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一时无两什么意思(”一时无两”是什么意思?)

一时无两什么意思(”一时无两”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一时无两”是什么意思?
  • 2、“一时无两”什么意思?
  • 3、风头一时无两什么意思?
  • 4、TF们谁知道一时无两是什么意思?
  • 5、风光一时无两什么意思?
  •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哪些人做到了?我们也能做到吗?
  • 7、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
  • 正文

    1、”一时无两”是什么意思?

    2、“一时无两”什么意思?

    一时无两,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一时间还没有两个一样的,意思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和他相比的

    3、风头一时无两什么意思?

    一时无两(yī shí wú liǎng)

    解释:一个时期内最突出,没有可与之相比的

    处:《明史·杨清传》:惟晚与璁、萼异为所轧 不以获恩礼终 然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云

    就是指一个人的风头在段时间内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4、TF们谁知道一时无两是什么意思?

    当时的专辑的名字叫一时无两意思就是她们的风头一时无两没有人能够超过她们两个人再加上当时要在红磡开演唱会,风头当然一时无两啦

    5、风光一时无两什么意思?

    风光一时无两:指某个人或某件事物在一段时间内出尽风头,受到所有人的赏识与追捧。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哪些人做到了?我们也能做到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是儒家的人生境界,更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总的来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文化的人生境界。

    这句话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时,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到岳阳,勤于地方政事,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把岳阳治理的政通人和,并重修了岳阳楼。

    要知道,滕子京是带着一腔委屈来到巴陵郡的。原来他是一个镇守边关的将领,是范仲淹手下的一个爱将。滕子京曾经动用公款犒劳三军,结果被人告状,被贬到巴陵郡。

    按理说,对滕子京来说,这是悲,但他没有受到个人遭遇的影响,在巴陵郡做出了一番事业。在岳阳楼建好之后,他写信请自己的老上级范仲淹写一篇序。而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却写下了《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

    在岳阳楼记的最后,范仲淹充满豪情与深情地写道: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这篇文章中,范仲淹说滕子京和天下的仁人志士一样,做到了两种境界。第一种是心灵上的坦然与淡然,不会因为个人的财富和权力的增加而感到高兴,也不会因为个人利益受到了损失,个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感到灰心丧气。

    在人生的喜乐与忧愁中间,始终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这就像明人所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也像王维所说的那样,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个具有极高人生境界的人,总是安然淡然坦然。

    第二种是儒家的忧国忧民的心态。儒家历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范仲淹是一个标准的儒家人物,他认为滕子京也是,他们身上,都有而且是应该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态,更应该有心怀天下苍生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孔子,来自于孟子,来自于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者。范仲淹是,滕子京也是。

    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精神,同时还来自于道家的精神,特别是庄子的人生精神。

    庄子是崇尚人生逍遥的境界的。而人生逍遥的前提是,摆脱一切外物的限制,人最好能够驾驭物,而不是被物所奴役所驾驭。庄子把这种理想的状态称之为“物物而不物于物”。

    庄子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庄子认为,人一出生就是一个悲剧,因为人的身体注定是不自由的,他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叫做有所待。在庄子看来,所有有所待的东西,都是不自由的。在逍遥游中,庄子说大鹏能够抟扶摇直上九千里,但是没有风,大鹏也无法飞翔。仙人列子可以在天上飞15天,而15天后,他也得下来。所以人生的自由,就要无所待。而无所待,就是要摆脱物质和心灵的限制。

    按照王小波的说法,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挨捶的过程,这不可避免。但是这样我们的人生如何才能获得自由呢?庄子说要做到心斋和坐忘就可以了。这不是练气功,这是锤炼我们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其实就是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如果你能忘记人生的喜,忘记人生的忧,从了喜乐忧愁不入于心,那么还有什么能让你心醉神迷呢?还有什么能让你忧戚交加呢?

    在中国的古人之中,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不多,但还是有的。庄子当然算是一个。以庄子的大才,在战国时期做个诸侯国的大官没有问题,但是他宁愿做在污水中自由爬行的乌龟,他穷困潦倒,但是他认为,人真正的贫穷不是这个,而是精神上的贫穷。

    孔子的弟子颜回也可以算,他一箪食一瓢饮,居住于陋巷之中,从来不改其乐。范仲淹当然也是。他是北宋知识分子的领袖,他在政治上经历过多次失败,但仍然坚守初心,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信条。

    苏东坡也算是一个。在被贬到黄州之前,苏东坡大概还没有这样一个人生境界,在到了黄州之后,苏轼变成了苏东坡,而他的人生境界,也在朝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前进。苏东坡说,人生的难处在于,不经要忍痛,还要忍痒,更要忍受孤独与寂寞,从而实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达观的境界,这不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吗?

    人生,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得开,但是忘不了,能忘得了,但是我们放不下。能放得下,但是我们又做不到。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看得开,忘得了,放得下,做得到,我们就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但是在以物质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的时代,现代人,怕是没人做的到了。

    7、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

    前不久报名学习,老师给每个人编了号,我看了看,我是250号。刚开始看到这数字,心想怎么这么巧?

    后来一想总要有一个人是250,为什么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将编号改成了250+网名的格式。心里思忖着只要我不说,静悄悄地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群里不一会儿却因这个250热闹了起来。有人建议说怎么没有避开这个数字,有人建议换成2500,或换成25000……

    250,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是怎样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来“二百五”是指说话做事傻里傻气,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说得白话一点,就是憨包一个。

    憨就憨吧,也没什么,看来我这250心里,“二百五”是当定了。

    这么多数字,为什么只有二百五成了骂人的代名词?虽然有书君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代名词,当当250也没什么,心中还是有疑惑的。

    为此有书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当得知其来历后,再也不愿当250了。

    为什么呢,且看两个故事:

    一、瓜分黄金250两的历史渊源: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六国帅印的苏秦竟然被人暗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铁定的军事纪律,谁有这样的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让齐王大怒。

    为了替苏秦报仇,他让人割下苏秦的头,挂在城门上,并贴了悬赏广告。说苏秦是内奸,杀得好,为了惩奸扬忠,决定悬赏千两黄金,望杀人英雄前来领赏。

    告示一贴出,就有四个人来邀功,坚持说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千两黄金他们怎么分,他们说每人250。这下齐王火了,怒喝:“把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民间传说:

    在科举时代,有一考试多年的秀才,从十七八岁开始科考,考到结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两个孩子。

    当一个孩子五六岁,另一个孩子七八岁时,还是没考上举人。心想不能误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宽裕。于是决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给他的这两个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败事。

    有一天,他要出门了。于是给两个孩子布置了作业。要求成事写300遍,败事写200遍。回来后,他检查作业。

    发现成事只完成了250,而败事也完成了250。于是感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二百五啊!

    后来发展到现在,当一个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还带来坏影响时,就会说他是一个“二百五”,因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看来这个“二百五”当不得,有书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声说事。于是在群里郑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后来细思极恐,还是觉得不妙,于是向助教申请退出进阶班群,留了一级到了基础班。重新分号时没想到是150,群里不足200人。看着这个150,有书君哑然失笑,还好,总比“二百五”好多了!

    这个250,虽是一个代号,能避就避吧,免得带来心理阴影。

    不是有个心里暗示效应么,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