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祂什么意思(佛家讲观心无我,观法无常,观受是苦,观身不净,又说常乐我净,是什么意思?)

祂什么意思(佛家讲观心无我,观法无常,观受是苦,观身不净,又说常乐我净,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佛家讲观心无我,观法无常,观受是苦,观身不净,又说常乐我净,是什么意思?
  • 2、祂是什么意思?
  • 3、他和祂有什么区别?
  • 4、“神”和“佛”有什么区别?
  • 5、“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弗4:21)是什么意思?
  • 6、电荷是什么?
  • 7、《论语》中的“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
  • 8、期待和等待有什么区别?
  • 正文

    1、佛家讲观心无我,观法无常,观受是苦,观身不净,又说常乐我净,是什么意思?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佛弟子常念住处。

    常乐我净具足而有是清静法身。

    身、受、心、法是生灭法;常乐我净是第一义。

    2、祂是什么意思?

    他释义:称上帝、耶稣或神的第三人称代词。

    3、他和祂有什么区别?

    他指男性,有时指代宗教人物她指女性,有时指代尊敬的人,比如说祖国有三个男的三个女的在一起用他们因为"他们"多指全属男性或男女并存她们指全是女性

    4、“神”和“佛”有什么区别?

    “神”和“佛”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是蛮大的。

    关于“神”,《不列颠百科全书》有一个定义很值得参考。

    该书说:神,“指具有人格意志而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神通广大、变化莫测、长生不灭的超自然体。”

    不过,这部书有一点说得未必准确。其认为,“神”,是“中国宗教观念之一”。

    其实,国外也有“神”的观念,亦可用上述定义来表述。英语中的“spirit”,就是“神”。“holy spirit”,则译为“圣灵”。

    至于中国古代“神”和“仙”的起源及区别,已经写过一篇问答,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出来看看。

    关于“佛”,是一种简称,全译是“佛陀”、“佛驮”、“浮屠”、“浮图”等等。这都是音译。

    “佛”的意译,是“觉者”、“知者”、“觉”。

    “觉”,包括三层含义——即“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

    “自觉”,就是自身觉悟;“觉他”,是启发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具备所有“殊胜德性”。

    凡夫俗子,一“觉”不“觉”;修行之后的“声闻”和 “缘觉”,是具备了“自觉”;菩萨,能够具备前两“觉”。

    只有“佛”,才能达到三“觉”皆备。因此,“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那么,有谁达到了这一最高果位?换句话说,都有谁可以称为“佛”呢?

    佛教中的“小乘”教派认为,只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可以称“佛”。

    这个“小乘”教派,包括原始佛教和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期大约20个佛教教派在内。

    其实,所谓“小乘”,是后来“大乘”教派产生后,对之前教派的称呼。“小乘”自己并不这样称自己。

    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教派形成。其认为,以前的教派,乘坐的是“小车”,现在,他们乘坐的是“大车”。“乘”,就是“车”。大车,可以拉载更多的人。

    大概正因如此,“大乘”教派认可的“佛”,也骤然增加——三世十方,凡一切觉行圆满者,皆可成佛。这就是所谓“无量无数佛”,也即“十方恒沙诸佛”。

    具体来说,有过去世的佛,即“过去七佛”、“燃灯佛”;有未来婆娑世界的佛,即弥勒佛;东方有阿閦(chu)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

    “大乘”教派,以“至佛果”,也就是经过修行“升级”为终极目标。

    《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智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大乘”,还为众“佛”起了十大名号——即“如来”、“应供”(音译为“阿罗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这里面,最常用的是“如来”和“世尊”。

    “大乘”,认为“佛”生来具有不同凡人的“三十二相”;还有细微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亦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特质。并有“七胜事”和“三德”,合称“大定智悲”。

    但是,“大乘”和“小乘”一样,并不认为“佛”是“神”。

    据称,“大乘”“小乘”,皆源于释迦牟尼的思想。但已无法考证。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本名是悉达多.乔达摩。其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属于刹帝利种姓。

    乔达摩,大约生活于公元前6-前4世纪之间。那个时候,种姓制度已很森严,吠陀宗教文化占据统治地位。中下层种姓中,蕴藏着对婆罗门传统宗教的不满。

    乔达摩接受了婆罗门宗教中关于“法”、“业”、“轮回”等观念,但他强烈反对“天神”和“灵魂自我”等观念,于是在29岁的时候,放弃了王子的优渥生活,开始对人生现实状况和价值目标进行全新的思考。

    经过六年的思索,乔达摩在35岁的时候豁然顿悟。他承认,人生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在于“恶业”;而“恶业”是人内在的缺陷,比如贪欲、瞋惑和愚痴造成的。要摆脱这一切,只能靠修行,修行的根本点在端正认识,保持善的道德动机。人的解脱,既不是神意,也不是宿命。

    可知,从佛教创始人那里,就不承认“神”的作用。

    印度古籍《小尼迦耶》中,收录了《佛本生故事》,通过547个传说,讲述了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传说,说他曾转生为人,也曾转生为神,还转生做过动物,最后才成为“佛”。

    这也说明,“佛”是乔达摩的最后选择;也说明,“佛”,不是“神”。

    大约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教内部已经分出了不同派别。他去世后的几百年间,召开过几次“佛教集结大会”。直到1954年在缅甸仰光召开的第六届“集结大会”。

    佛教一般被分为三大部派——古代部派、大乘部派和密教。各大部派之下,还分若干派别。

    中国最早去“西天取经”的不是玄奘,而是东晋高僧法显,399年从长安出发,412年返回。著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历游天竺记》。

    5、“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弗4:21)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 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 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 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以弗所书 4:21-24 和合本)

    6、电荷是什么?

    电荷不是实体粒子,没有体积,是负电子。

    电荷位于是金属态氢离子的磁力矩——“电子轨道”,是磁力矩之间相互切割的能量。电荷与金属态氢离子的电性相反,聚合形成元素。

    7、《论语》中的“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第四》)

    这里先讲〈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篇,是《论语》思想核心所在,共26章,“仁”与“君子”是〈里仁〉篇两个重要主题。

    因为我们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学说主要在于“仁”,整部《论语》的思想核心也在于“仁”,更道出这一篇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

    〈里仁〉篇论述仁的部分,基本上以「子曰」句式构成,是从每人面对自己之力行言。不只论述其为道如何,更指出其实行之条件与基础,也指出人类存在应以仁为基础,是以仁本身作为存在之道,是知识、物质欲望、爱恶之依归。

    「德不孤,必有邻。」

    《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用白话文翻译就是:孔子说:“有的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跟他做朋友” 。

    这里的提到德

    德字有两种说法

    一指修德言

    师古注:“言修德不独空为之而已,必有近助也”。(意思说,人不能独自修成德,必有人相助)。

    二指有德言

    有德之人纵处衰乱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邻。

    其中,《论语集注》对这一句话解得很好:“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 因为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在于修已身,已身若修得有德,必有人从之。如此方成齐家,治国,平天下。

    推荐书籍:

    l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l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8、期待和等待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我也有过,曾经信念崩塌,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后来想想,既然这样不行,那就再换个别的,期待的小的不行,那就换个大的,然后又一路前行。过日子没有一帆风顺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与其期待,不如向往。虽然都是对未来的支撑,但是我觉得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期待有点被动,向往是主动,就像等待和寻找。用心观察,体会这个世界,你定能找到活下去的意义。

    活着有时不是为了什么,而是我曾来过,活的很漂亮…

    所谓的人生“意义”,其实就是自己定义的…你定义什么,祂就是什么,别人帮你定义的你也未必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