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元好问雁丘词(急!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小序翻译?)

元好问雁丘词(急!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小序翻译?)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急!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小序翻译?
  • 2、以元好问《雁丘词》中“天南地北双飞客”为首句,能写出怎么样的诗词?
  • 3、如何评价元好问?
  • 4、求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的全文赏析?
  • 5、古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真正意义什么?
  • 正文

    1、急!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小序翻译?

    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取名“雁丘”,并写了《雁丘词》。

    2、以元好问《雁丘词》中“天南地北双飞客”为首句,能写出怎么样的诗词?

    天南地北双飞客,而今失伴零落飞。此后青云谁同去,暮雪层云再难回。

    3、如何评价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著名的情诗在现代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我们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诗的作者是谁,他就是金末元初的诗人元好问。这句诗出自他的《雁丘词》,这首中词算是写尽了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感天动地,流传至今已成为了千古名句之一。元好问作为这首词的作者,不仅是做诗词的能力出众,历史上的元好问还是一个文学家,他的文学才能也是无出其右的。在史料记载之中,这位学者即使是诗词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

    这位文学家兼诗词人出身也是很出色的,据说元好问的祖上曾经是皇族,只是之后的一系列事情的发生使得他的祖先不得不隐匿起来,于是才有了他的“元”姓。在经历了数代之后,他曾经显赫无比的身家,也在不断的消耗中日渐的没落了下来。不过即使是没落了也比其他人家强得多,起码他们的家族是世代的读书人,要知道在古代读书就是一件烧钱的事情,所以他的成名之路都是用钱堆砌出来的。

    《元诗选》中有关于元好问的记载,书籍之中记载元好问“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也就是说这位诗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极富文学才华,而且据说元好问的名字也是来源于他的好学。他的这个名字既是他的祖辈、父辈对他的期许,同时也是他一生的概括,他确实是展现自己的好学。但是这位才子的运气却不太好,因为自他十六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之后,一直未能考中。直到他而立之年才得以进士及第,随后他便进入官场,他最先担任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编修书籍的小官,但是经过一路晋升最终到了制造。

    不过,好景不长,他的朝廷金朝就被灭了,他也随之被囚禁了数年,直到晚年的时候才得以回到自己的故乡。重回故乡的他开始潜心修筑自己的著作,不再问世事,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直到他六十八岁之时在自己的家乡逝世。金元两朝的更迭之时正是文化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那时身在其中的元好问正是文坛的领军人物,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词文章都是他擅长的,其中诗作的成就是最高的。因为时代的特殊性,他的诗作大多都是描写时代、家国以及乱世场景和情感的。

    而那句流传千古的绝句是他年少之时的作品,据说,那时候的元好问正值年少,曾与好友一起游学,行到一处之时发现在一湖里殉情而死的大雁,一时之间有感而发故此创作了这句情爱绝句。后来的他就开启了略考不中的经历,在几次之后他就选择了继续读书,在自己家族的祠堂附近的山上读书,此山名为遗山,所以他又自号“遗山山人”。

    几年之后,为了躲避战火,他们举家搬迁离开了此地,在后来他终于高中之后,才在官场上大展身手,不过他不幸的身在这样一个朝代的末期,不久之后蒙古军队就围攻了汴京,曾经的朝堂在一夕之间就破灭了。当时的皇帝金哀宗在此时早已逃离京城,但是朝中无主被攻破的速度就更快了。金朝灭亡之后,元好问和大批的官员都被俘虏了起来,并且被押往山东看押了起来,生活一度过的十分的艰难困苦,直到后来才逐渐好转。这位曾经的“天才神童”在经历了科举考试的打击之后,又遭遇了灭国被俘的灾难,可以说他的心性在此之后才真正的成熟起来。

    在被看管了一段时间之后的他,逐渐获得了一部分的行动自由,在这段时间之内,他深感亡国之痛为了记录历史,他开始选择以诗作记录历史之事。在他的坚持和勤勉之下,终于著成了《中州集》,此书不仅是记录历史表达的,更是元好问对于自己亡国的缅怀。虽然他的政治路途在国家灭亡之后就彻底的被斩断了,但是他的才情却没有就此消失。在他连续做出的佳作被赏识之后,他的名气也开始随之上涨,就连元朝廷也发现了这位才子惊人的才华,当时耶律楚材就非常看好他,并且不计较他的身份想要接纳他。但是此时这位才子却已经年逾五十了,此时的年纪和心境已经都不同于往日了,他不再在乎那些名利了。于是在委婉的拒绝了皇帝的邀请之后,就开始回家隐居,并且开始了他的游历之旅,在他晚年时期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整理他自己的作品和创造新的著作。

    可能是经历的比较多的缘故,元好问的交友处世都是随心所欲的,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他的朋友遍及各个领域算是三教九流都在其中,有那文采出众的文人雅士,也有身份高贵的贵族王室,更有农民、僧人等特殊领域“工作者”。而且作为文者的他也是一个爱好书籍的人,据记载,这位才子的家中藏书众多,而且都是一些宋元时期的旧书,在改朝换代之际这样的书是属于禁品之类的东西,不能出现在人前。而且当时的战乱一直都在,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这些“宝物”,元好问把自己的藏书都放在了墙壁之中,最终得以保全,这些书籍之中还有他自己手抄的《庄子》、《春秋》等。

    虽则他的才气出众,但是在现代的名气却并不大,甚至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晓他的名字,唯一记忆深刻的还是他的情爱绝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生的时代太过于混乱,两朝交替之际没人会在乎一个略有才气的文人,自然就不会有人给他扬名,名声传不开自然被记载的机会就会变少。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字少了之后,想要被后人记住和认识就会变得更加的困难,历史上的文人多如牛毛,能够被大多数人熟知的却是极少数的,显然元好问不在其列。

    4、求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的全文赏析?

    此词上阕开篇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 ,实际也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雁的感人生活情景。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双宿双飞。作者称他们为“双飞客”,赋予它们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四句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作者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

    词的下阕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三句写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处,汉代帝王曾来巡游,当时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而今天却是四处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景象。“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山鬼枉自哀啼。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这是作者对殉情大雁的礼赞。“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词人的凭吊。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爱情悲歌。全词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跌宕多变。围绕着开头的两句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有大雁生前的欢乐,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前后照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词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衬雁丘之长存,说明纯真爱情在词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词人朴素的民本思想的折光。全词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围绕着开头的两句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

    词人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天地妒”二句,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2]

    5、古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真正意义什么?

    有情人自然是知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