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下一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句子怎么用?)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句子怎么用?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这诗句岀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剑客》,全诗二十字,展示的气势十分庞大,有如虹贯日,气博云霄之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苦吟诗人贾岛是众所周知的,他是位僧侣诗人,在他当和尚时,骑驴吟诗,就是那句,僧推月下门,应该是用那个字更好,他一边做着手势,一边琢磨着,"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入神的竟然忘了一切,不知不觉中,驴子把他拉到了韩愈的轿前。
韩愈问了原委,贾岛把他的原作呈上,他正为"推"和"敲"纠结,韩愈给他定夺了,说"敲"更帖切,推有唐突之嫌,敲更能显示夜晚的寂静,也符合诗人的身份,从此他们成了诗友。
贾岛受教于韩愈,还俗苦读,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想一举成名,凭他的才华,就象十年磨了一把宝剑,他把他的十年寒窗苦读化成宝剑,把他的才华喻为寒光闪闪的霜刃,这十年的心血功夫,今天拿岀来,还有什么摆不平的事呢!
意思是他要用他的才华,去施展他的抱负,结果屡试不中,原以为这十年的寒窗苦读,会象宝剑一样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冲刺科举考场,这跟李白的"走岀门来哈哈笑,我辈岂是蓬蒿人"一样,都是言以喻志的气势之作。
但从他们的壮举到后面的结果来看,豪言壮语还是留到成功后发岀,没成功发岀的豪言落空后,会使人消极遁世,一蹶不振,贾岛最后一直未考中举人,做到普州司户就病逝了。
因此,"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这祥的句子,可以抒豪情,吟借鉴,用比拟,形容成功人士的感慨,激励自已奋进的名言,且不可用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之前,在你成功之后你的"十年磨一剑"才会光辉灿烂。
2、“十年磨一剑”的下一句是什么?
出自唐代贾岛的《剑客 / 述剑》,下一句是霜刃未曾试。全文:翻译:相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此诗写一剑客,李锳《诗法易简录》说它:“豪爽之气,溢于行间。”“十年磨一剑”,表明此剑凝聚剑客多年心力,非同一般。“霜刃未曾试”,表现剑刃寒光闪烁,锋利无比,但却未曾试过它的锋芒。虽说“未曾试”,而跃跃欲试之意已流于言外。此两句咏物而兼自喻,诗人未写十年寒窗苦读,也未正面写自己的才华和理想,然而通过托物言志,已可洞悉诗人的心理。与孟浩然《送朱大入秦》相比,虽同写游侠,而寓意似更深入一层。
3、上联:十年磨一剑,剑出鞘,敌人胆寒!求下联?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这个上联不好怼!将就对一下,不讲究工整了!见笑!
上联:十年磨一剑,剑出鞘,敌人胆寒!
下联:百岁寒孤梅,梅弄香,群芳迟来!
4、十年磨一剑下一句?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树梨花压海棠。樱桃樊素口,天生一个仙人洞。十年磨一剑,吾射不亦精呼?短篱残菊一只黄,亏老先生下手。杨家有女初长成,千里江陵一日还。芙蓉帐内奈君何,教君肆意怜。曲径通幽处,还来就菊花。风定落花深,端坐紫金莲。事了拂衣去,春梦了无痕。夜来风雨声,朵朵花开淡墨痕。问君能有几多愁,竟无语凝噎。玉人何处教吹箫,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红径里,一晌贪欢。手挼红杏蕊,天上人间。骤雨初歇留恋处,春意阑珊。注:短篱残菊一只黄,出自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亏老先生下手,出自元代《醉太平》
5、“十年磨一剑”出自哪里?下一句是什么?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2、出处
出自:贾岛的《剑客》。
原文: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3、译文
用了十年工夫磨制出一把宝剑,剑刃寒光闪闪却还没有试用过。今天,把它拿给您看,请告诉我谁有不平的事要伸张。
6、十年磨一剑的下一句?
项脊轩那篇文我的语文老师非常喜欢,犹记得枇杷树那句,老师读来唏嘘良多。那会儿年纪还小,虽有伤感但体味不深,这句却一直记得。叙情的我比较喜欢诗经里的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另外很喜欢十年磨一剑那首诗,还有桃李春风一杯酒那句。
7、十年磨一剑,下一句是什么?
剑客 / 述剑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8、写作时十年磨一剑,是否每个人都能功到自然成?
感谢头条平台老师的邀答,感谢师友们互相交流学习。下面我来就“写作时十年磨一剑,每个人是否都能功到自然成?”这个问题,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我认为,“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这是一条颠覆不了的真理。其中的“十年”并不一定就是整整十年的时间,也许三年五载,也许是二、三十年,甚至是一生一世一辈子。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付出的多少,还与一个人的先天禀赋的高低有关。就拿教育教学来说,同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在同一位老师的教导下,有的学生很快就把所学知识掌握了,有的就用时间多一点,还有的学生就连一点也没学到,这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的对象所取得的成功大小差别还是很大的,这就与一个人的先天禀赋的高低关系还很大的。
话又说回来,先天禀赋高的人就一定有大的成就吗?也不一定!有句名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就是告诉我们,既要有高的先天禀赋,又要有坚韧不拔的志向,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就会功到自然成的!
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不管成就大小,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