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于坚的诗(求金粉世家那天回家欧阳于坚冷清秋合念的那首诗?)

于坚的诗(求金粉世家那天回家欧阳于坚冷清秋合念的那首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求金粉世家那天回家欧阳于坚冷清秋合念的那首诗?
  • 2、流行诗坛的口水诗是诗吗?
  • 3、1989年中国当代诗人查海生卧轨,你怎么看?有跟我一样喜欢他的诗的朋友吗?
  • 4、现代作家的诗歌有哪些?
  • 5、现在还有喜欢写诗、读诗的朋友吗,你最喜欢的的五首现代诗是什么?
  • 6、同为诗歌,新诗和旧诗有什么区别?
  • 7、什么样的诗是好诗?所谓的著名作者发表的就是好诗吗?你觉得当代有真正的诗人吗?
  • 正文

    1、求金粉世家那天回家欧阳于坚冷清秋合念的那首诗?

    出自《金粉世家》第十八集 欧阳于坚和清秋念完朱自清的《匆匆》后,欧阳于坚又念了一首,那首诗是徐志摩的《落叶小唱》 他南下革命写给清秋的信里有首离别诗 “也许已经没有机会向你表白,在你不爱我的时候,我还爱着你,也许我珍藏的种子永远也不会发芽,于是我把这首诗变成一根永远不会腐烂的刺,深深地埋在心里,当我想起你的时候就会心痛。 ” 满意请采纳

    2、流行诗坛的口水诗是诗吗?

    口水诗与口语诗的区别

    作者:乔福俊

    “那天大雨,你走后 / 我站在芳园南街上 / 像落难的孙悟空 / 对每辆开过的出租车 / 都大喊:师傅 ”。

    用“传疯了”三个字形容这首读起来诙谐、上口的小诗《大雨》,一点也不为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网络,甚至很多专栏作家都在引用、讨论这首满是口语的诗。

    联想到前几年诗歌届出现的“梨花体”、“乌青体”,很多人不禁要问:口语诗和口水诗,到底是不是诗?它们为什么总能迅速流传起来?这里面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口语诗难度很大,写好并不容易

    “口语诗当然是诗。”著名诗人杨克说,“自古以来,诗歌就存在两个向度、走向,一个是注重意象,比如‘春江花月夜’这种,一个是注重口语,比如‘床前明月光’这种。注重意象的诗歌,有文人气,注重口语的,因为加入了鲜活语言,也有很好的生命力,这两种写作一直客观地存在着。”

    “在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再来谈口语诗就有了基础。”杨克说,任何一种风格、流派的写作,都有写得好的、写得差的,单独抽出某一个作品,来衡量一个类型的写作的优劣,是不科学的。在口语诗创作中,诗人韩东、于坚的作品就写得很好。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口语诗很容易,结果写出了的诗就非常‘水’,因此成了‘口水诗’。杨克说,口语诗,看上去语言随意,大白话,其实难度很大。同时,口语诗很容易给诗歌爱好者、大众媒体造成误解,以为这种诗写起来很容易,结果纷纷模仿,一写就写得很搞笑。”

    四川诗人陈默实的观点和杨克近乎一致。早在两年前,“乌青体”走红的时候,他谈道:“汉诗起源的《诗经》中成就最高的就是‘风’诗,‘风’就是以口语为主。口语也可以写出好诗。”陈默实认为,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起码应该有诗的特点,诗的韵味,诗的意义。有些诗歌,虽是口语,但耐人寻味,是好诗,所以说,用口语是可以写出好诗的,且用口语写出好诗是非常不容易的。现代诗歌的倾向就是口语化。

    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真正的口语诗?

    “我们平时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没有诗意,有诗意的话,记下来,便能成诗。而我们平时说的一些话,只能是话。”诗人、《诗选刊》主编郁葱举例说明,列出大家熟知的经典口语诗,如: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臧克家《有的人》。诗人田间作于1938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写道: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诗人臧克家《有的人》更是脍炙人口: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郁葱说,很多诗人平时的诗歌创作未必都是口语风格,但他们的口语诗可能就是他们的真情在瞬间的流露。真正好的口语诗,不需要那么多的诠释,它可感觉,可触摸。但关键是,它是诗而不是“话“,它有审美价值和意义。诗歌不承认有什么“口水诗”,口水就是口水,不是诗,如果是诗,那就肯定不是口水。

    深圳诗人谢湘南则说,现代诗歌的倾向就是口语化,但口语不能成为诟病当代诗歌的因由。有些口语诗写得不好,不到位,流于琐碎或口水,那是写作者把握不当造成的,但这并不能说口语诗就不好。口语诗能流传是因为它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情感,是与当下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一首诗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就说明它有独到之处。

    诗人陈默对一首好的口语诗应该具备的特点做了一番归纳:篇幅短小,易于记忆;语言浅显、明白晓畅,便于理解,不论文化修养如何,一读就懂,一听就明白;节奏明快、顿歇明显,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抒情性强,直入人的心灵;概括性强,表现的内容、抒发的情感都有代表性,既是个人真情的流露,又表达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具有广泛的意义。

    “口语诗”进入“后口语诗歌”时代

    在诗人、批评家徐江看来,近十五年来,口语诗因其涌现的实力作者和佳作之多,已蔚然成为当代诗写作的主流。徐江把口语诗分为“前口语诗歌”、“后口语诗歌”。 “后口语诗歌”、 “前口语诗歌”,两者的共同点是以口语作为诗写的语言平台,但前者对于诗境背后所指向的内容更加强调。“后口语诗歌”美学认为,诗歌仅靠语感、机趣、呈现人性等其中的一项,是无法单独支撑起一首成功的作品的。建构经典作品的两大要素是“人文精神”和“对既有语言方式的突破”。不同的后口语诗人,虽然在发力点上各有侧重,但大体上还是呈现出一致的美学追求。

    一方面,口语诗成为诗坛创作新主流、新亮点,一方面口语诗又常常被读者、媒体拿出来讨论,甚至讥讽。对于这一点,正在编选《中国口语诗选》一书的诗人伊沙说, “口语诗”从来就不是一种写作的策略,而是抱负、是精神、是文化、是身体、是灵魂和一条深入人性的宽广之路,是最富奥秘与生机的语言,是前进中的诗歌本身,是不断挑战自身的创造。对于“口语诗”常被单独拎出来骂的现象,伊沙说,已经死亡的抒情诗,没有人骂,还常常被当做苛责其他形式的标准;濒临死亡的意象诗再难懂也没有人骂,还常常以有技术有难度自居,唯有口语诗,天天有人骂,时不时便抓住某个不入流的人物恶搞一下,但它却越活越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潮流。或许是老被批评,“口语诗人”便很注重“口语诗”的完善与发展,拿我个人来说,在坚持口语大风格的同时,很注意吸纳并再造意象诗的技巧和跳跃性。

    朵渔《空椅子》欣赏及点评

      

      病房的那把白椅子

      入冬以来就属于他

      前天他出去后就一直没有回来

      直到现在

      病友们的目光一落到椅子上

      就匆匆收住各自的话题

      

      那些天,红色的液体

      一直都在暗中

      给他做着提示

      春天已经很近了

      他坐一会儿就出去晒晒太阳

      曾有人在阳光下

      听到他的自言自语:

      一定要活着出去

      

      

      木白点评:《空椅子》,能够很好地体现朵渔诗歌的这种特点。诗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日常生活用语,毫无雕琢斧藻的痕迹,甚至没有任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指直接、快速、准确,及物感和节奏感鲜明。所以,无需逐 字逐句进行拆解、分析,我们读起来会感到“不隔”。然而,诗歌是必须讲究“隔”的,没有“隔”或者所指,就只有诗象而无诗意。让我们具体看看这首诗的“隔”与“不隔”是怎么处理的:“病房的那把白椅子/入冬以来就属于他”,“椅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位子”,公共病房的一把“椅子”只属于一个人,说明“他”地位特殊;“前天他出去后就一直没有回来”,两种可能:要么“病愈”,要么“病逝”;“直到现在/病友们的目光一落到椅子上/就匆匆收住各自的话题”,“空椅子”无人敢坐,“虎死余威在”呀,“权力”是种让人心存敬畏的东西。匆匆收住话题,暗示“斯人不在”了;第二节前四句,补叙“斯人不在”的原因。当然,这不是重点。后四句,强调“他”求生的本能和求生的意志,特别是他的自言自语:“一定要活着出去”,使整首诗的“隔”与“不隔”拉开了距离。求生欲如此顽强,其实就是对“权力”这种好东西的贪念,反讽意味尽在平实的话语之中。而“病房”与“病人”这样的语境,强化权力无所不在,更加重了诗歌的社会反讽力。此外,整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语言秩序紧凑顺畅,不枝枝蔓蔓、拖泥带水。

      解读朵渔《空椅子》,我们可以简而言之的说:语感,其实就是处理“隔”与“不隔”的能力,包括语词组合、所指与能指互嵌、具象与意象互补、语言逻辑结构与诗意传达结构相谐等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有可能吟出一首好诗。

    欢迎您关注宏灯诗话,与您共享头条文化生活!

    3、1989年中国当代诗人查海生卧轨,你怎么看?有跟我一样喜欢他的诗的朋友吗?

    我是《揽月读书》的店小二杨树林,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1989年3月26日,中国当代伟大的天才诗人海子(查海生)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关于海子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为情所困。海子最后的恋人是崇拜他的一位学生,两人曾经非常相爱,但最终却分道扬镳。海子自杀前专程赴深圳看望了已嫁作人妇的她,回来后旋即卧轨自杀。

    二是不得志。海子在当时的诗坛并不被认可,甚至发表作品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海子的一些作品是他的恋人委托亲戚发表在了贵州的文学刊物上,还有一些作品只好署上他人的名字发表。海子热衷于写长诗,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否定,饱尝热潮冷讽……

    三是自杀情节。海子由于接触了某些西方的文学作品,逐步认同了“天才都是短命”的观点,从而形成了自杀情节。他在作品中反复、具体地谈到了死亡,以及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

    令人非常遗憾和痛心的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的天才诗人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用献血谱写了震惊世人的最后绝唱!

    海子短暂的一生留下了将近两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宝贵财富。去世以后海子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于2001年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有许多地方也相继建立了海子纪念馆,缅怀这位当代伟大的天才诗人。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海子20岁时创作的代表作《亚洲铜》吧,向这位伟大的天才诗人致敬!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我是《揽月读书》的杨树林,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谢谢!

    4、现代作家的诗歌有哪些?

    我这首诗歌是顶好的——

    《清明是一条河》

    清明是一条河

    从古流到今

    河水是咸的

    是古今的眼泪

    大地生气勃勃的呼吸里

    绿叶拂动、花香馥郁

    溪流叮咚的听觉

    隐入林野

    万物生发

    心头悲伤而浓郁生发着的

    是怀念

    地下人,也活过来了

    他们并非仅仅活在时间里

    而是活在我们的

    爱和思念里

    怀念是一种美好的感情

    人类所有情感中

    顶好的

    除了我这一首外,还有一位网友列出的这些——(他把我的漏掉了[大笑])

    《你当然可以说》:蓝蓝

    《想家的石头》:李瑛

    《无人车站》:雷平阳

    《石头的字红移成绯色的天空》:任洪渊

    《枯叶蝶》:公刘

    《即景与杂说》陈东东

    《大蝴蝶》:黑大春

    《那始终是一个温柔的地方》:黄灿然

    《沃角的夜和女人》:吕德安

    《虚构的家谱》:西川

    《伪装的祝福》:郑单衣

    《悬崖上的人》:汤养宗

    《无限》:杜涯

    《高原上的野花》:张执浩

    5、现在还有喜欢写诗、读诗的朋友吗,你最喜欢的的五首现代诗是什么?

    诗歌文化源远流长,从最初的《诗经》《楚辞》,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诗,无数名篇流传至今,可谓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我个人喜欢读诗、写诗,因此很多朋友也是因诗结缘。说到最喜欢的现代诗有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诗歌能够抒发真情感悟,我就经常用诗歌记录生活,每每读起,总会勾起很多回忆。面对月色如水,心生感悟,触发诗思,曾写了一首旧体诗《月之约》:

    今古相邀多少年,盈亏寂寂去犹还。

    思穷两处凌空遇,倚遍孤山对影悬。

    万户销魂杯尽酒,一轮循序夜调弦。

    冰心愿守人心诺,不负红尘不负天。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时,便契合当时心境,写了一首《春风》:

    万里落云霄,关山慰寂寥。

    无形偏有色,过处尽妖娆。

    如果您也喜欢诗歌,拿起笔,一起记录心情和生活吧。

    6、同为诗歌,新诗和旧诗有什么区别?

    新诗,又叫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不讲平仄,不要求押韵,没有字数和句数的限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如《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等诗都属于古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7、什么样的诗是好诗?所谓的著名作者发表的就是好诗吗?你觉得当代有真正的诗人吗?

    所谓“好诗”,首先立意新颖,不落难俗套。立意富有深刻哲理,有情趣,新颖别致。立意就像人的骨架,人的骨架匀称适中,那么这个人身材肯定标致,自带美感。诗的立意就是诗的骨架,立意新颖别致、富含哲理,给诗增添三分美感。

    其次是诗的意境,意境就是诗所表达的意思达到什么程度。如情到何处,真挚感人,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深入其中不能自拔。那种沉醉的美,读后难以忘怀。

    诗的意境,就像人的血肉。意境好,血肉丰满,诗就能让人产生一种遐思,一种美的享受,醉情其中。

    再次就是诗的音律节拍,也就是诗的韵律,诗的节奏感。好诗,读起来有一种音韵的美感,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就像是人的梳妆打扮,给丰满标致的身体进行涂装画彩,增强人体的外在美感。

    诗是人类的精神升华,是现实生活中人类情感的美好境界,是生活中美的共鸣。

    诗写得好不好,不在人的名声有多大,他的名声只是他曾经做出过的成绩。不能代表他所写的诗都那么光辉灿烂。

    灵感是一刹那产生的,是人的情绪在某种感悟的启发下,嘭发出的真挚的情感火花。也许人的名望正在抑制这种灵感的产生,使诗人背离了曾经拥有的清新自然的灵感,而使诗人的诗归于平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看诗的好坏,不是作者多么高大上,而是诗的内容是不是丰满别致,是不是给人美的享受,给人以启发,让人的精神得以升华。

    那种先入为主,觉得大师的作品一定好,而无名诗人写的作品一定不好,我觉得不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