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两句三年得(两句三年得,是哪两句?)

两句三年得(两句三年得,是哪两句?)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两句三年得,是哪两句?
  • 2、怎么看陆游写诗非常简单,而贾岛则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3、两句三年得?
  • 4、好的诗词必须“两句三年得”吗?有灵感乍现随心偶成的美诗词分享吗?
  • 5、三年得两句是指的哪个诗人?
  • 6、两句三年得的下一句是什么?
  • 正文

    1、两句三年得,是哪两句?

    问题:两句三年得,是哪两句?前言

    不是两句三年得,而是二句三年得。这句诗出自贾岛的绝句《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那么,贾岛诗中说的二句,是指哪二句呢?

    一、曾经的诗僧贾岛

    中唐时期有一个韩孟诗派,即以韩愈、孟浩然为首一个诗派,还包括 :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等人。

    其中有一个诗人曾经是一个和尚,法名无本。这个人就是贾岛,他是是韩孟诗派中著名的苦吟诗人。

    他结识韩愈就是因为吟诗走火入魔冲入了韩愈的队伍,后来贾岛受到韩愈的赏识,于是还俗,重新开始考取功名。

    不过贾岛因为作诗不注意,总是得罪人,据说有一次甚至作诗讽刺韩愈的老领导裴度: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结果”皆恶其不逊“。又做《病蝉》讽刺科场众人: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结果贾岛被认为"无才之人,不得采用",并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可见这个贾岛屡次落第也不奇怪。

    二、二句三年得

    贾岛的“二句三年得”是指自己有一首诗中,颈联的来之不易。

    这首诗叫做《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贾岛出家时,法名无本,这个无可上人,也有个“无”字。他不是外人,他本姓贾,是贾岛的堂弟。不知道当年是不是一起出家的。

    这首诗的颈联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贾岛说,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吟出,感动的自己不禁热泪长流。 假如得不到赏识,我就隐迹故山告别诗坛了。

    不知道他的弟弟无可上人,知道以后作何感想。是不是也感动的一吟双泪流。

    无可也曾经作诗给哥哥贾岛,《秋寄从兄贾岛》:

    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三、对于后人的影响

    古人喜欢化用前人的作品,如果有佳句的话,就会出现不少后人的相似诗句。贾岛的“二句三年得”就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唐人方干有诗《赠喻凫》云:

    所得非众语,众人那得知。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在《贻钱塘县路明府》中,方干又写道:

    志业不得力,到今犹苦吟。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世路屈声远,寒溪怨气深。前贤多晚达,莫怕鬓霜侵。

    卢延让有《苦吟》诗云: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这些诗作,都是后人对于贾岛的致敬。

    结束语

    贾岛得罪了人以后,几次科举失意。据说有一次遇到了唐宣宗,因为皇帝赏识他的诗作,因此给了一个小官:长江主簿。

    皇帝意思是,让贾岛学学长沙傅贾谊,将来可能会另有安排。三年秩满后,朝廷任命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但是诗人没有受命就去世了。

    @老街味道

    2、怎么看陆游写诗非常简单,而贾岛则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首先肯定旅游和贾岛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们都留下传世的经典诗篇,不能以语言的平易,还是精心修改而论长短。

    亘古男儿一放翁,诗书清白赋家风。

    1、他的诗,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陆游的诗歌,风格多样,体裁广泛,涉及面十分深广有很高成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他的情,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留下最著名的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临死绝笔仍然心系国安定。

    3.他的情,他和唐婉的爱情令人婉惜,留下著名的《钗头凤》

    一生不喜与人往,唯喜作诗苦吟

    1.贾岛,唐代诗人,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推敲结识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

    2.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孟郊人称“诗囚”,贾岛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都是贾岛留下的脍炙人口诗,一生留下400多首诗。

    贾岛和陆游出生不同的年代,生活经历也不相同。他们写诗的风格很大区别,但两位都是著名的诗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文诗的艺术成就来看,旅游尤胜一筹。

    3、两句三年得?

    “两句三年得”的下一句是:一吟双泪流。 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诗后》全诗原文如下: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译文: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首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赏析:

    1、《题诗后》是唐代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在《送无可上人》 之后。

    2、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

    3、这首诗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4、好的诗词必须“两句三年得”吗?有灵感乍现随心偶成的美诗词分享吗?

    谢谢邀请!

    好的诗词必须“两句三年得”这句话并不正确,但有点道理(有的诗表达要适时间可作)。首先分别来论一下,再作一首诗论证!一,首先论“两句三年得”有点道理。

    有点道理就在于,有的诗要求等待时间来作。如要总结一场发生大事而作一首诗,那肯定要等到事态结束,有结果来作诗总结更合理,更好表达此时的情感,肯定能作出一首好诗。

    论时间,这个时间或超过三年,甚至等更长时间来作诗,这只能是以事的时间而定来作诗,并非作诗过程时间,这个时间的存在就是称为总结而作诗。

    举例一一诗句在下:

    ①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临刑前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清。

    ②毛泽东在井冈山反围剿胜利后作西江月《井冈山》诗句。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导敌军宵遁。

    二,再来论“两句三年得”并不正确。

    并不正确在于,人生走上社会就是人生舞台,每时每刻都在表演,台词就是感受出来的情感,这个情感可以形成诗词。随时,随地,随意都可以作诗表达。

    同时,本人还认为,“诗歌”也是诗的一种表现形式,通俗易懂,很适应文化层次不同的人欣赏,很合乎现在人用白话文作诗,更容易表达人的思想情感。

    举例一一诗句在下:

    ①《走四方》歌曲,表达打工之路感想诗句。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

    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

    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

    ②《潇洒走一回》歌曲,表达人生情感诗句。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

    红尘滚滚痴知情深,聚散终有时。

    留半清醒留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综上所述,好的诗词必须“两句三年得”不能一概而论,是要根据作诗目的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来确论,时间长短更不说明是否好诗,而是作者的文化水平和作诗风格有关。

    为此,随意作诗一首来总结。请赏!

    好诗两句三年得?此时未作诗无获。诗词有意在风格,别具一格人品德。

    5、三年得两句是指的哪个诗人?

    我是文子心语,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问题中的“三年得两句”。原句应该是“两句三年得”。出自于唐代诗人贾岛的《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愁。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形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诗之难得。懂得我的诗人如不赏识,我将隐居故山,以度残年,再不做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了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的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千:“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贾岛是个刻苦的诗人,他作诗锤字练句精益求精,每字每句都反复推敲,谋篇布局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说到贾岛,最有名的还是“推敲”的故事。贾岛有一天骑着毛驴,边前行边作诗。当作到“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时,无意中撞到了时任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当时的官职相当于现在都城市长的级别。当然韩愈还有一个身份是诗人、散文家。于是韩愈和贾岛反复推敲,韩愈说“敲”字佳,于是,才有了“僧敲月下门”的千古名句。其实贾岛因作诗撞到人不只这一次,在之前,他因“落叶满长安,秋风吹渭水”就冲撞过刘栖楚。

    作为一名苦吟诗人,贾岛诗歌创作的态度是超乎寻常的认真,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也由此可见,天才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靠后天的努力和勤奋,去培养和练就自已的一技之长。现在有一句在职场很流行的话“任何一个行当要想出成绩,起码需要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贾岛身上,已经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和魅力。换句话说,贾岛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当今仍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唐代是个诗人的年代,相比较而言,贾岛的文学创作成就并不算很高,而且创作范围比较窄狭。这除了唐代这个诗人辈出的时代里出现的大诗人太多外,也与贾岛的“苦吟成癖”有关。诗人把注意力和精力过分地放在字词的推敲上,“两句三年得”、“十年磨一剑”,这势必会影响到他的襟怀和视野。文学创作也如同其他的社科门类一样,既需要认真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更需要有胸怀天下、发展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三国魏曹植才思敏捷,七步成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样可以成为千古名句。唐代李白才华横溢,想象丰富,风格豪放,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热情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同是唐代的诗人杜甫,诗歌以沉郁为主,感情深厚,内容充实,风格多样,成为我国古诗词的现实主义高峰。被称为“边塞诗人”的岑参,他的诗作大多气势豪迈,色彩浓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唐宋名家甚多,在此不一一列举。笔者想说的是:诗词的语言词句固然重要,但诗歌所言的志向和胸怀更是诗歌之重、诗词之魂。

    我是文子心语,以上是我的回答。一点浅见,见笑见谅!勿喷!

    本文是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切勿抄袭。

    6、两句三年得的下一句是什么?

    贾岛·《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