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法家思想主张是什么(请问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法家思想主张是什么(请问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请问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 2、你能分清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吗?各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思想主张是什么?
  • 3、法家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 4、儒家,道家,法家,佛家都是什么思想?
  • 5、请用八个字概括华夏法家的精髓是什么?
  • 6、中国古代思想主要有道家、儒家、法家和佛家,那么各家的优秀思想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 7、法家提倡的是什么?
  • 正文

    1、请问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法,是从礼中分化出来的,最早的法是禹贡。法家最早的代表人物是管子,他主张礼法并用,开始法都是习惯法,后来子产铸刑书,这是第一部成文法。受到了孔子的批评。

    到战国,法家唱主角,李悝作法经,分六章,战国改革最彻底的是商鞅变法,后期的韩非子、李斯,他们都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法家在政治上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废分封,行郡县。在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在军事上主张强军,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国家治理上主张实行法治,不分贵贱,一断于法,所以法家在战国时期最受青睐。认同的请加关注互粉交流

    2、你能分清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吗?各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思想主张是什么?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孔子,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代表作为《论语》《孟子》,以“仁政”“民贵君轻”为主要思想主张。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道德经》为代表作。

    佛家创始人为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大藏经》为其经典,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灵魂进入“极乐世界”。

    法家是以韩非子为代表人物,提倡法治,主张改革,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代表作是《韩非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为墨子,代表作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3、法家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在先秦诸子诸家当中,唯独法家的思想,是必须献出性命来实践,流出鲜血来祭奠,是血染的思想。这里面流血的、付出生命的,不但有当时许多有罪或者无辜的贵族和贫民,还有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商鞅和韩非。1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2 法律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3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4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5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具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

    4、儒家,道家,法家,佛家都是什么思想?

    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熔铸百家,兼容并包的思想。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因为儒家是入世之道,无论何时何世,入世的人数总是多于出世之人,所以,中国文化以儒家为尊。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的传统社会中,遍布全国各地的关帝庙的格局,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内地大部分庙宇,在革命的年代里被打烂了。现在,在云南这种边远地区,佛教兴盛的地方,还保留下来不小。

    关帝庙的正殿,供奉的是关老爷的坐像,背后站着的是关兴与周仓。他代表的是儒家忠义立身的精神,这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为正为大,坐居正殿。正殿之下分左右两厢,左边供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大菩萨,我曾想过,为什么四大菩萨中的地藏王菩萨没有供奉在内?仔细一想,三大菩萨都可以管阳间之事,而地藏王菩萨管的是阴间之事。所以就不供奉了。可见中国文化的功利性有多强。右边供的是道家的神仙,最重要的当然是财神,以及富禄寿神。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儒、释、道三家。这里又加上一个法家。可以明显看出,题主对法家的推崇,认为法家可以和其它三家相并列。这大概是受到现在“以法治国”思想的影响。把古代诸子百家之一的法家,理解成今天的以法治国了。但是,古代法家的思想,与现代依法治国思想是有明显不同的。古代诸子思想中,属于法家的思想的有《商君书》《韩非子》等,它们的思想或者与以依法治国有点联系,却并不一样,比如,现代法治思想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古代法家的思想,是为了维护统治者对天下百姓的统治。再具体一点,法家思想是为封建君主的个人权位服务的。这一点,看看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著作就可以明白。他的核心概念,法、术、势,法是制度,术是手段,势是权位,三位一体,核心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个人集权。

    二十四史中,汉唐史中,有《酷吏传》,所谓的酷吏,就是以法制的手段,为君主个人服务。比如汉代的张汤,郅都,宁成等,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是法家。在汉代时,这些人还有法制的精神,到唐代,酷吏们就干脆成了毫无原则,毫无节操的帝王打手了。来俊臣,周兴都是此类。法律成了他们可以任意玩弄的工具。到宋以后,就没有酷吏了。史书上就只有忠臣与奸臣之分了。

    儒家也有以法治国的思想,儒家法治与法家的不同,就是根本立足点的不同。儒家的法治,不是专为皇帝一人服务的。而是为天下百姓服务的。他要求百姓守法的同时,也要求皇帝做明君,爱百姓。这就是为何儒家能成为主流,而法家不能的原因。但法家的思想与诸子思想一起做为治世之术使用。而儒家思想,是所谓的“道”。这就是儒与法的不同。

    下面简单的说一下儒、释、道三家思想。因个人水平所限,自己不做发挥,只是以民国时期学者李时的总结,与大家分享一下。当然,他的解释,也是从历史文化经典中摘录的。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与六经之中,留义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际,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者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为扬,远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

    这段话大概不用翻译,大多数人都能懂。孔子曾说,一个人,或是一个思想,如果被人称赞,那一定是因为它是好的,有用的。因为后世对儒家五经的解析越走越偏,最后导致儒学的衰败。司徒是古代六官之一。主管教化民众。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祸福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伤恩薄厚,其实就是铁面无私,王法无情之意。恩是有恩之人,比如父母亲戚都是有恩于己之人。儒家认为应该有人情的存在。薄,是动词,是薄待,慢待之意,厚是名词,应该厚待之人。

    这三家之的精神,都与《易经》的精神有关。《易》是其共同的源头。儒家主要做的是教化民众,使得老百姓成为明礼守法,有素质的人。

    道家,主要是老子,是君人南面之术,也就是教统治者,也就是君王应该如何行事的。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就是谦恭之道。

    法家以法惩恶,只能算是治世之术,算不上道。

    以上是中国本土的三家,佛家是外来文化。佛家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扬广大,不是因为它带来了中国人原本没有的思想认识,他的传播恰恰是因为他的思想契合了中国人原有的思维模式。中国的道家思想,到庄子的时候,目光转向个体自身。而政治思想在汉代之后,儒家占据了主导地位,道家的眼光进一步向个体转变,而佛教空无思想,与道家的清虚,在本质上有相同之处。因此,到魏晋时期,深入研究道思想而形成玄学的中国思想家们很容易就接受了外来的佛家观念。使之在中国发扬广大。

    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性。人生是虚幻的假象,人生是苦。人要脱离苦海,靠的是对佛法的体悟,认识到色即是空,万事虚无的道理。如果悟透佛生,人生就可以解脱,到达彼岸。

    就儒释道三教来说,都讲人生的修练,都要讲人格的完善,都追求至善之境。但儒家修今世,佛家修来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今世比之虚无缥缈的来世更重要。因此,在历史上,儒家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而法家的影响力无法与其它三家相比。

    5、请用八个字概括华夏法家的精髓是什么?

    “正本清源、立法治国”是历代法家思想精髓,从黄帝在崆峒山问道,牧童曰“择害群之马处之”,到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所著《荀子》一书,及其高徒韩非子、李斯的帝王、法家思想都立足于“正本清源、立法治国”,源流不清则是非不分,国无法则无以立,有法才能“依法治国”!

    6、中国古代思想主要有道家、儒家、法家和佛家,那么各家的优秀思想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中国古代有道家、儒家、法家和佛家。

    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观点:对人民最残暴是法家!其他如儒家、道家和佛家要优秀一些,但最终目的都是统治老百姓的手段,法家最毒、最坏!法家既不讲理,更不讲德,只讲整人、害人、斗人!!

    7、法家提倡的是什么?

    #泛文化写作营# 这屋观点: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法家一支以人本性恶为基础,主张法治反对礼制遂自成一派。法家推行以君权为核心,实行自上而下的集权统治,奠定了后世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开了以法律为工具,作为社会的治理手段的先河。

    法家上承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之思想,经过李俚、吴起、商鞅等人的发展,形成法家早期代表人物,侧重各有不同的流派主张。商鞅重法,强调规则;慎到重势,强调君威君权;申不害则重术即强调治理之术法。主张君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尊君卑臣”以驱臣忠。以三人为代表分别形成了重法、重势、重术的各有特点的法家分野。法家对其他流派虽也有所借鉴例,如道家的无为等,但去其核而用其形,张力于权。 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主张法、术、势兼而有之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既要制定严刑峻法,让人们心生恐惧而不敢违之,又要用各种手段,让别人抓不住把柄。还要依托和运用权势、权威,令下服上。提出以法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提倡“君权神授、名实相符’’。即以君王的权威,以赏罚并举的恩威一体,实现有效社会动员、统治和激励。

    法家可贵之处在于“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但苛刑峻法也让人心生畏惧惶恐不安,甚至以命搏法铤而走险。法家是我国最重视法治的流派,但其主张的威法与现代法制权利义务对等平等,更显公平的主张不同。但在特定历史阶段,促进了国家统一和稳点了社会动荡具有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