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的诗(《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季节的特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季节的特征?
谢谢邀请!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除了诗词外,还擅长另外一喜好——美食!当然,以他的造诣,谓之“美食家”这个称号绰绰有余!而美食家不仅仅只是会吃会品尝,也会亲手做。东坡先生更是这方面的好手,而且用料之考究,一道菜往往会把大自然中的季节更迭,气温的变化,甚至连风雨雷电日月星辰都会在菜品中展现出来。他善于抓住时令特点,做出符合当时所有气氛环境的色香味形的上等美味佳肴来。而这首诗就是诗人看到了惠崇的《春江晚景图》后为其做的题画诗,他发挥其才华横溢的想象,在此刻此景一挥而就!
美食家的情怀极具风格,他们往往更加注重细节,对过程也要求严格,观察细微,况且东坡先生乃一顶级美食家加大文豪,熟知一切事物。看到这幅晚景图(戏鸭图)后立刻在他的脑海里生成了许多的画面,又不失巧妙地联想到了晨曦中的场景,以及河滩上的“雨后春笋”般的植物,早春水中正在逆流而上的河豚,它的鲜美与岸边的芦笋,再加上桃花落英浸泡过的河水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是一道饕餮珍馐!诗人别出心裁地用早上的风光对应晚图的美景,把个春天描绘的如痴如醉,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画龙点睛地道出了春天的妩媚。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看似好像信手拈来,实则要有强大的知识储备量才是!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首诗的几个关键词:早晨,芦笋,河豚,桃花,鸭,水暖,美食!
(谢谢阅读!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配图来源于网络及个人手机相册。)
2、古诗《惠崇春江晓景》的意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以上——知新
3、惠崇春江晓景的诗意思?
一、意思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二、作者
北宋苏轼
三、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四、注释解释
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苏轼的朋友。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是他的名作。
晓:一作“晚”。
蒌蒿: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
芦芽:芦苇嫩芽。
河豚:一种味道鲜美而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用。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
《春江晓景》,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
二、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晓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作者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作者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