餍足怎么读(朕兆,餍足,奉祀,决堤,怎么读?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朕兆,餍足,奉祀,决堤,怎么读?什么意思?
朕兆 餍足 奉祀 决堤 读:zhèn zhào, yàn zú ,fèng sì, jué dī 拼音介绍: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2、不知餍足什么意思?
己食髓知味,再不知餍足自己吃肉吸骨髓品尝过美滋味,还不满足?餍:yàn 满足
3、不可餍足什么意思?
不会满足 餍 : 餍 yàn 吃饱。 满足:餍足(多指私欲)
4、汉字里最容易弄混的四个字“祇、祗、衹、袛”,怎样有效记住它们的不同之处?
祇、祗、衹、袛这四个字是最容易写错的,其差别非常的小,“示字旁”和“衣字旁”只是一点之差,“氐”和“氏”也是一点之差。这四个字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
祇、祗、衹、袛四字的细微差别虽说容易让人犯错误,可是因为这些字已经不怎么常用,所以一般人想犯这种错误都没有机会。由于不是过于生僻之字,我们还有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不然很多爱较真的文友会睡不着觉。
为了清晰明了,我们还是逐个进行说解:
“祇”音有四,很多啊!(1)音qí,本义为地神。
大抵有“示字旁”之字多与神有关,因此这里的“祇”(qí)也不例外。“祇”本义就是地神,《说文》:“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尸子》:“天神为灵,地神为祇,人神为鬼。”
(2)“祇”又可读zhī,为适、恰之义。《广雅》:“祇,适也。”
(3)读chí,其义为病,义《诗·小雅·何人斯》:“壹者之来,俾我祇也。”。 此“祇”即是“病”义。
(4)zhǐ,同“衹”,意为只。
祗音zhī。
从金文字形看,像以酒浇地敬献鬼神,由此引申出恭敬义,如《左传》“父不慈,子不祗”。现在还见于书面语,如信件中常用“祗候回音”“祗颂文祺”。
又可读qí,通“祇”,义为神灵。
还可读zhǐ,范围副词。
衹(1)音tí,同“缇”,本义为橘黄色的丝织品。
(2)读qí,用于“衹衼”一词,指僧尼穿的法衣,如袈裟之类。
(3)读zhǐ,在古籍中,“衹”和“祇”常通用。1955年12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衹”被定为“祇”的异体字。1964年5月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中,“衹”又被定为“只”的繁体字。
袛音dī,义为贴身穿的短衣。《说文解字》释义时用了一个颇为陌生的词“袛裯”:“袛,袛裯,短衣。从衣,氐声。”扬雄《方言》对“袛裯”作了考证:“汗襦,自关而西或谓之袛裯也。”裯,音dāo,袛裯,相当于今天的汗衫吧。
看完了这些解释或许有人更迷惑了,别着急,这些字的分辨现在看来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我们发现古人也已经迷糊了,“祇” 为神灵之意时读 qí,古人也用“祗”。
“祗”与“衹”都有qí音,但是意义又不一样,一为地神,一为衣服。
最为“恭敬”义当用“祗”zhī,信件中的祝颂语要用“祗”。
“衹”和“祇”读zhǐ,常通用。这四个字中只有“袛”最为单纯读为dī,为贴身的短衣,不能与其他三个混用。
5、餍足是什么意思,"餍足"的汉语解释?
餍足 [yàn zú] [释义]
1.吃饱,饱足。
2.满足。 近义词满足
6、餍怎么读音是什么?
1、饕餮:拼音为 tāo tiè 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鼎彝等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 (2)比喻凶恶贪婪的人。 (3)比喻贪吃的人。 2、餍:拼音为 yàn 释义: (1)吃饱。 (2)满足。餍足(多指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