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词(如何看待陆游诗词经常出现重复的诗词意境或者诗句?)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如何看待陆游诗词经常出现重复的诗词意境或者诗句?
这种逐步递近,逐步加强,完善自己的意境的手法,不但新颖,更具诗意,为后人所推崇,以至散文亦出现排比句,使文章的高潮更有煽动性!
2、陆游诗词解陆游,陆游为何“匹马戍梁州”?
要解释这句词意,就要了解这首词。而要了解这首词,就要明白陆游的基本情况和作者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陆游,自号放翁。今山西省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国难深重的南宋时期。从小受到抗战人士思想的影响,青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由于常常议论"恢复",被主和派的排挤。后来积极支持抗金将领张浚北伐。张浚抗金失败,陆游被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免除了镇江通判的职务。再后来,参与王炎、范成大幕府,赞助军务,身临战场。这是他一生中精神奋发,春风得意的最佳时期。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但在统治阶级内部计争中,屡遭主和派的打击,但他支持抗战的意志始终不渝,以大量的诗、词强烈谴责女贞统治者蹂躏祖国的暴行,反映了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愿望。深刻地揭露和尖锐讽刺了主和派丧权辱国的罪行。尽情地表达了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和意气风发的斗争精神。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现在回答题问。"匹马戍梁州"出自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这首词中,全词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沦州。
这首词是陆游在晚年居住绍兴境湖时所作。作者一生以来始终坚持着抗金的主张,仕途不断受到统治者的排斥和打击,理想不能实现。晚年退居后,这种志向坚强不衰。词中表现了作者晚年的思想矛盾和悲愤的心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作者青年时期为了建功立业,取得封侯的机会。"匹马"是单骑。曾经到过遥远的梁州去担任保卫祖国的战斗。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关河”指关塞,河防,也就是指边境线。"尘暗",积满灰尘,变了颜色。"貂裘"貂皮做的衣服。战场上穿的衣服都积灰变色了。表示长期闲置,不受朝廷重用。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胡"当时对北方少数名族的通称。"鬓先秋"两鬓已经雪自如霜。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天山"汉唐时的边境地区,泛指战争的前方。"身老沧州"晚年的作者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沧州"水边。古时后隐居者居住的地方。这句是说,虽然老了,但我的这颗抗金的雄心,仍然在祖国的边防,守卫着祖国。
因此,"匹马戍梁州"是指陆游单骑去边境,与守边战士一起守卫祖国的边疆。
3、陆游的诗歌究竟怎么样?
要了解陆游的诗,就要先了解陆游的生平和为人。
抗金诗人陆游字务观,他的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
陆游出生那年,金军南侵,陆游的父亲陆宰带着全家逃跑途中,在过淮河的船上母亲生下了他。陆游懂事起,父亲就教他识字、写诗,还常常给他讲岳飞和其它抗金英雄的故事,这在陆游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印象,使他从小就立志抗击金军,报效国家。
陆游学习勤奋、认真,读了很多书,尤其酷爱诗文。从十八岁就开始写诗,水平很高。
二十九岁陆游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想不到的是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考试,按成绩陆游该得状元,秦桧为了让孙子考上状元,就说陆游的文章里有抗金的句子,要查办他。
就这样,陆游逃回老家山阴,开始练习武功剑术,还借来《孙子兵法》认真学习。
直到三十四岁时,朝廷才派他到福建宁德县当很小的主簿的官。又过一年,他来到临安当官,开始接近皇上赵构。他向皇帝进言国家要发奋图强,赵构不听,还免了他的职。
不久,金军攻打南宋,宋孝宗即位,主张抗击金军。他把陆游招到朝廷,赐给他进士出身,让他担任起草重要文书的工作。后来抗金斗争失败,宋孝宗也动摇了,就免了抗金将军张浚的职,因为陆游支持张浚抗金,也被罢官,陆游又回到老家山阴居住。
陆游此时生活非常贫苦,到他四十五岁那年,朝廷又派他到四川去当通判的小官。这次长途旅游,使陆游看到长江流域很多名山大河,也了解到那一带的风土人情。从此陆游的视野更加开阔,题材也更加丰富,写出了很多有社会意义的诗篇。
陆游四十八岁,虞允文推荐他到兴元府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做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和检法官,这里是抗金前哨。
从此陆游开始在军队中生活,陆游请求出去巡逻,宣抚使王炎同意了他的请求。有一回陆游带领士兵在大散关把敌人打得大败,陆游非常激动,觉得打败金军收复失地是有可能的。可是南宋朝廷对抗金不坚决,导致抗金斗争总是遭到失败。这使陆游伤心极了,他为此写了一首诗抒发他的忧愤感情。
送范舍人还朝
作者:陆游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诗的意思是:我喝酒不是为了品尝酒的滋味,而是为了让酒给醉倒了,好忘记所有令人烦恼的事情。醒来时看到客人都散走了,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却又感到很凄凉孤独,就在枕头上不断地挥洒忧思国家的泪水。
后来陆游的朋友范成大回临安去做官,就把这首诗带给宋孝宗看,宋孝宗非常感动,就把陆游调到福建去做官。陆游无论到哪里做官,都认真为百姓做好事。可是,因为他有抗金思想,投降派大官就排挤他、罢免他。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
陆游不管走到哪里,都写很多诗,共计一万多首,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流传下来最多的诗人。他借诗歌歌唱田园生活的古朴、美妙,写抗金诗抒发他的爱国热情。他的田园诗清新朴素,都受到人们的欢迎,他的爱国诗更出名,人们更喜欢看。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宋 ·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陆游写此诗时已经六十八岁了,可他还想着为国效劳出力。可是陆游却无法实现他为国立功,收复失地的愿望。他八十五岁时,得了重病,快去世时挣扎着写下最后一首有名的诗篇《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陆游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古今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爱国热忱气贯长虹,永垂青史。
4、陆游最出名十首诗词?
陆游人气最高的十首诗:
10《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9《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
8《除夜雪》
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望王师又一年
6《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5《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2《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形容陆游的诗句?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剑门道中遇微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