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夏九九歌(“夏九九”为什么没有“冬九九”流行?)

夏九九歌(“夏九九”为什么没有“冬九九”流行?)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夏九九”为什么没有“冬九九”流行?
  • 2、什么是夏九九歌谣?
  • 3、农村俗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是什么意思?
  • 4、谁知道九九歌?
  • 正文

    1、“夏九九”为什么没有“冬九九”流行?

    作为一种民间的节气歌,“夏九九”比“冬九九”出现得还要早。“夏九九歌”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目前能见到的版本就是在南宋时期,陆泳《吴下田家志》中所记载的一首“夏九九”。歌中是这样写的:“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落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来虎;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生动记录了从夏至炎热到秋后渐凉的物候变化过程。由于这首“夏九九”雕刻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正殿的榆木大梁上,所以一直保存至今,影响也比较大。后来明清时期,也有一些文人编写“夏九九歌”,内容大同小异,倒是北方农村流行的“夏九九”更为通俗易懂,也精炼的多。有一首这样写道:“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用词很平易,也接地气,类似“打炭墼”等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用语,生动而有趣。在我的意识里,本以为“冬九九”先流行,才有人编写“夏九九”附会之,导致“夏九九”没有流行起来。但据史料记载,“冬九九”产生在明代,要比“夏九九”晚的多。由此看来,“夏九九”并非模仿“冬九九”,之所以不流行,一定另有原因。

      一般而言,一首歌谣流行不流行,与歌词的通俗不通俗、走心不走心、精彩不精彩有关,民间歌谣更是以内容为主。从几个“夏九九”的版本来看,不可谓不精彩,也生动记录了物候变化的特点。不过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相比“冬九九”有众多方言版来看,“夏九九”似乎版本要少许多,这至少是“夏九九”在各地不广泛流行的佐证。华夏地大物博、方言众多,大凡能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歌谣,要接地气,都会有各地通俗易懂的方言版本产生。这有点像今天歌曲流行一样,自然都会诞生几个方言版。

      当然,导致“夏九九”不流行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以上的细枝末节。其实,中国人对一年最冷最热的表述是“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里对寒冬的表述是“九”,而对待热的表述则是“伏”。很显然,这绝不仅仅是为了表述的区别,而是采用了两个不同的节气标识系统。同样是民间杂节的标识系统,“九”与“伏”严格来讲是两个标识系统,“九”是以“九”进位,以九九八十一来标识时间和物候的变化。而“伏”是“十”进位,以三伏来标识暑热的变化。这说明,我国在对待“熬冬”是以“数九寒天”来认知的,而对待“消暑”则是以“三伏暑天”来认知的,“夏九九”并没有进入中国人的标识系统,这大概是“夏九九”不流行的根本原因。

      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到处一片热,不像冬季南北温差那么大,所以人们更关注如何度过最热的时节,于是,“伏”就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生活节律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一年最热的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我国古时是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来记录日子的,庚日是第七天,所以,每年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每年的伏天时间不一,大致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2019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初伏十天,从7月12日到7月21日;中伏二十天,从7月22日到8月10日;末伏十天,从8月11日到8月20日。其中,七夕节就在中伏里度过,虽然满天星斗,但仍酷暑难耐。

      中国人之所以重视三伏,是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密切。对人体来说,“伏”就是潜伏、隐藏在身体里的所有病邪,故我国中医有三伏天“冬病夏治”之说,从肌表、肌脉到内脏,三伏时纯阳达到顶峰,天地之间所有隐藏的阴邪之气现出原形,“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其中“三伏灸”、“三伏贴”等中医方贴,对于今天追求养生健康的人们来说,也依然受到热捧,古法中医焕发出来了鲜活的生机。“伏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就拿饮茶来说,陕西的泾阳茯砖茶就是伏天发酵而成的。过去泾阳茯茶有“三不制”之说,就是“离开泾阳水制不了、离开泾阳人制不了、离开泾阳气候制不了”,其中的核心流程就是“三伏天”制茶。从这个意义上说,泾阳茯茶应该叫“伏茶”,乃三伏天制作的茶。改“伏”为“茯”,借的是中药茯苓的名号及功效。后来又扩而叫“福”,是借增福添寿之吉祥名号。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伏天制茶这个环节逐渐被科技所取代,一年皆可制茶,但传统手工还是脱不开也忘不掉伏天的味道。

      “三伏”取代“夏九九”,说明只有实用,才能在民间流传。

    □阎建滨 2019年6月26日《西安日报》

    2、什么是夏九九歌谣?

    歌名:冬九九歌歌手:群星作词:民间歌谣作曲:民间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冬九九歌》是一首民俗歌谣,“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歌曲还有许多其他版本:江苏常州的 《冬九九歌》是:头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冻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穷汉街上舞;六九五十四,蚊蝇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着衣单;八九七十二,赤脚踩烂泥;九九八十一,花开添绿叶。”

    3、农村俗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是什么意思?

    靠天吃饭的农民们,从古至今,依据经验总结,可以说是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流传下来一大批相关的俗话谚语。虽然他们无法用科学的原理来解释这些现象,但这些浅显易懂的俗语正是科学现象的直观总结。

    夏至,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现在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的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北半球白天时会逐渐减少,也就是白天就会一天天缩短了。民间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可见夏至节这天有吃面条的习俗。在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有关于夏至吃面习俗的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

    至于这天所吃的面条,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的面条品种很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炸酱面、油泼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等。不过因为,夏至气候炎热,在这天最相宜的莫过于吃碗凉面,可以降温开胃。

    所以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一说。

    不过,夏至并不是最热的。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但在一天当中,白天仍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要比散发出的热量多,近地面的气温也就一天高似一天,到“三伏”期间天气也就最热,所以民间又有“热在三伏”一说。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才会逐渐下降。

    4、谁知道九九歌?

    我们常说的“九九歌”,是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关于冬天的气候变化和时间的关系,从冬至日(阳历每年12月22日)起,向后数9×9=81天,每九天为一个单位,通过对环境或人类行为的描写,说明气候的变化。不同地方流传的九九歌版本不尽相同,不过基本上都比较相似,例如常见的一个说法: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此外,还有一个流传不是很广泛的“夏九九歌”,同我们常说的“九九歌”一样,这是从每年的夏至(阳历每年6月22日)起向后数9×9=81天,每九天为一个单位,通过对环境或人类行为的描写,说明气候的变化。不同地方的夏九九歌也不相同,我比较熟悉的是下面这个:一九和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