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ppt课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意思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意思是什么?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弘扬道义,经常徜徉于山水之间,逢水必观。
这天,他站在沂水岸边,又思绪万千地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分明就是一个先哲动情的人生感怀。
孔子采用比喻手法,既感叹水的德性,又感叹时不我待的人生,既包含动人意境,又包含寓意深刻的哲学思想。
孔子感慨水的德性,在于知晓它浩浩荡荡、川流不息,永无穷尽,像是道;它永不停歇,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像是君子之德;它既流向低处,也流向屈折,姿势低下,按自己的水道去走,像是义;它奔流直下,奔赴幽谷,象是勇;它趋向于平,公平公正,像是法;水盛满后,会自然平正、端正,像是正直;它柔美、透明,可流入到任何细微的地方,像是明察;它始终如一向东流,像是志向操守;它可出可进,能把万物净化,像是善于教化。孔子的心境,便像这河水一样翻滚。
孔子感慨时不我待的规律,在于他“五十知天命”,“五十以学《易》”。“时也,命也”是他五十后的学习心得。告诫自己,也预示人们要懂得人生中的定律、规律、天规和准则,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不能在成败问题上有怨怼,即不怨天,不尤人,把注意力从事实的成败转向价值取向的自觉上。
风过无痕摄有痕原创,欢迎关注点评。
2、《水调歌头中秋》与《把酒问月》,为什么两位诗人都“把酒问月”?
问好!谢邀。
我对同样都把酒问月的,都脍炙人口的,苏,李的一词一诗,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但相比之下我更欣赏苏轼的那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因为从念诵方面的感觉来讲,苏轼的更琅琅上口。而李白的”青天有日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就稍显呆板一些。
但是两位伟大的诗人都是以问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时空的困惑和对人生的无奈。
正如李白的那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于人相随”。
不论古时还是今日,能与人相随到永远的只有日月星辰,连山川河流都不能与人步步紧跟的。
而日月星辰中最能引起暇思的就是明月了。
想想在古时候的没有任何污染的湛蓝天空中皎洁的明月下,那正在借酒消愁或借酒助兴的诗人的目光怎能不与天上的明月交集吗?
但诗人手中的酒杯却不能与天上的明月碰撞,无奈之下只有靠声音来链接了,接着就脑洞大开。。
于是向明月探寻古人的信息,向明月遐想自己的未来,向明月倾诉自己的迷茫。向明月抒发人生的感慨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虽然有对牛弹琴之嫌,但这正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或者说没有浪漫情怀者是成不了诗人的。
而我认为此时的诗人一定感觉到了自己只不过是在星月轮转中的一粒尘埃,触摸不到过去,确定不了自己的将来,思念的亲朋好友不得见,逝去的时光不复转,又发现就连月亮自己也保证不了自己天天圆满如意,何况凡人乎?
于是便有了苏轼的那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总而言之凡是举杯邀明月的诗人都是孤独寂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诗人们在抒发自己的情怀时其实也是在感慨月亮的孤独寂寞。
但那一句:”高处不胜寒”好像也不单单是诗人对月亮的同情,也是在同情诗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