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的意思(古代打草惊蛇的意思是什么啊?)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古代打草惊蛇的意思是什么啊?
唐朝有个县令,名叫王鲁。自从就任以来暗中贪污受贿,衙役们也跟着效仿,索取贿赂,百姓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有一天,王鲁得知上司要来察访民情,肃整吏治,不禁担忧起自己头上的鸟纱帽来。他在批阅公文时,正好看到本县百姓连名告发他手下受贿的一叠状子,更是忧上加忧,神情恍惚。忧虑中,他不由自主地在两张状子上批下“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八个字,从而流露出唯恐手下被告发而牵连到自己的恐惧之情。无意识的打草惊蛇,会使对手有所警觉,予以防范;有意识的打草惊蛇却可以使对手惊慌失措,答应你所有的要求。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窥测对方的内心秘密,不妨尝试一下这一计策,旁敲侧击地说出他内心秘密的一些话题,再仔细观察他的神情与言行举止有无变化,往往会猜到八九不离十。比方说,你中了爱神丘比特之箭以后,急于想了解你的意中人心中是否也同样泛起爱的涟漪,可是你却怯于直接把话挑明。那么,常见的间接了解方式便是:“有的人说我们俩的来往有点那个,你看是不是真的能那样呢?”如果经过如此这般反复试探之后,被惊动的对方心中的小鹿慢慢向你靠近,你的探求便将得到最好的报偿;如果还在徘徊犹豫,你就应用“计”、用“心”去接近她;如果明确离你远去,你最好说声“误会”而开始新的追求,反正天下女人多着呢。在求人办事的时候也一样可以打打草,惊惊那些“蛇”。比如,在某天到他家里拜访时,似不经意地告诉他,外面似乎有些传说,说他有受贿行为,还说他与某某女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人撞见他俩在一起。如此点到即止,保证听得他面色发青、心惊肉跳,一定会求你:“哥们有事好商量,你有困难尽管说,我会帮助你解决的。”这时的他说话绝对是真诚的,你尽管开出他力所能及的价码,让他也爽快地为你服务一次,这就叫一物降一物。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凶狠角色,只要你能抓住他的痛处,包他立即全身发软任你支使。不过,我们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绝不要用这一招,否则他会反咬你一口,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厚黑哲理“打草惊蛇”亦有区别:无意识的“打草惊蛇”,会使对手有所警觉,予以防范;有意识的“打草惊蛇”,却可以使对手惊慌失措,答应你所有的要求。
2、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释义】:王鲁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居然在状纸上写道: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示例】: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因小失大
[ yīn xiǎo shī dà ]
【解释】: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出自】: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
引蛇出洞
[ yǐn shé chū dòng ]
比喻运用计谋诱使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3、打草惊蛇有什么典故?
【词义】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扑打植草时惊动埋伏在草丛中的蛇。
【用法】
原用来比喻惩甲惊乙。后用来比喻做事不机密,使对方知道了自己的意图而有所戒备。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南唐王鲁当 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薄贪贿,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即由此演变 而来。
【典故】
南唐时,有个叫王鲁的人,为当涂县县令。他爱财如命,大肆搜刮民财,贪赃枉法,全县的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县衙里的官吏也学他的样子竞相贪占,对百姓敲诈勒索。一天,百姓联名写了一份状子,控告县衙主簿营私舞弊,贪赃受贿。王鲁一看状子,真有点不寒而栗,因为状子上写的虽是主簿的罪状,但那些违法事件没有一宗不与他相关,有的还是他们合谋干的。王鲁感到大祸临头,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他脑子里乱糟糟的,理不出个头绪,往日种种不法行为,一一在眼前闪过。他竭力镇定了一下,开始琢磨对策。如果受理此案,若被上司知道,那自己便暴露无遗了。于是他想压下状子,不要惊动上司,就提笔在案卷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说:你们虽然告发的是我的属下主簿,可是我已经感到事态的严重了,就像打草惊动了草丛里的蛇一样啊!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4、打草惊蛇什么意思?
打草惊蛇,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做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出处】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九回:“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2、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例句】1、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歹徒溜了。2、大家先不动声色,免得打草惊蛇,让他跑了。扩展资料一、打草惊蛇的近义词1、顾此失彼 [ gù cǐ shī bǐ ]释义: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照顾不过来。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工城若破;郢不守矣。”2、操之过急 [ cāo zhī guò jí ]释义:意思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过于心急想要成功。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白话释义:秦军连一匹马一辆车也没有返回到秦国,原因在于它操之过急。二、打草惊蛇的反义词1、引蛇出洞 [ yǐn shé chū dòng ]释义:比喻运用计谋诱使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出处:现代·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如果说,父亲与会是中了‘引蛇出洞’之计,那么,储安平6月1日在中央统战部的发言,则被许多人视为‘自投罗网’。”2、欲擒故纵 [ yù qín gù zòng ]释义: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5、求打草惊蛇造句,打草惊蛇的意思?
1.侦破工作应谨慎保密,不要打草惊蛇。
2.你这样轻举妄动只会打草惊蛇,给下一步的工作带来困难。
3.不要做那种打草惊蛇的蠢事,不动则已,要动就必须使罪犯全部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