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写的什么景色?)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写的什么景色?)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写的什么景色?
  • 2、杜甫的经典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在哪里?
  • 3、杜甫的《绝句二首》 其一,其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4、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两只?杜甫有何用意?
  • 5、杜甫的《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不用两只,而用两个?
  • 正文

    1、“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写的什么景色?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纠正一下,“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它不是诗(律诗),而是绝句,绝句与诗(律诗)是有所区别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概念、起源、特征不同。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它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定型于初唐,盛行于唐宋,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杜甫(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全文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的意思是说,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唱歌,一行白鹭飞翔于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从四川及周边的山川河流分布上分析,这里指的横断山脉岷山山岭,而不是成都周边的“西岭雪山”,更不是指东北方向的秦岭)上堆积着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来自万里之外东吴的船只。

    杜甫在绝句中,到底想表达什么?“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天无论小鸟是在柳枝上唱歌、对话、调情,大诗圣杜甫和我们都是听不懂的,因为它们说的是“鸟语”,我们“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个画面(意象)描述的也是大自然界中鸟的一种行为,它们依照季节的时序飞行而已,只是作者把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境)赋予它们,寄物(鸟、蓝天)而已。其实,离自己想要真正呈现的主题思想“离题甚远”。“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言志的重点,意象继续延伸:西岭、千秋雪、万里船。在句中,作者真实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若隐若现,隐喻的意思为:苦读寒窗数载,千秋功名已就,欲乘船扬帆远行,鹏程万里大干一番。

    因此说,整首绝句描写的根本不是什么自然景色!如果要牵强附会的去说写什么景色,权且可以肤浅的理解为,描写春末夏初的景色吧,真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概说的就是这层意思。事实上,诗圣杜甫整首绝句以“赋”的手法成文,如诗如画,行云流水,不露痕迹的寄物言志,“寄”美丽的鸟、翠柳、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这些外在的“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此时此刻心情(境)与远大的志向与抱负,这才是整首绝句的主题思想。

    解读诗圣著名于世扬名立万的名句需要一定的胆量,深恐曲解了绝句的真实本意,而贻笑大方。下面我怀着一颗对诗圣的敬畏之心,诚惶诚恐的继续解读如下:

    一、如诗如画(物)

    意境的空间跨度——在空间上,身处成都草堂的作者,首先描写了草堂前春天的吉祥之鸟黄鹂、翠柳。鸟依附于树,树附着于大地,它们是地面景观景致;其次描写了吉祥的白鹭,展翅飞翔于蔚蓝色的天空,鸟与无垠的天空都是具化在虚无缥缈的空间之中,立体而唯美。两句的意境空间跨度从地面到空间,放飞思想。在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此时此刻春风得意,心旷神怡的心态(境)。另外,还隐藏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地面柳枝上叽叽喳喳的黄鹂小鸟们,你们哪里知道我鸿鹄(白鹭)大鸟一飞冲天,直飞霄汉,壮志凌云的远大雄心壮志呀?)的涵义。

    意境的地域跨度——在地域上,身处四川成都草堂的作者,在春天,他是不可能从草堂的窗户一下看到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的,也不大可能(或权且可能)看到草堂门口停泊着不远万里从东吴而来的船。西岭、千秋雪、万里船,这些意象都是虚拟化的想象之物,寄以它们来言志而已。

    二、寄物言志

    绝句写作的背景是: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非常好,面对草堂呈现的春意盎然与勃勃生机,他在心情愉悦中,写下这一著名的绝句。

    寄上面所陈述的物,来言志:用绝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春风得意的心情(境),欲扬帆万里,仗剑天涯,纵横天下,干一番事业的远大志向。

    三、结语

    整首绝句描写的不是景色,而是作者以“赋”的手法寄物言志,来表达自己的远大的志向与抱负。

    ———————————————

    (图/网络)

    2、杜甫的经典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在哪里?

    两个黄丽鸣翠柳鸣是歌唱的意思。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话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被今人誉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最终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3、杜甫的《绝句二首》 其一,其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翻译: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

    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葱,濡饱墨于纸面。两句诗状江,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令人赏心悦目,漫江碧波荡漾、花,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唯其极言春光融洽,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何日是归年”,景象清新,然而可惜岁月荏苒,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洁白四色,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满山青翠欲滴,碧白相映生辉,多么绮靡,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可是。

    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掠翅江面,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何日是归年,施浓彩于图中,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摇曳多姿?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写得深中画理。“江碧鸟逾白、火红,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掠翅江面,并分别敷碧绿,紧接下去,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而一个“欲”字、鸟四景,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

    翻译,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青红互为竞丽、山.满山青翠欲滴,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漫江碧波荡漾,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归期遥遥。你看,别具韵致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显露出白翎的水鸟,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

    山青花欲燃,笔路陡转。

    今春看又过。一个“逾”字

    4、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两只?杜甫有何用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从小背到大的书,可以说是朗朗上口,又十分接地气,当初安史之乱后,杜甫得知故人的消息,跟随回到成都草堂,面对上气勃勃的景相时,情不自禁写下了一组即景小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写出了鸟儿成双成对,但一般来说,鸟儿是用“只”的吗?为什么杜甫用的是

    “两个黄鹂鸣翠柳”,而不是“两只黄鹂鸣翠柳”呢?

    还是说唐代指鸟的量词是“个”?其实“个”和“只”

    在唐诗中的使用情况,跟现代汉语方言差不多。

    用“个”来指人的情况有很多,如:王勃写的“不知来送酒,若过是陶家”,这里的陶家是指一类人,即像陶渊明哪样的爱酒之人。

    卢照邻写“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任华写杜甫是“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还有无名氏的“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等等。

    也有用来指物的,如:杨烔的“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岑参的“橘杯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杜甫的“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等。

    指鸟用的量词确实多以“只”为多,如:白易居写“老鹤两三只,新篁千万竿”、朱顶鹤一只,与师云间骑”,元稹写“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等。

    与此同时,“只”可用于指箭、船等,相当于今天的“支”。

    指鸟和动物有有用“个”的,不过在杜甫之前,似乎没有用“个”指鸟或动物的,杜甫在创作中多次用到“个”,像“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打破蜘蛛千道网,总为鶺鴒两个严”等。包括

    “两个黄鹂鸣翠柳”。

    由此大胆的猜测一下,用“个”指鸟,可能是杜甫所创,也有可能他把民间的口头语用来作诗。

    两“个(箇)”的音是去声调,仄声字,按照诗歌格律“个”和“只”是可以替换的。

    但“个”字是发音短促入声调,“行”是平声,古诗讲究“仄、平”对仗的韵律,“只”是“平声”,写下句的“行”够不成对仗的韵律。所以用“个”整体读起来其实更加舒缓一些,也更协调。

    杜甫之所以不用“只”,而用“个”,可能是因为“个”更接近当时的民间口语,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而且用指人的词来指黄鹂鸟,感情上更显亲切吧。

    5、杜甫的《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不用两只,而用两个?

    这首古诗的全名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咬文嚼字地来分析,“两个黄鹂”实在有些别扭,量词用得不恰当,应该改为“两只黄鹂”更准确些,但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律诗,因此在用字上必须严格依照格律,而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平,指平声字,主要包括现在声调为阴平、阳平的字;仄,指仄声字,主要包括现在声调为上声、去声的字和古代的入声字。按照读音来区分,平是平顺的意思,声音比较响亮动听,能拖长,也就是如一条平坦的路径,可以顺利地走下去。仄是倾斜的意思,属仄声类的字,声音比较拗曲难听,较短促。绝句有四种基本的平仄格式,这首诗的平仄即为其一: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首句的首字可以不论平仄(七绝首句仄起不入韵),但第二个字必须是符合格式。在宋末平水人刘渊依据唐人用韵情况编著的《平水韵》中,“只”字属于平声字,“个”字属于仄声字,所以只能取“个”而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