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端午节谚语(马上又要端午节了,农村老俗语“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啥意思?是不是封建迷信?)

端午节谚语(马上又要端午节了,农村老俗语“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啥意思?是不是封建迷信?)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马上又要端午节了,农村老俗语“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啥意思?是不是封建迷信?
  • 2、端午节的谚语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有关端午节的?
  • 3、端午节有哪些谚语?
  • 4、农村老话“蛤蟆躲端午”是什么意思?
  • 5、农村俗语“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 6、端午节谚语?
  • 正文

    1、马上又要端午节了,农村老俗语“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啥意思?是不是封建迷信?

    “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说的很吓人,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农历七月,在我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月份,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十五、七月十四这些日子,都会去祭拜去世的亲人以及祖宗。

    不怕七月的鬼,就是说七月是人们外出祭祀最多的月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鬼”月。但人们是不害怕的,为什么,因为人们祭祀的都是自己不在人世的亲人和祖先。不会有一点害怕和不适应的感觉。七月做为一个特殊的月份,人们都把它作为对于去世的人的怀念和尊敬的日子。根本不会觉得有多少害怕。

    怕“端午的水”又是为什么呢?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己有数千年历史了。端午节时也正是我国处于夏季阶段,这个时候特别是南方地区也进入了频繁的雨季。这也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山洪暴发、道路塌方。另外,这个时候对于农作物来说都会影响产量。因此对于人们而言,在端午节期间突发的大水对于人们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所以,人们根据这种情况,感觉到相比于七月的鬼节而言,端午节的不确定因素更让人感觉不安。因此才有了农村老人常说的“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的水”的说法。

    图片来自网络

    2、端午节的谚语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有关端午节的?

    端午节常见谚语如下: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江苏)端午佳节,菖蒲插屋。(江苏)端午节卖菖蒲。(温州)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温州)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上海)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浙江)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南京)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南京)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湖北)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江西)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客家)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广东潮汕)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广东)五月节,小哒埠。(广东潮汕)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福建)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福建)未吃五月节粽,破裘毋甘放。(福建)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福建)未吃五日节粽,破裘不甘放。(台湾)洗午时水,无肥亦嫷(漂亮)。(台湾)午时水洗目睭,明到若乌秋(大卷尾,鸟名)(台湾)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台湾)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台湾)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3、端午节有哪些谚语?

    有关端午节的谚语:1、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3、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4、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5、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6、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7、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8、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9、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10、午时水洗目睭,明到若乌秋。

    4、农村老话“蛤蟆躲端午”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就在眼前,而端午节的习俗也已经在眼前浮现,在很多农村过端午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喝雄黄酒防止“五毒”的侵扰。而这五毒中就会有蟾蜍的身影,而大家都会在这一天捉五毒,防止这五毒对人体和庄稼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这一日蟾蜍自然就会躲着不出来,防止大家把它捉住。 当然蟾蜍并不知道“端午”这个习俗,所以躲端午也只是大家的调侃而已。

    但在过去一直都会有捉蟾蜍的习俗,虽然蟾蜍长得十分的吓人,在却是一个有益的动物,主要就是以昆虫为食。但大家看到蟾蜍的模样之后都会浑身起满疙瘩,同时大家认为蟾蜍身上有毒性,尤其是白色的汁液更是让大家十分的恐惧。但却是中药上运用的宝贝,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到了端午的前后,大家都会捉上蟾蜍,之后将里面的毒素挤出来,之后混入面粉中进行搅拌然后擀成长条的形状,在太阳下晒干之后留着以后治疗疾病。同时还会将锭墨放到它的嘴里之后风干然后成为一剂中药材。

    如果人体有一些皮肤病都可以用这个进行治疗,之后就可以让疾病得到保证。 而在中药上的记载中,蟾蜍在预防高血压、促进血液的循环中都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类的疾病,在消肿散瘀上有不错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治疗呼吸上的疾病,这些都让蟾蜍身上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但现在蟾蜍已经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大家可不要知法犯法喔。

    5、农村俗语“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有无荒田,与芒种交前在后无必然性关系,所以,我认为没多大理由,田荒不荒,与芒种在端午前后关系是不大的,认为芒种交在端午前,处处就有荒田,理由是不够充分的,没多大道理的。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立春算起,排于第九位,是属五午月的节,端午是指阴历五月初五节。芒种端午前,是指芒种节在阴历五月初五前来到交节。二十四节气是依阳历而来,从阳历来看节气,日期是相对固定的,有异也仅前差一天。如芒种一般是在阳历6月6号,有变化也仅前后一天之差,即6月5号或6月7是,不会差大了。但从阴历看节气,就是很不稳定固定的,阳历阴历正常年日差就有11天之多,阴历闰月年就差近20天,所以,从阴历看节气,日差很大,会因为闰月而提前或延后许多,不是一两天,会有差十多天的。芒种应在阴历里五月上旬交,却会有提前到四月,或延后到五月中旬的,所以,芒种在端午前后交节都属正常,并非有什么大特殊。因此,怎可以就说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呢?处处有荒田,荒田是丢荒无耕种,不耕种原因必有多种,特别是处处都有时,就更多,不会仅因芒种在端午前这一点吧,其实,这一点能算原因?

    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前后都要种。端午前芒种并不延后,并不错过良机,怎会就处处有荒田了呢?所以,这一说法不成立,理由怎么说也不够充分必然。芒种芒种,样样要种;麦类成穗,谷类忙种;四月芒种不种,五月芒市混种,芒种要加紧时机种却是真的,不错过时令,不然真会丢荒了。

    6、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谚语: 家有三千艾,郎中不用来。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五月五,划龙舟,过端午。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