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帜是什么意思(东北易帜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东北易帜是什么意思?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想统一祖国,张作霖为老大的奉系军阀盘居关东拒绝被收编,于是二者打了起来。在他们打仗期间,日本想统治关东,但张作霖不听日本的,于是日本人把张作霖炸死了。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为了报国仇家恨,和蒋介石妥协,宣布关东归国民党领导,全国至此统一。
2、我历史有道题不明白,请问下:东北易帜.是什么意思? 我想知道的是里面的内容?
在东北易帜之前,国内一直是军阀割据的状态,主要由直系奉系皖系,东北易帜象征着东北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管理,实现了战时国家的相对统一(此时不包括外蒙,以及尚未实际管辖的西藏)。
3、易帜什么意思?
易帜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更换旗帜也可以理解为:改变自己原来的思想、立场、主张等。这个词没有贬义或褒义就好象“东北易帜”
4、易帜是什么意思?
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改变政治方向、宗旨或投向对方东北易帜 1928年6月1日,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顾执中从前门车站获悉,张作霖在京眷属已于凌晨乘车出关,张本人也出走在即。张作霖出走,使形势急转直下。
5、改旗易帜是什么意思?
改旗易帜,就是更换旗帜的意思。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表面上看,旗帜只是一个标签,标签是符号的一种,而符号的功能是传递信息。所以,旗帜实际上是传递某种信息的标签符号。 本质上看,对于社会团体或者国家政党来说,旗帜蕴含的信息往往是一个组织所有成员的共识。近义词 改弦易帜、改弦易辙、改弦更张
6、不思易帜是什么意思?
不思易帜:不考虑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通常引申为不想改变政治方向、宗旨或投向对方。 一、单词解释: 1、不思:不想,不考虑。 2、易帜: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改变政治方向、宗旨或投向对方。 二、举例说明:如我国近代史有名的事件:“东北易帜”其实就是东北改变旗帜,把原来伪满洲的五色旗改为民国的青天白日旗,形式上归顺民国,让全国统一,也可以说少帅投靠了老蒋,主要意义就是打乱了日军的侵华计划,小鬼子以为炸死了张大帅就可以轻松吃掉东北,根本没把少帅放在眼里,可是少帅发动了易帜,小鬼子再想侵略东北就等于跟整个中华民国作对了,但易帜之前入侵略东北就是侵略伪满洲国,和整个民国没关系,易帜的时间是1928年12月29日!
7、东北易帜是什么意思?
是这么会事,1928年,日本侵略者见张学良之父张作霖,不能满足其侵略要求,阴谋在东北扶植新的代理人,就在皇姑吨炸死张作霖,其后,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国民政府劝其改旗易帜,日本又威逼张学良宣布东北独立,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顶住日本的压力,于1928年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
8、更弦易帜是什么意思?
更弦易帜: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9、拔帜易帜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拔帜易帜"这个典故最初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是这样的: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韩信和张耳率兵攻打赵国,出奇兵突入赵军军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色旗帜,使赵军军心大乱,于是大破赵军。
故事说的是公元前204年10月,汉大将韩信与张耳率数万汉军,东下井陉(今河北省井陉),攻打赵国。赵王和赵国大将军陈余在井陉聚集二十万大军,准备抵抗汉军。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韩信、张耳虽来势凶猛,但我军驻地井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可一面据险坚守,一面派部分奇兵出其不意地袭击汉军粮草辎重,断其后路,可获全胜。"然而陈余并未采用他的计谋。
韩信得知这一消息,心中暗喜,大胆地在距井陉三十里处驻扎下来。当日深夜,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手一面汉军红色旗帜,在夜色掩护下,埋伏在赵军营帐附近的山上。然后,韩信命令这支伏兵等赵军追击汉军离营时,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旗帜。伏兵出发后,韩信又故意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背水布阵。背水布阵原是兵家之大忌,会自己断掉自己的退路。赵军见此情景,以为汉军必败无疑。
第二天天刚亮,韩信便指挥汉军向井陉攻击,赵军立即打开营门出战。双方刚一交战,韩信、张耳便命令汉军士兵丢下旗鼓仪仗,向水边阵地撤退。赵军见汉军不堪一击,便倾巢出动,争抢汉军弃物,追击汉军。此时,埋伏在赵军营帐附近的那二千汉军,见赵军营帐皆空,立即冲入赵营,将赵军旗帜全部拔掉,换上了汉军的红色旗帜。赵军回头一看自己的营帐全都插上了汉军旗帜,误以为赵王已被抓住,军心顿时大乱。
韩信、张耳退到水边后,汉军因再也没有退路,便拼命死战,越战越勇;而此时赵军已无心恋战,逃的逃、死的死,很快便被汉军全部消灭。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发起的朝阳集战役与此相仿。当时,国民党调集了十二个旅分二路进攻我淮北解放区。陈毅称保卫淮北解放区是背水一战。他指挥山东野战军十三个团抗击,乘敌立足未稳之时,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第九十二旅,取得了朝阳集战役的胜利。战役结束后,陈毅元帅写下了《淮北初战歼蒋九十二旅》这首诗:
人民怒撼山河动,背水奇功敌尽降。
诗中引用了我们上面讲的韩信背水一战,拔帜易帜的典故。不过这里所说的背水一战,有了更广阔更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