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表现手法有哪三种?)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诗经》表现手法有哪三种?
《诗经》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2、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3、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 兴即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国风》多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
3、《诗经》的表现手法通常称作什么?
《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风、雅、颂 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4、《诗经》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诗经》中有丰富的词汇,语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
《诗经》基本句式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以增强抒情的效果。
用诗经体写成的诗歌,有自由奔放,亦有含蓄委婉。节奏鲜明,音韵谐洽,具有音乐的美感。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
5、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方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或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写法。
6、诗经中常运用哪三种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比就是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邶风·新台》是以整体形象作比,但多数篇章是具体的比喻。《诗经》的比喻运用得相当广泛,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歌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秦风·蒹葭》以秋景创造气氛烘托心境。赋、比、兴的手法常表现为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