些中药都具有芳香开窍、祛除暑湿、嗅闻起来使人神清气爽的功效,由于气味浓烈也可以达到驱除蚊虫效果。符合这一时期蚊虫多、空气湿热的特点,这也是古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
三、葫芦和艾蒿
挂葫芦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说要杀十万个人,用这十万个人的头祭天,就能长生不老。于是就派一个叫贾胜的大将,带领五千名御林军去杀人。贾胜领旨,点齐兵士,三声炮响,冲出城去。一路上不管老、弱、妇、小,见人就杀,只杀得尸骨成堆,血流成河。可一点人头数,还是不够十万颗。
这天正是五月初四,贾胜率领士兵正走着,忽然看见一个农妇背上背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手里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显然她已经筋疲力尽了,跌坐在地上。贾胜追上去问道:“村妇,你为什么背着大孩子,却领着小孩子呢?”
村妇哀求着说:“大的是我弟妹的孩子,这小的是我孩子呀!”说着说着跪在地上哭了起来。贾胜一听,觉得这个村妇的心地太善良了,就对她说:“我看你心眼儿挺好的,决定放你们回家去。”
贾胜他又转念一想,不行!便对这个妇女说:“那么多人家,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是你们的家呀?”贾胜灵机一动说:“明天你在你家房檐下挂上一个葫芦,只要看见房檐上的葫芦,就知道是你的家。”村妇千恩万谢地走了。
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贾胜带领人马来到这个村子,一看,家家户户的房檐上都挂着葫芦。贾胜一看恍然大悟,知道是好心的村妇回村后把消息传开的。于是,贾胜就对士兵们说:“兄弟们,哪个村子的人不都像村妇那样善良呢?你们跟我都犯下了大罪!但是,这不怪我,也不怪你们,只怪那皇上,他昏庸无道,还想长生不老。
从现在起,咱们不要再杀人了,我们都各奔前程吧!”士兵们原来也不愿意杀人,听贾胜这么一说,把兵器摔的摔,扔的扔,然后都各自回家去了。
插艾束的由来,据说,燕王打了几次败仗,气急了,发誓要把沿途村庄杀得鸡犬不留。老百姓都逃光了,燕王大怒,催马加鞭,终于追一个妇女背着个大孩子,牵着个小孩子,累得快走不动了。“
这年头还偏心眼,为什么背大不背小?为什么吃穿不一样?”妇女说:“侄儿大,衣服穿新的,穿小了给儿子穿,只有一个白面馍馍,两人你推我让,最后,儿子抢到了窝头,把馍馍塞给哥哥……”。
燕王说:“你不怕耽误了时间,被大军追上性命难保吗?”妇女说:“一个人只要心好,就是碰到了不幸,死了也不惧怕,请大王开恩饶我侄儿一命,也对得起死去的哥嫂了。”
燕王拔下路边一束艾蒿说:“把它插在你家房檐下,大军过时就不会找你麻烦了。”这天正是五月端午,她们三人奔走相告,家家门前全部插艾束避灾。
从这以后,一到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用各种色纸叠成葫芦,挂在门上,到山上采来艾束插在房檐,比喻来避过灾难,一直传流到今天。
由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善良。也只有善良才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四、吃粽子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选择以死明志,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百姓们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慢慢的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这天各地习俗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总之无论什么风俗习惯,都融合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对善良和正义的崇尚。这也是我们古老而伟大民族精神风貌的写照。2、农村有大端午和小端午节,你知道是哪天吗?有什么习俗?
不知不觉又到端午节了。说真的,从小到大,我最喜欢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端午了。
我们老家把端午节叫过端阳。记得以前过端阳的时候往往都是大农忙,父母们都忙得走着说话,吃饭的时候,总是端着碗站着急匆匆往口里扒拉。这个季节,男人要整田,女人要插秧,秧没插完,上场的麦子也得赶紧打下来。所有的人都是泥里水里稻场上,忙得不可开交。
田边地头的艾草已长得老高了,散发着扑鼻的清香。沟渠旁,竹林间的“端阳泡”探出头来红得发紫。细心的人就会提醒大家,要过端阳了!这时大家也都知道节日到了。
准备接未过门媳妇的人家特别忙活,白天忙完地里,夜里就赶着炸汤圆,炸丸子。那时候吃粽子好像还不很时兴。但过端阳的几样硬菜是必须准备好的。小缸里养的黄鳝,菜园里留下来的大黄瓜,既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还有罐子里存放的腊肉和腊猪蹄。有了这几样,这个端阳就过得很不错了。
家里养的黄鳝除了留着吃,给儿女亲家送去这是必须的。这个习俗叫“送端阳”。送的东西就是黄鳝、皮蛋,特别讲礼的人家也送月饼之类。送端阳和送中秋大致相同,只不过端阳多了黄鳝这样东西。
一般人家过端阳,再忙也会一家人吃喝一顿。桌上总是油炸的汤圆堆得像座小山,从街上买回来的糖包子肉包子,咬一口,那糖汁都顺着嘴角流下来。屋子里一家人其乐融融,门楣上草艾飘香。这样的气氛似乎与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毫不相干,其实不然。
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没有哪一个跟吃喝团聚能够分得开。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善良的人们总是希望能够拿出最美好的东西,来表达对祖宗先贤英烈的崇敬之情。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不就是为了告慰忠魂,祭奠英烈吗?那插在门楣之上的薰像艾草不就是期盼着激浊扬清,乾坤朗朗吗?
龙舟竞渡快如飞
接驾屈子故里归
但愿清气满乾坤
忠烈英魂万世垂
一个节日,让人联想起一个悲壮的故事,记起一个伟大的名字,这个节日就很值得一过了。端午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年年如是,勤劳朴实的人们年年敬仰,年年祭拜,于是这爱国的种子就会永远根植于心,千秋万代生根发芽。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过端阳,不止限于农历五月初五,初五这天叫“大端阳”,接下来的十五叫小端阳,到了月末二十五就叫末端阳。我想这样过节,大概还是因为五月正忙,人们哪怕再往后挪一挪,也要把这个节日过好。
借此答题的机会,祝福头条的朋友们端午节平安吉祥!
3、收割艾草什么时间最佳?有人说端午节收割艾草功效最好,是这样吗?
艾草在我们农村老家唤作“艾叶”或者“香艾”记得小时候这种植物到了春天以后农村遍地都是,这种植物属于菊科,最近这几年在农村这种野生的艾草越来越少,反而现在人工种植艾草的越来越多。
要知道现在市场上艾草的价值非常大,其自身价值远远超越了“蒲公英”“鱼腥草”这类植物的价值,但是野生的艾叶和人工种植的艾叶外形虽然相同,但是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
那么今天我就谈一谈艾草在我们老家的独特作用,和野生艾草和人工种植的不同点以及何时采收艾草才是最佳时间。
野生艾草和人工种植艾草的不同野生的艾叶一般喜欢生长在农村的荒地和田间地头以及河沟渠道,树林里都会有艾草的足迹,一般野生的艾草每年都在2到3月份就开始露出地面生长。
那么野生的艾叶和人工种植的有一个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两者的叶子,野生的叶子比着种植的要小很多,而且叶子的分岔也比较多,并且叶子的背面有很多的白色粉末状的物体,这是人工种植的艾草所不具备的。
因此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一定可以看出不同。
采收艾草的最佳时间无论是采收野生艾草还是人工种植的艾草都是同一个时间,那就是每年的4月份到5月中旬是采收的最佳时间。
可能大家有的不太清楚,总觉得艾草采收一遍就没有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艾草是多年根生的植物,也就是说在你采收过第一茬后,还可以再6月份7月份这两个时间段当中可以后续继续采收2到4茬的艾草,因此大家不要错过了采收的最佳时间。
在农村老家艾草的日常作用艾草在农村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可以用来预防蚊子,因为艾草本身就有很大的气味儿,蚊子和苍蝇闻到这种气味儿就会远离,因此很多农家院里都会自己种植点艾草来防止蚊子叮咬。
还有就是小时候奶奶经常用艾叶做成香包带在我们身上用来驱赶蚊虫,这样的方法真的很有作用,蚊虫叮咬也少了,这的是纯天然对人无害的驱赶蚊虫的方法。
艾叶也可以用来做成枕头,我们农村的老年人经常失眠,可是他们在做枕头的时候放一些晾干了的艾草,就可以得到缓解,因此我们村很多老年人每年都会晾晒很多的艾草。
综上所述:虽然艾草有很多的作用,但是大家也不要去大量的采挖,毕竟现在野生的艾草越来越少了,因此我们采挖艾草的时候适量就好,同时在采挖的时候也要记得保护这种对人有益的野生植物。
4、端午节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什么时候就有了?
今年的端午节来得要晚一些。因为闰月了。6月2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话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了汩罗江。他死后被蛟龙所困,人们就用五色丝线包好粽子投进江中,来驱赶蛟龙。还有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就划动船来捞救。一直划到洞庭湖。天这时下起了雨,人们扔冒雨打捞。
更多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出动,划着船,寻找屈原。
后来人们为了寄托哀思,每到端午时就划船,慢慢的发展,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
我的家乡也有赛龙舟的习俗。每到端午,大家免费吃粽子,然后赛龙舟。
在胜芳,在中亭河上,人们赛龙舟,你追我赶,分外热闹。给节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吃粽子,赛龙舟,为的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的楚国人,也就是说赛龙舟这个习俗是从那时开始的,在战国时代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