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垓下歌》(司马迁是如何知道《垓下歌》的?《垓下歌》是谁传下来的?)

《垓下歌》(司马迁是如何知道《垓下歌》的?《垓下歌》是谁传下来的?)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司马迁是如何知道《垓下歌》的?《垓下歌》是谁传下来的?
  • 2、如何评价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的《垓下歌》?
  • 3、刘邦的《大风歌》与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为什么被看作是成王败寇的写照?
  • 4、《垓下歌》的全诗是什么(注拼音)?
  • 5、如何赏析《垓下歌》呢?
  • 6、《垓下歌》是什么?
  • 正文

    1、司马迁是如何知道《垓下歌》的?《垓下歌》是谁传下来的?

    八成是太史公自己写的。

    这个并不是我们现代才有的怀疑,历史上一直有人质疑太史公的《史记》的真实性,因为太史公写起来历史就跟小说一样,涉及密谋的太史公还能一一道来,但既然是密室之言,又历经数百年,你后世一个介书生又从何得知?

    具体到项羽死前悲歌的一个场景,非常有画面感,我们来看: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看这短文字,仿佛太史公就在旁边站着看。清朝有个叫周亮工的,他就说:

    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

    败军之际,弟子逃散,你项羽这也太有诗意了,竟然临死高歌,再说了,就算高歌,谁来为你记录?

    他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他说,这事无论有没有,这属于太史公笔补造化,寥寥数语画出英雄形象。

    这也是《史记》好看的原因了。

    太史公写历史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转述者,他是要创作,他根据既定的历史事实,脑补出这个人的形象,定好骨骼,然后再用自己的想象和文笔填补血肉,让这个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所以《史记》可不光是一本历史学著作,还是一部文学作品。

    这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锦翼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2、如何评价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的《垓下歌》?

    大风歌和垓下歌

    楚汉相争,刘邦项羽各作一歌,大风歌和垓下歌。大风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的大风歌豪情万丈,踌躇满志,同时又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求贤若渴的心意。短短三句诗表现了刘邦的双重感情,语言质朴,大气磅礴。

    项羽的垓下歌与刘邦的大风歌创作环境截然相反,大风歌作于胜利之后,垓下歌作于失败之前。所以,两者表现的感情也不一样。垓下歌表现的是在汉军重重包围之中项羽愤怒、怨恨、怜香惜玉的心情,同时表现了他叱咤风云的无比豪情。

    大风歌和垓下歌都是短短几句就完整的表现出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短小精悍,令人称奇,不愧为千古绝唱。

    3、刘邦的《大风歌》与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为什么被看作是成王败寇的写照?

    刘邦的《大风歌》与项羽的《垓下歌》,为什么是成王败寇的写照?

    谢谢悟空邀请!

    成,刘邦固然为王,败,项羽不致称寇。此为余之浅见,含些许感情色彩。

    先请看愚油诗一首:

    兄弟齐心灭暴秦,

    鸿沟一道势双分。

    相争九鼎终归汉

    出世为龙各啸吟。

    此引分解。

    当年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留下一首令人愀心的《垓下歌》呢?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姬虞姬奈若何。

    彼时汉王刘邦之韩信大军已兵临城下,用十面埋伏,搞四面楚歌,西楚情形岌岌可危。

    在败局已定之际,大丈夫此刻最难舍弃的宝马美人,不知将面临什么悲剧结局?生无可恋,报定决死之念的霸王此刻恸欲断肠,于营中吟出带血的《垓下歌》绝笔,俟后孤军血战,自刎乌江,轰轰烈烈四年的楚汉相争遂告结束。

    《垓下歌》含怨恨、诉情仇,淋漓体现了英雄末路之心境。遗憾的是项羽临终也许还不太明白一个朴素道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而大抒天子豪情的《大风歌》作者刘邦,原一介布衣,自诩龙种,以斩蛇起义,先夺取关中破秦,后封汉中王。鸿门宴侥幸逃生,鸿沟绝裂卵翼渐丰。

    邦之人格魅力及驭人术堪称一绝:筹谋有萧何、张良;征战有韩信、英布。能依天时地利,方积小胜为大胜,终于在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完败昔日袍泽加哥们又成对手的项羽,内战落幕,江山一统,史称汉。

    《大风歌》乃刘邦在西汉初,荣归故里途中因观天相心生感触而发: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短短三句诗,却将一代帝王君临天下,极目八荒的豪气生动体现。

    只有笑到最后的胜者才有这种底气和资本,历史重视的是结果,而过程可以适当忽略。

    因此,有些市井无赖味,而特睿智的人精邦哥,几经沉浮至登基成汉高祖,当是历史偶然之必然。

    回看霸王项羽:这位重情义,甚至被讥为有些“妇人之仁”(其实也残暴过:如一次坑杀秦卒二十万)的大哥,皆因政治格局不太,心胸狭窄多疑,刚愎自用,性格暴燥等致命缺点,以致曾经的大英雄,西楚贵胄,江东隽杰,竟惜败于历史大潮头,着实令人深感悲怆和失落。

    我们尊重成功者,历史不尽然由胜利者书写;我们正视失败者,因在他们身上多少有些自己的影子。

    胡侃历史,个人拙见,望方家众友斧正或吐槽。谢谢!

    (己亥年腊月初二)

    4、《垓下歌》的全诗是什么(注拼音)?

    全诗:

    lì bá shān xī qì gài shì 。shí bú lì xī zhuī bú shì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zhuī bú shì xī kě nài hé !yú xī yú xī nài ruò hé!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

    1.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跑不起来了。

    乌骓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5、如何赏析《垓下歌》呢?

    《垓下歌》正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下一句中的“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则是项羽的爱情写照,在生死决别之际,项羽发出了对虞姬的爱的痛惜。

    6、《垓下歌》是什么?

    垓下歌两汉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注释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虞:即虞姬。奈何:怎样;怎么办。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妁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 “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