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语言表达技巧(语文中的语言表达手法有哪些?)

语言表达技巧(语文中的语言表达手法有哪些?)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语文中的语言表达手法有哪些?
  • 2、语言表达方法都有什么?
  • 3、语言表达技巧?
  • 4、语文关于语言表达技巧?
  • 正文

    1、语文中的语言表达手法有哪些?

    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 、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应该说表现方法包括了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2、语言表达方法都有什么?

    表达方式,由“表达”和“方式”合成。

    表达是动词,意思就是“表示思想和情感”。

    方式,是名词,意思是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1]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

    但是,生活中,“表达”的范围很广,例如绘画、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文章的表达方式就不同,体育更是与众不同,它用身体的运动直接表达锻炼和竞赛的文化含义所谓“表达方式”是人类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及感情色彩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方式: 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1]

    3、语言表达技巧?

    (1)用别人爱听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2)扬长避短(3)表达不同意见时,尽量用“很赞同……同时……”的模式,这是“合一架构”(4)自己的意见让对方说设法让对方说出我们的意见;最佳的方案是把想说的意见变成所提问题的答案,让对方给出的答案,同时也获得对方的认同。(5)用建议代替直言、提问题代替批评顾及别人的自尊,让对方说出期望,谋求共同的利益。提建议时不要说“我认为”“你应该”,而是说“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考虑……”(6)站在别人的角度,讲出自己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利用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讲出的道理更容易被接受。(7)主动表达,化解沉默的僵局(8)诱导否定,转移目标  这个方法的理念是:否定从肯定开始,用钢丝围圆的方法改变另一端的方向。公式:肯定+转移+再转移~~~

    4、语文关于语言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题答题技巧:  1.读懂读清题干,是做题的根本。题干一定要读两遍,命题人说,题干上的话没一个字是多余的。读清读懂了题干,题目也就成功了70%。  2.按题干的提示要求做题。题干既是要求,同时也是提示,是暗示。所以按照提示要求做题会事半功倍。  3.语言表达题每年会出现一些新题型。每位考生心理要有所准备,但其测试的方式方法可能有些与平时的不同,而能力要求却是每位考生早就心中有数的。  4.识图识表题,可以在平时训练一下。准备这一部分的测试,其考查的形式一定要多一些,全一些。有备无患。各个语言表达题解题思路:  1.语病修改。从语病、简明、连贯、得体角度考虑。首先判断要准确,动小手术(增、删、调、换),不改变原意,答案表述要规_范,注意审题,不要把正确的改为错误的。  2.仿写。明确评分要点,要求严格按下列要点进行仿写。①内容合理(上下文意衔接、情调一致等);②句式仿写(句式结构一致、运用手法一致等);③修辞上,注意比喻和排比手法;④符合题目要求,尤其特殊要求;⑤语句通顺(否则扣分)。  3.扩展。①答案必须体现题目的明示要求和暗示要求(明示要求有的在题干上,有的在语言材料中),如2000年“歌声”一题,明示要求:以“歌声”为重点,“不少于30字”;暗示要求:要体现二者的差别,要以描写为主,构思新,文笔好。②答案表述要通顺,不漏字,不重字,不出现语病,书写认真。  4.压缩语段。①理解和归纳是压缩的前提和基础;②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和限制。高考往往强调有侧重的压缩;③合乎题干要求,要点全面,答案通顺。  5变换(选用)句式。①明确变换的原则;不得改变原意。②注意把握原句的句间关系。③语句要通顺。  6.得体、连贯题。要根据要求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