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关于《三国演义》里面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关于《三国演义》里面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保阿斗,空城计,一品刘皇叔,一统山河归司马,二关公,二士争功,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三国归晋,火烧赤壁,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七擒孟获,五关斩将,六出祁山,八阵图,九伐中原,失街亭。等。
2、三国演义里的成语100个!急~~~?
桃园结义 火烧联营 六出祁山 如鱼得水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过五关,斩六将乐不思蜀 乌合之众 草船借箭 败走麦城 初出茅庐 单刀赴会 锦囊妙计 鼎足三分羽扇纶巾 一臂之力 七步成诗 偃旗息鼓 刮目相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吴下阿蒙 探囊取物 桃园结义,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出言不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刮目相待,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 ,土崩鱼烂 ,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回肠荡气
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1、三足鼎立 成语拼音:sān zú dǐng lì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
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2、七擒七纵 成语拼音:qī qín qī zòng 成语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3、三顾茅庐 成语拼音:sān gù máo lú 成语解释: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得陇望蜀 成语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成语出处:《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5、舌战群儒 成语拼音:shé zhàn qún rú 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4、《三国演义》中的有关人物的成语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的有关人物的成语有:
1、刘禅:乐不思蜀
2、刘备: 三顾茅庐
3、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4、诸葛亮:初出茅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关羽 : 过五关斩六将 大意失荆州
6、赵云:一身是胆
【成语】: 乐不思蜀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解释】: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举例造句】: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拼音代码】: lbss
【近义词】: 乐不可支、乐而忘返
【反义词】: 落叶归根、恋恋不舍
【歇后语】: 被浮的阿斗
【灯谜】: 刘禅到中原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忘本
【英文】: indulge in pleasure and forget home and duty
【故事】: 三国时蜀国昭烈帝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死后,蜀国灭亡。后主刘禅投降了司马文王司马昭。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问刘禅感受如何,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讥笑他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