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意思(近义词都是一个意思的吗?你如何理解?)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近义词都是一个意思的吗?你如何理解?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近义词都是一个意思?近义词顾名思义,近义词是在一个近字,但是我们在做文章或写小说、作报告时,在用词时是有一定讲究的,否则乱用同义词,有时意思就相反了。
例如有一对近义词:坚强和强硬放到一句话里边就清楚了。例:“梁山通过不断的锻炼,形成了很坚强的意志”。梁山通过不断的锻炼,形成了很强硬的意志。显而易见就清楚地知道第一句子是对的,而使用强硬这个同义词后带着主观的贬义了。与坚强这个词用在同一句子里的意思也完全不一样了啊!
答题完成,谢谢。
2、语文中如何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一种是“拆词解释法”。
就是先一个个理解词语中的字,然后再通顺地 将它们连起来。
例如,统编教材第14课《桂林山水》中“水平如镜”这一词语,就可以 用这样的方法来解释。首先解释字:水,水面;平,平静;如,好像;镜, 镜子。最后,连起来就是:水面平静得好像一面镜子。要注意,连词成句时 一定要把句子连通顺了。
可将“拆字解释法”进一步细 化成三步,更便于操作。
第一步,先用“拆字法”把词拆开。比如,“千姿百态”就可以拆为两 组:千和百、姿和态。
第二步,就是理解。“千和百”就可以理解为“许多、多种多样”的意 思,而“姿和态”呢,就可以理解为“姿态、样子”等。
接下来是第三步,可以把字的意思加起来,也就是“词义相加”,这样, “千姿百态”就可以理解为“许多、多种的样子、姿态”。
我们来编一首儿歌:学习词语好方法,
一拆、二想、三理解;
只要用好“三步法”,
词语理解不用怕。
第二种是“换近义词解释法”。你先找出这个词语的近义词,代入句中读 一下,意思相同就可以了。
例如,统编教材第11课《鲁迅与时间》中有“悔恨”这个词,就可以用 这个方法来解释。
再比如“寻觅”这个词也可采用此方法,因为它的近义词是“寻找”, 故该词语的意思也是“寻找”了。
第三种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先把这词的上下文读几遍,想想这个词语 在句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根据课文中的某些句子来解释。例如,统编教材 第12课《繁星》中的“摇摇欲坠”一词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解释。首先读懂 课文,然后想想这个词的大概意思是“东西摇摇晃晃的,好像快要掉下来似 的”。最后,根据课文中的“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中的 “星也在动”和“低”就可以解释为:星星在天空中摇动,它们非常低,好 像快要掉下来似的。
又比如“七嘴八舌”这个词,在文中找到“你一句,我一句,大家议论 开了”这个句子,“七嘴八舌”的意思也就知道了。
第四种:重点字理解法。即通过理解词语中的重点字,来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
例如,“目不暇接”这个词语,“目”的意思是“眼睛”;“暇”的意思是 “空闲”。那么“目不暇接”的意思就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闲不 下来。
又比如,“妩媚”这个词语,通过看两个字的部首,从中知道,这个词语 一定跟女子有关系。再根据上下文,大概就可猜出这个词的词义。
理解词语是阅读分析中的难点,有的同学最不喜欢做这类题目,但这类 题目往往又是最易失分的。其实,只要方法对头,这类题并不会有多难。
3、哪些词语有原有含义也有新含义?
也说几个词语的古今含义。
烈士 古时是刚烈之士,而今是为国为民牺牲,并经政府颁证认定的人。
横行 古时是指驰骋疆场,纵横天下,为国立功的人,没有贬义。现在是指横行霸道,或行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