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李商隐的爱情诗(李商隐为什么写的爱情诗比较多?难道他有什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吗?)

李商隐的爱情诗(李商隐为什么写的爱情诗比较多?难道他有什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李商隐为什么写的爱情诗比较多?难道他有什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吗?
  • 2、李商隐有哪些爱情故事?
  • 3、你最喜欢的爱情诗句是什么?
  • 4、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爱情诗吗?
  • 5、李商隐的唯美爱情诗《七夕》,为何如此伤感呢?
  • 6、你最喜欢哪一首中国的古老情诗?为何?
  • 正文

    1、李商隐为什么写的爱情诗比较多?难道他有什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吗?

    我!前途谙淡,以李商隐志同道合,为相公生不逢时,忧怨成疾离隐而去,而李为失去才貌双全且有志同道合,聪慧贤婌的伉俪情深,更为伤心难过。这种悲惨而又凄凉的情景悲痛欲绝,眼泪汪汪为谁流,流不尽人间苦和愁。以泪洗面无处诉,上天不痛伤心人!

    此情此景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为而难过呢,㤺如隔世,刮肉伤心之痛如二次再世,记忆犹新,伤心之痛,真情实感他的大作自然是绝笔,达到最高境界,换成他人就成灵感了,甚之一辈子都没有好的绝作。

    2、李商隐有哪些爱情故事?

    谢邀请,

    不清楚,忘记了。

    3、你最喜欢的爱情诗句是什么?

    春蚕到死丝方尽。

    4、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爱情诗吗?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无题:李商隐有一部分题为《无题》的诗,这些诗内容隐晦,

    有时表面写爱情而又别有寄托

    但所寄托的内容因年代久远,资料不足,难于考定。

    所以一般牵强附会的索引是无足取的。?2〉相见时难: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句翻进一层,说相见固难,但离别却更难以忍受。?3〉东风一句,指残春。东风无力百花残。(4〉这两句说,

    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成灰烬才停止流泪,"丝"与"思"谐音。〈5〉晓镜:清晨对镜。

    但愁:作者对对方的忧虑。改:变化。〈6〉应:当。强调的语气。寒:寒气逼人。?7〉蓬山:蓬来山的简称,传话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用以指对方的住处。〈8〉青鸟:使者的代称。《山海经.大荒西京》和《汉武故事》均把青鸟作为神话中能传递消息的鸟,是西王母的信使。

    相见的时候该是多么不易,

    离别却更加使人感到难堪。

    乐风,你为什么这般软弱无力,

    盛开的百花转眼便零落凋残。

    我好象做茧的蚕儿一一

    只有死去,才算把丝尽皆吐完,

    我又象焰光闪灼的蜡炬一一

    只有息灭,泪水才能彻底流干。

    清晨,对镜理妆,你频添多少忧愁?

    面对枯萎的黑发才发觉流年在暗中偷换。

    长夜,独坐吟诗,你抒发胸中烦闷,

    望着皎洁的明月竟忘记还有袭人的清寒。

    难道如今你竟去到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山?

    既使远隔千山万水又怎能算得上遥远!

    因为有青鸟愿意做我殷勤的使者,

    让我们在暗中传书递简,互问平安!

    这首《无题》就是李商隐"伤春""伤别"的代表作。首句"伤别""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面的机缘十分难得,离别的时候更有一种难言的苦痛填塞心头。此句深刻揭示出这是一种不为当时社会所允许的爱情关系。次写"伤春""东风无力百花残"它补充上句,说明是被迫而"别""百花残"象征着恶劣的社会环境对爱情的摧残和扼杀。这两句开门见山,直写深情,但就全诗看,它只不过是衬垫,目的在于引起下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呢?诗人的态度又如何呢?"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对此作了形象的回答。诗人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这两件客观事物来象征爱情的纯洁、坚贞和生死不渝。它说出了封建时代广大青年要说而说不出的心里话,道出了在爱情上遭到封建礼法约素,遭到社会扼杀的那种愤怒而又缠绵排恻的复杂心情。

    这是诗中的警句,极富创造性,它在深深的哀愁之中透露出一定程度的反抗精神。颈联从对方写起,诗人设想:在她对镜里妆的时候,一定会发现由于痛伤远别、相见无期而青春永逝,长夜无眠,对月吟诗,完全忘记了春夜的寒凉。这两句进一步衬托出对方在爱情上也同样坚定执着。末两句是期望能互通音迅以慰朝思暮想之情。有了后面这四句,便冲淡了前四句所流露出的那种沉重的哀愁,无望之中又燃烧起一缕希望之光。结句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诗的艺术性很高,诗人善于用生动的比喻来反映热恋过程中复杂细腻的思想感受和内心活动。"春蚕"两句之所以能长期打动人心,关键就在这里。它不是靠智慧的语言,而是靠活生生的形象。类似的诗句还有"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本篇结体严密,线索分明,全诗出现许多形象,如东风,百花、春蚕、蜡炬灬⋯这些形象如散金碎玉,

    需要有一根线把它们穿连起来,这条线便是首句写到的"别"字,它贯穿始终,把全诗编织成为统一的整体。这首诗还运用民歌中的谱音隐语,如"丝"与"思",增加了含蓄婉转的韵味。

    5、李商隐的唯美爱情诗《七夕》,为何如此伤感呢?

    《七夕》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企兮》 蓝鸾迎风斜飞觅寻凤羽编缔的暖幄, 金鹊夜色急奔随明星织出小路指引。 企求世间有一天白天与黑夜相聚,我俩能心手相牵。

    6、你最喜欢哪一首中国的古老情诗?为何?

    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老的情诗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因为,在他的笔下,相亲相爱的夫妻感情,就是一幅画中那场美丽的巴山秋雨图!更是相聚时刻,月光下、绮窗前,秉烛私语的夜夜情——地久天长,天长地久,美丽如霞光,千年绽异彩!

    李商隐虽是一位写情诗的高手,但他的许多爱情诗都以《无题》命名,诗句一般都是欲说还休、晦涩难懂。唯独这首《夜雨寄北》,是一首纯情而唯美的爱情诗,所表达的情感也特别地真挚,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其语言也质朴到你在读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到诗人是在写诗,而是觉得诗人正和他的妻子在视频中聊天一样——自然、亲切,魅力十足,完全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样的诗词功力,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人能与其攀比。

    那么,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优美的爱情诗作?诗人笔下的“巴山夜雨”究竟有多美?又象征着什么?为什么诗人在只有二十八个字四句诗中重复使用“巴山夜雨”四个字?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唯美的爱情诗,解除心中的疑问。

    一、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优美的爱情诗的?

    这首《夜雨寄北》是诗人在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所写,当时诗人正任职于梓州刺史柳仲郢的幕府中。梓州是今天的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距离诗人的家乡很远,所以,当时诗人和他的妻子王晏媄是分居两地,这首诗就是他们的“两地书”。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收到妻子从家乡寄来的家书,读到妻子询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时,十分地开心,他知道妻子很爱他,二人分别后妻子更是思念他,所以,诗人的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感,因此,他不仅用自己的绵绵情思给妻子写了这首情诗,还在诗的开头就俏皮地说“君问归期未有期”。意思是“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吗?我回家的日子现在可定不下来呀!”

    【图解:黄永玉 ·巴山夜雨】

    其实,诗人何尝不是和妻子一样,希望夫妻能够朝夕相守呢?我们从“未有期”三个字中可以读到诗人的无奈和其孤独寂寞的情怀,也可以读出他对妻子浓浓而绵绵的情思。

    所以,当一个男人的心中装满了对妻子的恩爱之情时,这个男人也会像一个少女似的在其妻子面前撒娇。就像李商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其实他当时已经38岁了,但是,从诗句中你似乎感觉他就是一个纯情的少男!

    二、诗人笔下的“巴山夜雨”究竟有多美?又象征着什么?

    诗人李商隐在给妻子写情书时,并没有说自己十分地想念妻子,更没有使用一些肉麻的词句来说“我想死你了!”却在回答了妻子的询问之后,就兴致勃勃地给妻子描述起自己打工地方的天气情况——“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巴蜀之地的气候特征:虽然季节已是入秋,可是这个地方还是淫雨霏霏,到处都是满满的池水,随处可听的都是雨声,随处可赏的都是美丽的雨景……

    对此,有人就认为这句诗是诗人告诉妻子,因自己上班的地方正在下雨,所以诗人确定不了回家的日期。

    但是,卓姥姥却认为这是诗人的才高、情妙之笔,是诗人在用“巴山夜雨”四个字,形象而真切地表达出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是诗人在向妻子表达他因为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而夜不能寐的情景。

    试想一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听着淅淅沥沥地秋雨之声,诗人思念妻子的情绪就更加浓重,索性披衣下床,展纸研墨,给妻子写起了家书。而诗人说是写家书,却又不问家中的柴米油盐,只聊自己的心情和暴雨连绵的天气。而且,诗人不但用“巴山夜雨”来渲染自己的浓情,还用“涨秋池”来表达自己心中的离别之苦就如同这绵绵不停的“巴山夜雨”,这些,既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妻子的浓情蜜意,又让我们欣赏到了这封家书的诗意美!

    所以,“巴山”的绵绵“夜雨”就是诗人的情思,就是诗人与妻子痴心相爱的象征!

    三、诗人为什么要让“巴山夜雨”在末句中再一次出现?

    原来,当诗人想象着不久的将来与妻子团聚时,最值得与妻子分享的话题就是“巴山夜雨”,到那时,他要亲口告诉妻子:在巴蜀,每当自己孤独寂寞时,就重读妻子的来信,而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家乡与妻子团聚,因此,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美丽的千古情话既表达出诗人期望与妻子相聚的强烈愿望,也表达出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只要一想到自己美丽贤惠的妻子,就会有一种掩饰不住地幸福感装满胸间。所以,诗人在首末再次重复吟咏“巴山夜雨”这四个令人荡气回肠的美景美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既是诗人对未来团聚时幸福情景的美好想象,也是诗人对夫妻恩爱情景的描述:当诗人与妻子在厢房的窗下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时,他们忘记了时间而至夜深,以致蜡烛结出了一团团美丽的蕊花,但是他们仍有叙不完的离情,于是,他们一起剪去烛花,继续诉说着别后重逢的喜悦,这种幸福只属于他们,属于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此情此景,千百年来,引起了多少真心相爱之人的情感共鸣!又有多少痴情男女为之倾倒,为之而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